只是在市场规律中,1050微营家的个人能力只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一项,更需要的是资本的底气,才熬得过时运的变迁。这几乎是小微企业存活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年底了,年过三十六岁的秦海涛一周连着安排了四场酒局,他一面按摩着胃一边念叨着,"这是2019年的最后一搏。"
2018年,海涛从装修公司辞职,贷不到款,东挪西借开起了工作室,只接工程装修。秦海涛连续接了几个朋友介绍的项目,不仅资金回笼,还买了可以看到河景的新房。但2019年一切都变得不太顺利。最近朋友介绍他一个在宁波的新项目,海涛不想让自己的2019年一片空白。他怀揣着希望订了机票。
像秦海涛这样的创业者,有一个形象的名字“1050微营家”,指的经营企业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下,雇员5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主。他们有胆有识有才能,是市场中最灵活最顺应变化的经济体。
只是在市场规律中,1050微营家的个人能力只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一项,更需要的是资本的底气,才熬得过时运的变迁。这几乎是小微企业存活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小“独角兽”的春天
宛如无法回头的马拉松,2019年的赛道延伸向2020年时,没有人会比1050微营家更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意义。迈出的创业脚步,让一分一秒都更有意义。
2015年,从世界五百强企业辞职的郝威因为本身就喜欢研究吃,成立了“就吃好的”高端水果服务。先后拒绝了两份来自朋友的投资,他更愿意享受全权掌控带来的快乐。一周四天,郝威要在凌晨四点出门,把车开上北京四环,直奔“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剩下的三天,要忙着水果推荐、联系冷链运输。
进口水果受到都市白领阶层的青睐
熬过因运输时间长导致水果不够新鲜、客户未达到心理预期要求退货等窘境,郝威将供应商的选择面扩大到全世界的水果原产地。每一次前进,都让郝威更加明确,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2019年秋季,“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散发出经济波动的讯号。在这个中国排名前五名的水果集散地,进口珍稀水果的供应商越来越少。郝威眼睁睁看着“就吃好的”要沦为整齐划一的水果批发商中的一员,他期盼能获得某种助力的同时,也能为自己注入新的希望。
每一个创业者,都希望成长为行业中的"独角兽"。趋同,是1050微营家的大忌。李小韩在关掉在山东济南的奶茶店时,感慨道,“开店初期,我最发愁的是钱。开了两年,我最发愁的是特点。”要有特点,就要"偷艺”。星冰乐刚推出来时,他买了一杯,回店里用巧克力粉、费列罗、枫糖浆、冰沙,研发出爆款产品,价格是星巴克的一半。那个夏天,他做到胳膊酸得都抬不起来。
当初李小韩大学刚毕业就想开奶茶店,没房没车,没有银行肯给他贷款。问父母要钱时那种没有底气的焦灼感,让他记忆犹新。面对父母尚且如此,如果面对投资人,他觉得自己会像是没有了盔甲保护的软体动物,弱小而无助。
12月中旬,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把大众的目光再一次吸引到了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小微企业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容纳就业的生力军。铿锵有力的话语无疑为宛如幼小"独角兽"群体的1050微营家们传来了春天的信息。
不负春光,拼搏当下
创业如同四季,有阳光普照,也有风霜雨雪。郝威、李小韩站在2019年的年底回首,每结束一个创业阶段,留在脑海中的,不是加油呐喊,而是有底气的支持。就好像步入尾声的每一个年头,我们回想起来的,总是那些苦尽甘来的剪影。
遇到困难时的无助,有一部分因为担心自己能否扛得住市场波动,另一部分因为抬起的脚不知落向何方。在本系列文章中的上一篇《什么工作这么好?比996更累,干了却上瘾》引发的热议中,一位在石家庄经营酒店的创业者的提问引发了共鸣,“怎样才能找到最新的政策、最利好的信息、真正有实力的资本?怎么才能通过日常管理,做好风险规避?”
