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格星球ZhenPlanet”是由真格基金与MIT科技评论联合主办的前沿科技人才孵化项目,旨在寻找兼具创新意识和商业能力、有创业激情的科技人才。
机器人征战防疫一线!机器人大讲堂征集精选十余家优质防疫机器人应用深度报道持续进行中。特开设防疫机器人采购服务平台,针对医院、园区、社区、高校、酒店、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专业推荐高效的喷洒消毒、无人配送、体温监测等防疫机器人,邀请行业专家指导机器人顺利投入防疫,力争早日战胜疫情!欢迎有意采购交流的朋友查看网页底部海报获取平台链接。
导读
新冠肺炎的防控在国内已取得了重要胜利,正在逐步接近尾声,在全民抗疫期间,全国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在科技创新行业亦是如此。2020年3月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天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院长,雅瑞资本、真格基金、普华资本科技顾问王田苗教授接受了“真格星球ZhenPlanet”活动的独家专访,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分析了新冠疫情对整个科技行业及科技创业带来的影响,以及疫情过后科技行业将会引发哪些长尾效应?下文以若干重要的核心观点记录呈现。
“真格星球ZhenPlanet”是由真格基金与MIT科技评论联合主办的前沿科技人才孵化项目,旨在寻找兼具创新意识和商业能力、有创业激情的科技人才,通过资本支持、资源对接、孵化指导,帮助他们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完成“从0-1”的产品跨越,实现科技创新梦想。
真格星球导师团队由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徐小平、王强,智友天使研究院院长、真格基金科技顾问王田苗教授,以及曹旭东(Momenta CEO)、霍甲(星际荣耀副总裁)、林元庆(Aibee创始人兼CEO)、刘江(美团点评技术学院院长)、汪冠春(来也科技CEO)、姚颂(赛灵思AI业务高级总监)、赵立东(燧原科技CEO)、赵勇(格灵深瞳CEO)等优秀创业者担任企业导师。
Q
真格星球:据悉王博士参与孵化投资了很多硬科技初创企业,想跟您了解一下最近新冠疫情对这些企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王田苗:在疫情期间,我们开展了企业线上战略咨询,对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给予咨询和服务,了解到许多科技创业公司在疫情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一些科技创业公司在疫情期间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融资难、研发和生产受阻,但总体情况良好。
1. 特别高兴的是我们参与孵化投资一些科技创业公司,如:精诊科技AI诊断系统、利卓创新红外传感器、丽亭智能停车机器人、集行通物流信息系统等,都在疫情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复工延后,医疗机器人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例如临床实验滞后、CFDA报证延迟等。一些硬科技专用5G射频芯片项目研发测试工作也稍有滞后,融资流程也相应延后执行了。3. 当前态势下,硬科技创业者普遍都在反思:什么是未来可持续的刚性需求?如何做到应用场景的模块化、智能化和落地化?
精诊科技--发热门诊精诊治疗辅助工具
Q
真格星球:企业融资节奏受到影响,企业现金流压力如何有效疏解?
王田苗:降低人员支出,调整融资策略,全面开源节流。大多数原计划3、4月完成融资的科技公司由于疫情推后背调和交割,这对他们的资金链有不小的影响。好在这些公司能够反思未来什么将是持续的刚性需求,他们会更加强调落地场景的智能化、模块化,更加强调科技前沿性。对于资金链能够支撑比较久的科技公司,他们节省开支,撑过这段时间后再进行下一轮融资。对于资金储备不足的公司,他们开始一方面裁员瘦身,另一方面努力开发企业实际应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以缓解资金压力,也有的与大企业进行合作,进行结构重组。
Q
真格星球:疫情对于科技创业公司带来的影响与思考?
王田苗:我主要总结为以下三点:
1.部分在线业务成为常态(远程会议、安防检测、传染病监测管理系统、远程医疗和导诊、机器人消毒、无人配送、中药煎药等):疫情态势加速刺激了科技发展,尤其是在危险、传染和辐射等特殊环境下,刺激了传感器、服务网络和机器人系统的快速落地和发展。
2.机器换人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本次疫情使得复工之后的劳动力成本急速剧增,特别是生产制造第一线工人、大城市保姆和护工等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因为人口结构调整,以及老龄化社会的趋势,以上综合因素推动了机器人与制造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服务定制化发展。
3.前沿科技创新正在向两个方向聚拢:科技创业企业有明显两个趋势,一是科技创业企业向龙头大企业或国际性企业靠拢,逐渐成为大企业的生态链中某个重要组成环节或子系统,二是科技创业企业自己深刻理解新时代新的客户新需求重新定义定制客户需求并模式创新与科技产品创新,开拓新经济的市场。
智行者科技--无人清扫消毒车
Q
真格星球:无人配送会成为常态吗?
