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中南医院医生“疫情一线的7个教训”登上《柳叶刀》

admin2025年05月06日 23:08:41
阅读:
标签: 疫情 肺炎 中南医院
分享:

日前,医学顶刊《柳叶刀》新冠肺炎专栏刊登了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洪医生的“疫情一线的早期教训”。被称为“中国CDC迄今为止最大的研究”在推特上引发关注。


 
  新冠肺炎正处于爆发阶段,今天和大家分享与新冠肺炎相关的2篇文章和一个研究。
 
  日前,医学顶刊《柳叶刀》(Lancet)新冠肺炎专栏更新了两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张洪,作为一名一线医护人员,他分享了“来自2019-nCoV疫情一线的早期教训”。
 
  第二篇文章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题为“从亨德拉到武汉:在应对新兴的人畜共患病毒方面学到了什么”。
 
  最后一个研究在推特引发关注,这项研究题为“2019年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作者来自佛罗里达大学、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
  这项研究在推特上被称为“中国CDC迄今为止最大的研究”,研究了来自30个省的首批4021个实验室确诊病例,研究显示R0值~3.77  (95% CI 3.51-4.05)。病死率(CFR)~3.06%,性别差异显著,男性4.45% 、女性1.25%。
 
  新智元整理了这些研究重点,下面和大家分享。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来自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七个早期教训
 
  世卫组织已宣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爆发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9-nCoV已在中国及其他地区蔓延。截至2020年2月9日,我国已确诊感染者37万多人,死亡812人。目前,严峻的局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许多政府已派出专机将其公民接回。
 
  2019-nCoV的爆发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首先,早期发现和早期报告被延迟。2019年12月上旬,8名医生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因散布谣言而被警方警告。其中一名最终入院。
 
  其次,尽管科学文献中描述了早期人传人的情况,但当地政府并没有提前向公众通报,允许500多万人离开武汉回家过年或出国旅游。结果,疫情在武汉暴,其他城市和国家均有零星病例,并且呈上升趋势。
 
  第三,对与2019-nCoV相关的肺炎严重认识不足。许多病人有非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去不同的医疗部门就诊。由于患者在潜伏期可能具有传染性,因此许多医务人员可能未得到充分保护,可能会因为与患者接触而受到感染。研究表明,除了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外,2019-nCoV可能还通过粪便传播。
 
  第四,医院防护装备储备严重不足,交通管制的实施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医院的防护设备主要提供给指定的传染病科室和重症监护室。综合医院和其他部门的医务人员可能会受到最严重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防护设备。
 
  第五,由于先前的医疗监护,许多临床药物被认定为辅助药物,并停止了向医院的供应。医院的综合科没有必要的治疗药物,使许多医务人员有感染的危险。
 
  第六,由于定点医院的病床已全部填满,武汉市新医院尚未建成,许多确诊病人不能住院,不能住进综合医院或回家隔离,势必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七,鉴于目前的情况,为减少交叉感染,许多医院取消了门诊预约(急诊和发烧诊所除外)。这必然影响其他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名在武汉疫情一线工作的医生,我希望在全国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迅速控制2019-nCoV爆疫情的发展并降低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我也希望卫生部重视前线医生,并提供足够的防护设备,以减低他们感染的风险。只有这样,疫情才能得到控制,患者才能继续在医院寻求其他疾病的治疗。
 
  我声明没有利益冲突。
张洪
 
  本文作者张洪,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副主任,湖北省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5余年,擅长于脑血管疾病和痴呆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从事脑血管疾病和痴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省卫生厅科研重点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发表SCI论文11篇。曾获省科技进步奖两项(2000;2013)。
 
  在应对新兴的人畜共患病毒方面学到的四件事
 
  在过去的25年里,有6次重大人畜共患病毒爆发的源头来自蝙蝠。回顾和对比之前的情形,2019新冠状病毒的爆发,有四点值得思考。
近25年来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病毒的主要爆发特点
 
  第一,科赫的假设在下一代测序(NGS)时代是否仍然有意义?
 
  对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应急响应中,对NGS分析得到的最初病因学证据的关注不足。
 
  据我们所知,以前所有EZV( emerging zoonotic viruses,新兴人畜共患病毒)爆发调查都是从活病毒分离开始的,包括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发现。
 
  NGS于2019年12月26日获得了初步序列数据,该数据表明患者的肺灌洗样本中存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
 
  2020年1月5日排除了SARS和MERS以及其他几种非冠状病毒,并于2020年1月9日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是潜在原因。但是,直到获得初步序列数据后的第17天,(2020年1月12日)才发布基因组序列。
 