“小微企业主”在诉说着创业的艰辛
1050微营家更像是国家经济体系的“毛细血管”。本该将营养运输到肢体末端的毛细血管,如果遭遇不畅、阻塞,会减弱经济体终端的活力与希望,更无成长为“主动脉”的可能。据统计,中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三年,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小微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持续生存,能发展壮大的小微企业不足3%。1050微营家需要的是内心的底气、规避风险的能力、前行的动力。
2019年,郝威花了一年时间培养的一位重点大学毕业生要回老家考公务员;李小韩新开了咖啡店却一直HOLD不住成本。对任何一名创业者来说,压力、迷茫、焦虑,是必然遭遇的。创业者被普遍认为应内心强大,所以他们连普通人享有的“崩溃自由”都没有,只能生扛。而外界给予1050微营家的资源却是欠缺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缺乏资金支持的微营家们各逞奇招。郝威缩小规模、改变经营方式,李小韩则彻底转行,开起民宿。李小韩尝试贷款,但从济南到哈尔滨,他都是异乡人。他没有裹足不前,同时祈祷“转机不要来迟”。
以梦为马,前行不止
1050微营家可能是生来就需要奔跑的一群人。有一些占得先机冲在了最前面:在中国电子第一街深圳华强北以卖通信硬件起家的华为;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建立起网购帝国的阿里巴巴;从仿照ICQ起家到用社交改变了中国的腾讯;从一家英语教室发展成全国性教育网络的新东方……世界在快速变化,后来者要快速抢占到有利的位置,离不开钱和人的支撑。
在“2019普惠金融高峰论坛"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一语中的,"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普惠金融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让各类型企业和群体在中国金融体系的架构下,都能够获得与其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务。"
目前中国的金融业态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在一些必要的政策安排和引导下,有责任关心、关注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但因小微企业的经营范围跨度很大,以及这些中小微企业的一些基础条件不具备,申请贷款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现实障碍。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力下,平安普惠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解决小微融资“最后一公里”和“首贷难”问题。截至2019年上半年,平安普惠已累计为超过1100万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借款服务,管理余额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50%,其中小微客群中90%为“1050微营家”。
近期,平安普惠更是推出《致前行者-相信你的力量》系列公开课,并联合三联生活周刊进行了“我是1050微营家”的问题征集,邀请商海大咖分享他们的独门秘籍和经验教训,切实解决1050微营家前行途中的问题。
上海烘焙店主提问张泉灵
从央视离职成功创业的张泉灵,深度解读企业长久经营之道,用一身真功夫为1050微营者打通任督二脉。她提出了以下生存及发展准则:顺应趋势是基本、拉开差距是能力、找到外援是关键。
活得久的企业都有一个特点:它的企业家一定有非常强的适应性,能够敏感地发现外部的变化,并且能够适应相应的变化。同时需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情况下,迈过一个又一个坑。
张泉灵告诫1050微营家说,波峰和波谷来回跌宕起伏实属常态。在放平心态的基础上,要迎接外部的挑战与机遇,真正的去解决问题;而顺势拿到外部变化的红利,则需磨炼和提高个人的决策力。
“新零售这条赛道应该如何‘拼杀’?”
张泉灵建议创业者,除了要跻身于一个符合大趋势的赛道外,在面临资金紧张的时候,学会如何寻找外援也非常重要。
找对“援手”很关键
和日本美国的小微企业相比,中国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短,既是因为中国经济环境竞争更激烈、新陈代谢的速度更快,也和中国的产品周期在缩短有关。而企业会细分多种资金需求,并努力寻求外援。融合了科技推力的平安普惠等机构,在努力降低贷款门槛,为经营者持续提供资金。
小微企业在商海中劈波斩浪时,也许一个小小风浪就可以轻易折断桅杆,而平安普惠就像是一股东风,给予1050微营家灵活转向和稳定前行的动能,保护1050微营家将企业运行下去。
很多当初的小微企业,如今已经发展壮大
最终那些经济命脉中堵塞的“毛细血管”们,靠着这些金流的疏导,会重新畅通起来,恢复蓬勃活力。
星星之火,离离青草,象征希望,也孕育拼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断奋斗的是肩负梦想和追求的1050微营家们,他们代表着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的精神。
夜幕徐徐降临,在北京街头,郝威刚刚和员工结束聚餐,空气里还弥漫着红酒的香气;哈尔滨的民宿里,李小韩正在整理杯碟,准备第二天的营业;沈阳的秦海涛收拾行李,飞机在清晨七点起飞……2019年,就在所有奋斗者的辛苦奔忙中缓缓走向终结。
回望2019,有人难忘,有人感慨,有人奋进,有人踌躇。和每个人一样,1050微营家们一面盘点一年的收获,一面做好再战明年的准备。过去的日子虽不再来,却更多更深地投射到未来明媚的阳光里。
因为,未来仍可期许,未来值得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