王田苗:现实场景中有两个必要因素同时存在时,无人配送应用才会常态化。
1.如果能将配送应用场景相对封闭、容易标准化而且可自动化改造,即可完成无人化系统替代。
2.相关应用的成本竞争优势,机器换人的成本低于员工的平均薪资两倍的水准(通常为员工24个自然月薪资的总和)。
以上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无人配送才会得到真正量大面广的发展。客观催生应用的条件为:高频、高端、可复制场景、危险传染环境、特殊场所(传染病医院、监狱看所、危险环境)等。
九号机器人--无人送餐机器人
Q
真格星球:疫情对于未来前沿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思考和难点?
王田苗:初创的前沿科技公司,如果面向消费、文化、娱乐等行业,比较适合去定义新的需求、新的场景,来改变现有状态,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个性化需要。如果是硬科技创新创业公司,需要将自身技术和产品放置到整个产业的生态链中去考虑,包括其验证和应用测试,例如材料、芯片、传感器、核心部件、装备、SAAS服务软件。
前沿科技创业企业具有三大优势:
1.创新能力,以及快速迭代的效率;
2.成本优势、人力优势;
3.创业企业服务意识更强,产品更新迭代速率更快。
利卓创新--全新人脸识别无接触红外线测温设备
新冠疫情主要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挑战:
1.只有原创性的创新,才会有发展机会(需求、模式或技术创新),这种创新需要现实场景和灵感的碰撞,支撑其内涵的又是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2.创业者需要具备足够的经验,才能储备相关人脉,从而发展壮大和接续融资,也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和资源的信任。创业行为本身需要创业者内在的驱动力:激情、梦想、欲望、经历、学习、创新。
3.硬科技的创业项目需要嫁接入行业生态环境,一方面可引导创业者的创业方向选择,另一方面可由大企业在供应链和渠道链上提供支持和帮助。
我们目前也正在尝试两方面工作:
1.引导作为创业导师科学家去选择有商业能力的伙伴(有商业头脑的学生、企业家朋友等),进行合作创业,万不得已不要盲目创业,因为让科学家在商业化层面本质转型的难度很大。
2.尝试建立上市公司和大企业的智库和需求库,从而引导创业企业瞄准市场痛点需求进行创业。中国当下企业与研究机构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的态势还未形成,有关的成果和专利很难得到对应的价值回报,需要逐步促进和引导。
前沿科技创业正在形成新的动力:
国家政策正在加速推出,疫情催生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中美贸易纷争和新冠疫情影响大背景下,催生了5G、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信息安全等行业的快速发展,IPO注册制全面放开,并购上市开始松绑(国外的创业项目大部分都是被并购),鼓励投资早期项目,对于退出没有过多限制。今年2月份国务院、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再次联合倡导专利不要盲目追求数量,要注重转化率和落地应用性。
Q
真格星球:对待准备创业的科技人士有何建议?
王田苗:关于创业者在决定创业这件事情上,首先需要考虑,我为什么创业,是为了改变世界,还是为了改变自己现状,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还是为了财富……,这些精神层面的梦想、激情、欲望、成功,往往是考究你的决心、坚韧、长期性重要方面,还需要储备你对商业产业发展赛道学习理解、你准备进入创业大军你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是什么,你有什么竞争力,你的合伙人是否靠谱与优势互补等,还需要积累相关行业的生态链资源等。
另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iP保护环境、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理性投资融资环境以及更开放、更科学、更有效的IPO注册制资本环境,还需要科技孵化器、经纪人公司(技术转移公司)服务指导等等。
Q
真格星球:今年科技类企业创业的整体态势怎么样?
王田苗:疫情把创新创业的热情拉回到了最低点,主要是18年融资寒冬到来、19年寒冬加剧,1/3以上的科技企业信心开始不足,疫情黑天鹅事件造成了科技创业一方面复工难,研发滞后,融资不确定,成本增加,离自己原来想象创业或成功体验不一样,是至暗时刻,与此同时这时候也是考究创业者反思上善若水、与时俱进、适者生存的自己道路,更是考验创业者的初心以及坚信春天一定能够到来的战略眼光关键时期。
无论怎样,都应该看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将更加开放,注册制和并购重组正在快速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时代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