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社区之难

admin2025年05月06日 18:47:47
阅读:
标签: 北京 社区 保卫
分享:

社交网络上仍充斥着对黄某英身份的各种猜测。不过与其“物理距离”最近的一群人,眼下更担心的是自己和家人是否安全。

 
 
  因为“黄某英离汉进京事件”,已经成立三年却沉寂已久的新怡家园业主群又热闹了起来,在每个家庭仅留一名代表的情况下,该群很快就达到了500人的人数上限。
 
  2月22日凌晨,黄某英乘坐的车进入新怡家园的小区车库后,她和其家人直接乘坐电梯回家。这显示出“小区物业公司、车库管理者、社区居委会的不作为”,小区业主王女士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
 
  如今,社交网络上仍充斥着对黄某英身份的各种猜测。不过与其物理距离最近的一群人,也就是黄某英进入北京后居住的小区--位于东城区崇文门街道的新怡家园的业主们,则完全没有心思探寻或想象这一家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他们眼下更担心的是自己和家人是否安全。
 
  2月21日晚,正处于隔离观察期的武汉女子监狱刑满释放人员黄某英,和女儿及其女儿前夫驾乘私家车驶离武汉,22日凌晨抵达北京家中。24日,黄某英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3月2日,司法部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和北京市纪委监委调查组公布了“黄某英离汉进京事件”调查结果,并表示,这是一起因失职渎职导致的严重事件,省司法厅、省监狱局、武汉女子监狱、市东西湖区公安分局相关人员均被追责并做了严肃处理。
 
  但比起黄某英是如何进京的,业主们或许更迫切想了解的是,她是如何顺利进入小区的。
  在2月16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清旺曾介绍,东城区已经推动全部784个小区实现封闭式管理。
 
  但由于下发给各街道的管控措施缺乏统一标准,在权力下放到各社区时,把控的尺度有松有紧。有些小区因为极其强硬的禁止外地返京人员入内措施而被“骂”上了微博热搜,也有小区因为封闭管理太松弛,被业主委员会叫嚷着要换掉物业公司--可见,在疫情下,保证一个小区的平安,并让各方满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1月29日起,新怡家园就关闭了小区的其他3个出口,只保留了北门,同时不允许外卖和快递进入,并于2月17日开始实行出入证管理制度。新怡社区居委会一共有14名工作人员,现在采取两班倒的工作模式:一部分人在小区北门,居委会每小时换岗两个社工,与物业保安、街道干部共同守门,另一部分负责小区的巡逻,还有一些员工留在办公室处理12345(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转来的投诉电话。这些任务已经让社工的工作十分饱和。“我已经6天没有回家了”,新怡家园一位社区工作者说。
 
  人手不够目前仍是疫情下大多数社区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况且社区工作者们并没有受过完善的应急措施培训,缺乏防疫管理经验。
 
  对于疫情期间的小区管理,业主们还有诸多不满:比如“天天上下楼,从未闻到过消毒水的气味”,“地下车库自动识别车牌并自动开闸放行,不存在检查车上人员程序”,“楼道中的垃圾存在多日,无人清理”,“北门管理松懈,进门测体温只是形式”……
 
  新怡家园目前是由北京新世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二分部、北京新世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停车管理公司、新怡家园社区委员会三个实体分别独立管理,居委会对车库、物业管理公司只能监督建议,却无管理的权限。
 
  虽然在1月30日和2月9日,社区就和物业公司先后两次开会,签署防疫工作责任书,但是之后依然出现了车库入口自动抬杆,录入该小区系统的车辆和人员可以乘车从地库直接进入小区,没有测量体温登记的环节。
 
  而如此松懈的车库管理,直接导致2月22日凌晨2点,黄某英乘坐的京牌小汽车可以在不经登记和体温监测就毫无障碍地进入小区车库。
小区车库目前已设置关卡。
 
  根据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赵凌云介绍,2月22日,开车的杨某某自武汉返京前,未按照2月14日《关于进一步明确疫情防控期间返京人员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提前向其居住的社区报告。22日13时50分,杨某某打电话向社区报告了家中有武汉来京人员,但隐瞒了黄某英之女覃某也同车去接黄某英的情况,24日凌晨3时30分,疾控中心才将全部3名密接者(杨某某,覃某及黄某英丈夫覃某某)转运至集中隔离观察点。
 