  这个过程让我们反思:国家响应小组在确认病原体之前,是否应报告高度怀疑的病原体序列?当前的国家和国际政策法规是否足以应对基于序列的爆发报告系统?尽管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和弗里德里希·洛夫勒(Friedrich Loeffler)在1884年制定的假设里包括将活物的隔离作为关键标准。我们认为,现在应该建立一个基于NGS的报告系统,在未隔离病原体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提醒有新的病原体出现。
 
  第二,临床医生和科学家在应对此类EZV爆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这次2019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早期预警正是来自于临床医生。在应对原因不明的严重肺炎病例时,武汉市两家医院的临床医生从患者身上采集肺灌洗液样本,通过商业NGS公司进行NGS分析。不仅通过官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系统发布提醒,而且通过社交媒体进行预警。虽然起初八名医生被当作传播谣言而训话,但后来都得到平反,并因其在早期预警中的勇敢行动而受到政府的表扬。
 
  在EZV爆发应对期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发论文的平衡非常重要。中国民众通过对一些领先科学家争先发论文而不是及时共享该病毒的研究信息的误会,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放大了。这与疫情应对起了反作用。
 
  第三,在EZV爆发的应对和控制中采用One Health方法至关重要。
 
  2003年SARS结束后,WHO联合国际和中国科学家组织了一次特别任务,研究SARS-CoV的起源和早期传播事件。在邀请的八位国际专家中,有七位是兽医或从事动物卫生工作的专家。
 
  相比之下,由六人组成的中国团队中只有一名是相关专家。尽管认识到中国CDC团队在对2019-nCoV疫情的早期响应中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团队中接受过动物健康培训的成员数量很少,这可能是延迟确定中间宿主动物的原因之一。我们尚不清楚有什么动物参与了传播。
 
  我们迫切需要了解2019-nCoV病毒从动物到人的传播的相关风险,以及将来可以采取的防止这种传播的措施。例如,在中国湿货市场中是否应限制野生动物的售卖?我们建议应该有一个全面的One Health团队参与所有未来的EZV研究中。
 
  最后,新病毒的命名不仅对病毒学家很重要,也对与公众进行有效交流很重要。
 
  在过去25年中的所有主要EZV事件中,对新病毒的命名都不是那么简单,大多数都经过了重命名过程(如表中所示)。对于2019-nCoV也是如此。
 
  全球病毒学家就2019-nCoV的替代名称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为了延续使用SARS和MERS中综合征的传统,并避免使用城市名称的敏感性,我们建议将这种新病毒命名为汉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HARS-CoV)。汉是武汉的简称。我们认为,这样的名称比诸如“武汉病毒”或“中国病毒”等媒体头条新闻中使用的名称更可取,并且保留了武汉爆发疫情的历史事实。
 
  现在不是责备的时候。相反,全球卫生组织应从中吸取教训并采取行动,以便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下一次EZV事件。这些教训绝对不是中国独有的。
王林发
 
  本文作者是Lin-Fa Wang, Danielle E Anderson, John S Mackenzie, Michael H Merson。
 
  本文一作&通讯作者王林发是WHO《国际卫生条例》应急委员会的成员、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发传染病项目的主任。他于1982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完成学士学位,之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的早期研究是在莫纳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中心进行的。1990年,他加入了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实验室(AAHL),在确定蝙蝠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2010年,王林发被选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以表彰他在新兴疾病方面的专业知识。
 
  4021个实验室确诊病例研究,R0值~3.77,病死率~3.06%
 
  最后这项研究对2020年1月26日前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019-nCoV感染者进行分析,比较人口统计学组和基线条件下的疾病和死亡发生率,并用传播模型估计病死率(CFRs)和基本生殖数R0。
 
  论文地址: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0.20021675v1.full.pdf
 
  截至2020年1月26日,共报告30个省份的8866例患者,其中4021例(45.35%)为实验室确诊患者。
2019-nCoV患者调整后病死率的估计值,按病例类型和基线特征划分
R0估计值
 
  研究显示:
 
  近半数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47.7%)。
 
  每10万人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为0.31,女性为0.27(女性)(P <0.001)。
 
  中位潜伏期为4.75天(四分位间距:3.0-7.2天)。
 
  重症肺炎、轻度肺炎和非肺炎分别占25.5%、69.9%和4.5%。
 
  总的病死率估计为3.06%(95%CI 2.02-4.59%),但是男性患者,年龄≥60岁,严重肺炎的基线诊断和诊断延迟与病死率显著升高相关。
 
  在不同潜伏期和感染期的敏感性分析中,R0估计为3.77(95%CI 3.51-4.05),范围为2.23-4.82。
年龄分布
 
  研究结论:与SARS-CoV相比,2019-nCoV具有可比的传播率和较低的病死率。基于个人水平的监测数据的发现,研究强调了在症状发展为严重肺炎之前,及早发现老年患者、特别是男性患者的重要性。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