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生命是属于集体、属于家庭和社会的,不告诉实情是大家想要帮助奶奶承受这份痛苦。而如果告诉她,某种程度是在丢掉家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年前去看了电影《别告诉她》,电影是导演王子逸根据自己家里的故事改编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我们任何人却都不陌生,因为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中国家庭里面--当家里的老人被检查出癌症,是否要告诉她?
生病的是Billi的奶奶。Billi 6岁就跟随父母到美国生活,她认为应该按照美国的做法告诉奶奶实情。她跟父母争辩,也许奶奶“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或者希望跟家人告别;但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家人打算隐瞒着她并陪伴她度过最后的时光。为了这次陪伴,他们还选了Billi表弟回国结婚的理由,团聚在一起。
在电影开头,Billi的父母要求她不要回去,他们认为Billi不能很好管控自己的表情,会在奶奶面前穿帮,将事情说出来。在争辩中,Billi表示对于这种被家庭排除在外的做法很痛苦。她提到爷爷去世时,她不知道葬礼,甚至不知道爷爷生病,好像一个人突然就消失了。
她说现在奶奶生病,她想回去陪伴她。尽管父母反对,她还是回去了。奶奶家房门打开的一瞬间,饭桌上的人们看到走进来的Billi,满屋子围坐一团的喜乐氛围一下子凝固了。这种极尽能力伪装出来的热闹不堪一击,除了奶奶看到孙女的欢喜外,其他人的表情都随着Billi的话语一惊一乍地起伏。好在,Billi配合了这场戏,她说回来是因为想念奶奶。
在后面的过程里,Billi一直在告诉和不告诉奶奶实情的行为里挣扎,她跟大伯讨论,跟姑姑讨论,也将自己的疑问抛给了奶奶的主治医生。大伯告诉Billi,在东方,生命是属于集体、属于家庭和社会的,不告诉实情是大家想要帮助奶奶承受这份痛苦。而如果告诉她,某种程度是在丢掉家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主治医生则说,以往家里长辈得病时,自己父母也是选择隐瞒了病情。小姨奶的回答也类似。小姨奶跟Billi说,当年Billi的爷爷得了癌症,奶奶也是采取了隐瞒的办法,直到对方不行了才告诉他。“等到她不行时,我也会这么做。”小姨奶对Billi说。
在电影里,最让我不想接受的回答来自Billi的姑姑。“为什么要告诉她?”“她不需要知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给予相应的解释。乍一看,这部电影呈现的是家庭关系里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能看到的是故事的重点并不是要去彰显这两种矛盾--导演王子逸试图通过Billi的观察视角来理解和呈现她的家庭成员的选择,并让我们看到了一家人的努力付出和温暖。
在中国,死亡是日常语境中的禁忌,我们从书本、从电影电视中看到许多与死亡相关的话题和内容,却很少在一个家庭里去清晰地谈论这件事。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得了重病,他/她基本不会知道自己究竟病到什么程度,家里人会告诉他一个很轻的疾病名称,并告诉他,“养两天很快就好了”。这些答案都出于一个前提的考虑,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后,他的身体状况和机能的衰退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病情,更多是出于对疾病的恐惧。
因此在这个谎言编织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变成了演员。大家好像都在努力演一台戏,每个人都忠诚于自己的角色,谨言慎行又佯装一派祥和。我想起自己刚考上大学时,我妈告诉我姥姥生病了,她并没有说很多,甚至到了什么程度也没告诉我。中间我去探望过姥姥几次,家里人说她是年轻时抽烟太多,气管炎犯了。她好像也接受了这种说法,不去做过多询问。姥姥说话倒是跟以往没什么两样,脾气还是和以前一样大,只是每次见到她都更瘦了,后来就不能下床了。姥姥和我的父母、舅舅舅妈之间谁也不提,谁也不问。
影片《别告诉她》将这种痛苦真实地搬到了荧幕,给人们一个机会去面对亲人离去的痛苦选择。它将每个人在扮演时的纠结都细致地呈现在人物的表情上,这些表情显示的是对即将失去家人的痛苦和无奈,当然也有对死亡的恐惧。这正是电影的感人之处。每个人都能够在电影里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可能是Billi,可能是姑姑,可能是大伯,也可能是Billi的奶奶。
总有人会绷不住的。我多次看过我妈从姥姥家走出来,眼泪就掉下来了。有时还在姥姥家里,眼泪已经含在眼里,她就佯装去倒个水、拿个东西,从床边躲开。她的这些举动,让我隐约觉得,姥姥应该是得了癌症。电影《别告诉她》里,Billi的表弟在喝醉之后,最终在婚礼上哭了起来,就连拍全家福,也没有办法将表情复位。全家人跟着打圆场,“喜极而泣”。Billi的大伯也崩溃了,这个在日本生活了25年,有些恪守死板、严肃的男性,在儿子婚礼上发言时,泣不成声,他讲述自己人生经历,感谢自己的母亲,以这样一种方式与母亲做告别。
Billi的奶奶,我想她是知道病情的。她曾用同样的方法送走了自己的老伴。如今一家人围在自己的身旁,虽有说有笑,但每个人绷着的情绪,她应该也觉察到了吧。她什么也没说,每天早上还是照样出去练拳,吃儿子高价买来的维生素片,甚至相信“良性阴影”不是肿瘤的说法。她也在尽力做好人生最后的告别演出。Billi也应该是明确了这一点。所以当全家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她一个人冲出喜宴,跑到医院里截下检验报告,并跟家里人在打印店做了修改,才拿给奶奶看。
这种群体缄默带来的结局,有时可能也是好的。在电影的结尾,导演王子逸的奶奶出现在电影镜头里,她已经带癌生存了6年,这跟她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治疗密切相关。“不知道病情”这件事起了多大作用,谁也说不清。
多数的人没有这种幸运,他们因为疾病进展迅速,最终在绝望中离去。作为一个观影者,一直到最后,关于说还是不说,我都没有找到答案。不过在这样的思考和犹豫中,所有人应该都明确了一点:我们终将面对疾病和死亡,不如好好珍惜现在、珍惜身旁的家人朋友。就像导演王子逸在采访时表示的,“我们都会最终失去我们所爱的人,对我而言,在生活中找到希望并在电影中传达希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