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引发了我的共鸣,我本人对柳传志是相当敬佩的,不仅仅是他创立了联想,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处世亲和、谦逊的一面。
75岁的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退休了。相比马云退休,媒体和网友的反馈热度均稍逊一筹,而且,不少网友并不对柳传志持积极评价,这甚至引发了央视的高度关注--白岩松在节目中指出:“围绕柳传志的退休,有一些年轻的网友在网上随意发表着不礼貌,甚至攻击的言语,这是典型的不知过去,不念未来,只知道一点现在的短视行为。就像吃五个馒头觉得饱了,前四个馒头就毫无价值,只有第五个馒头才功勋卓著。这是笑话,更何况我们现在还远远没有饱。”显然,央视并不赞同部分网友对柳传志的负面评价。
这也引发了我的共鸣,我本人对柳传志是相当敬佩的,不仅仅是他创立了联想,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处世亲和、谦逊的一面,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来重新看待柳传志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横向对比对比任正非、张瑞敏、柳传志
有三个人值得拿来横向对比,分别是任正非、张瑞敏和柳传志。先说任正非,柳传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评价任正非——“相对我跟任正非先生比,我不如人家的地方就是,任正非比我敢冒险,他确实从技术角度一把敢登上,他是走险峰上来的,他摔下来的时候会很重。我基本上领着部队都是行走50里,安营扎寨,大家吃饭,接着往上爬山。”
柳传志这番话揭示了联想和华为路线的不同,诚然,现在华为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确实比联想强很多,但也不得不说创业阶段任正非所面临的风险也比柳传志更大,除开个人性格不同之外,任正非的成功多少也有些运气因素。
不过单独对比联想和华为显然对柳传志不太公平,要知道和柳传志相关的还有神州数码、君联资本(原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和融科智地等跨行业的巨头,不得不说柳传志的涉猎比任正非更多元化。
张瑞敏也是同时代的优秀企业家,其成名甚至早于任正非和柳传志,一方面张瑞敏砸冰箱确实影响甚广,另一方面家电在中国的普及速度远快于PC和互联网,所以,海尔也比联想和华为更早的吸收到改革开放的红利。
不过近年来海尔在中国家电行业的地位似乎有所下降,其利润不如格力和美的,用户反响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好评如潮,除企业管理层面的问题外,也和张瑞敏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我们从商界关系的层面来看,柳传志的人情交往显然胜过任正非和张瑞敏,他与马云、雷军、郭广昌等知名企业家关系都相当不错,这意味着柳传志可以获得更多来自外界的帮助。而任正非和张瑞敏要逊色一些,尤其是张瑞敏,15年前马化腾荣获“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新锐奖”时,主持人邀请马化腾向张瑞敏推荐QQ,结果遭拒,场面着实尴尬。
2015年,在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张瑞敏表示:“马化腾曾推荐我用微信,我当时没有用,他昨天又跟我说这个事,我跟他说,这是两个问题,我自己用不用不重要,和整个企业能不能转型互联网,没有必然联系,我用微信就转成互联网了?”由此看来,张瑞敏先后拒绝了马化腾推荐QQ和微信,除了有些不给面子之外,是否情商方面也有点欠缺呢?
另外,我看过多年前央视举办的创业大赛《赢在中国》,决赛时,柳传志和张瑞敏同时作为总评委,从评价内容来看,很明显柳传志更胜一筹,倒不一定是柳传志水平高,但可以看出柳传志是认真看了比赛并且对选手了如指掌,尤其他对李书文的评价更是令人心服口服,这也使得柳传志更值得尊重。
除了经商之外,柳传志也不乏其他爱好,例如和于谦搭档说相声,调侃马云,让俞敏洪躺枪等等,这些都侧面反映了柳传志强大的交际网络。当然,横评三大企业家并非要分出个高下,我只想说柳传志在当今商界是一位非常懂得人情交往并且值得尊重的企业家。
柳传志懂得培养人才,胸怀宽广
如今,随着柳传志退休,年轻一代成为掌管联想集团的重要力量,实际上,柳传志很早就开始放权,给年轻人足够的锻炼机会,所以,柳传志的退休对联想未来发展影响不大。
过去柳传志虽然开始放权,但并未完全脱离公司管理,信息显示,在与联想共风雨的35年里,柳传志曾经二次复出为联想“灭火”。
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2009年2月5日,联想集团第三季度业绩出炉,亏损高达9600万美元,创下联想历史上最大亏损。随即柳传志重新出山,成为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事实证明,柳传志复出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9年联想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29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1%至166亿美元,2011年柳传志再次隐退。
从这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柳传志的胸怀是极其宽广的,他不仅懂得培养人才,也允许年轻人犯一些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将公司引入正轨之后再次隐退,继续给年轻人锻炼机会。
一个公司创始人能做到这个份儿上,怎么能不令人尊敬呢?
但是对于柳传志和倪光南的关系,不少网友也存在疑问,甚至质疑柳传志的人品。实际上,这只是联想路线选择的问题,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答案,为什么柳传志会选择贸工技?请参考上面柳传志对任正非的评价,因为华为走的就是技工贸路线。
至于今天柳传志是否会后悔没有走技工贸路线,这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死在技工贸路线上的也不少啊。
另外我在知乎上查到一段内容特别有趣:“其实华为和联想是不一样的,华为当年搞程控交换机,做电信设备,正好赶上了中国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建设电话通讯网的这一阶段,所以他们搞研发,变现是比较快的。联想如果当年走倪光南的路线,搞系统和芯片的研发,是不会在短暂时间内有什么合适的变现机会的,那时候国内融资环境也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和宽容,很可能联想就搞不下去倒了。”
就眼下联想的局面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不过随着柳传志的退休,这些问题都需要交给接班人解决。当然,我们也不能将联想所存在的问题完全归咎于柳传志或者贸工技路线,而网友对柳传志的评价,也不能过多的受到联想的影响。
作者/袁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