  “直到26日中午,黄女士确诊两天后,我才知道跟我一墙之隔的邻居被确诊了。而且也没有疾控中心的人问我是否接触过黄女士,这是不是也是个防疫漏洞?”与黄某英一家在同一楼层的魏先生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黄某英所在的新怡家园7号楼3单元是1梯6户。虽然目前3名密切接触者身体状况平稳,3月1日对这3人所做的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仍为阴性,但是小区出现确诊者这件事还是让小区居民陷入了恐慌。
 
  小区公告显示,已对住所及公共区域实行了全面专业的消杀,但大家并不放心。业主们的自救行动开始了,他们纷纷采购了更专业的个人防护用品,通过社群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筹措口罩等防疫物资。业主们还自建了“卖菜群”,将周边云海肴、海底捞、眉州东坡等餐厅的店长拉进群,每天给小区供应蔬菜肉食,减少外出风险。
 
  现在,业主们还在担心,在14天隔离结束之后,3名密切接触者回到小区是否真的就不存在传染风险了。“我在新闻中看到最长的潜伏期有29天。”魏先生说。强化密切接触者结束隔离期后的防疫举措、公布密切接触者隔离前的行动轨迹成为了业主们的主要诉求,“我们希望能请街道派专家给住户讲清楚应如何与隔离接触人员同处一楼。”魏先生说。更让大家害怕的就是信息不透明,这是一种隐性的、更巨大的恐惧。
 
  在黄某英确诊后,2月24日,崇外街道约谈了新世界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再次要求严格执行封闭式管理,在停车场入口摆放隔离墩,严格实施出入证管理、体温检测、检查后备箱等措施。25日,街道督促物业公司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并对湖北、武汉返京人员再次实行全面摸排。不过直到26日,新怡家园社区才在社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温馨提示”,向小区居民通报了相关情况及防控措施。在多名业主给12345打电话投诉之后,街道工作人员对居民们要求知情权的回复是:“对大家隐瞒是由于上级要求,避免造成恐慌。”
新怡家园大门紧闭,开始执行严格封闭式管理。
 
  在3月2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黄某英进京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中,除了追湖北省,北京的相关人员也受到了追责: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求贤检查站因在疫情防控检查工作中存在工作疏漏被通报问责;北京市疾控中心接线人员答复口径与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不一致,予以相应处分并责成加强整改;北京新世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被通报曝光;崇文门外街道办事处及新怡家园社区则因督促物业公司整改不到位,被通报问责和警告处分。
 
  如今经过整顿,新怡家园的小区管理已经有所改善。北门检查出入证监测体温的工作人员增加到了6名,小区车库也有了双杠检查。之前小区并没有相应制度去监管外地返京人员的居家隔离,社工主要采用口头劝导和签保证书的方式,实际上全凭返京者自觉。现在,返京人员想要进入小区则需要先用手机短信验证核实过去30天的位置,并且隔离期间先没收全家出入证,居委会还会不时敲门查勤,并每天上门两次帮助居民送蔬菜和快递,处理生活垃圾。
 
  2月29日晚,新怡家园门口被拍到出现了一辆救护车,业主群里的气氛瞬间又紧张了起来。所幸,五分钟后,群主@了所有人:“没有穿防护服,警报解除”。随后,群里就出现了“希望大家一切平安”“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希望病人早点康复”之类的“接龙”。
 
  业主们在以这样的方式为自己打气。而这也显示出,对于有感染案例的社区防疫来说,接下来,居民们的心理疏导也值得关注。
 
  而一些新怡家园业主们还隐约流露出另一层顾虑:他们在呼唤更透明地披露关于确诊者和隔离者信息的同时,也在担心随着小区日益受到关注以及管理日趋严格,自己的隐私会同样遭遇泄露。
 
  如果守卫社区势必是一场“持久战”的话,这些“潜在问题”或许终有一天也会彻底浮出水面。 

 
作者/王一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