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位“新基建”,企业如何不掉队、不踏空、不走错?

admin2025年05月06日 09:20:22
阅读:
标签: 企业 英涛 直播 基建
分享: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企业、组织该如何找准自身在“新基建”体系中的位置,如何充分利用“新基建”的机遇与红利,不断壮大自己,成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大挑战。


于英涛在直播中
 
  众所周知,自疫情发生以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基建”不仅深度融合技术与应用场景,催生产业变革,持续激发了经济活力,同时,也使得“新老基建”一起登场,共同支撑了未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企业、组织该如何找准自身在“新基建”体系中的位置,如何充分利用“新基建”的机遇与红利,不断壮大自己,成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大挑战。
 
  4月27日19:00-20:30,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云上绿公司”第十期举行,中国绿公司联盟成员、紫光集团联席总裁、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先生在线分享了他对“新基建”的理解,并对企业抓住“新基建”带来的产业机会提出了中肯建议。于英涛说,如果企业不能抓住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机会,企业生存将会很苦,很难,甚至会被淘汰。
 
  以下为于英涛直播分享的内容摘要:
 
  1
 
  推动“新基建”是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的抓手
 
  在疫情过后,“新基建”被推到风口中来。事实上,“新基建”这一概念是在2018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来的,但一直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关注,疫情让拉动经济发展成为重要的话题。
 
  从拉动经济的角度来说,传统的“三驾马车”是消费、出口和投资。目前来看,由于国内外疫情原因,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新基建”2020的预计投资额将超过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围绕新基建拉动的社会总投资额将达到40-60万亿元。
 
  这次中央提出加速推进“新基建”的目的,从短期来看,就是要加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复苏;从长期来看,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同时,基于科技创新,推动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补齐供应链短板,完善国家供应链体系。
 
  日前,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具体来说,信息基础设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聚焦在通信、联接、数据、算力、算法等方面;融合基础设施则是指传统基础设施升级转型,也就是给“传统基建”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让传统基础设施实现“数字+”和“智能+”升级;创新基础设施则主要针对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等与科技强国相关的基础设施,比如芯片、核心软件、中间件等。
 
  从板块角度来说,“新基建”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数字产业化是要解决把ICT技术逐步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问题;产业的数字化,则是赋能百行百业,促进产业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
 
  推进“新基建”的关键在于“用”,同时要培养一批人才去支撑,做到“以用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决策者来说,要保持冷静,做好顶层规划,把投入到“新基建”里面的每一分钱都算清楚。
 
  2
 
  能否实现数字化转型决定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
 
  “新基建”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型产业经济发展。城市智能部件包括物联网、视联网和人联网,产业智能部件包括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新基建”主要涉及两个角色:规划和制定政策的推动者,建设和使用新基建的参与者。具体来讲,参与者又可以分为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赋能者,以及转型升级的应用者。
 
  从推动者角度来说,政府围绕“新基建”调整产业环境和政策,让网络、算力、算法和数据等新的经济发展要素,成为像水、电、气一样的基础配置,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招商引资,加强综合治理,为城市和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智慧城市应该是各级政府推进“新基建”的重要抓手,政府要从顶层设计开始,成为市委书记和市长主抓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分步实施。
 
  对于互联网、ICT、基础设施配套厂商等“新基建”的赋能者来说,“新基建”将使数字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应用软件、ICT硬件、互联网、解决方案、技术服务、规划咨询,以及数据中心建设、风火水电保障等信息基础配套设施将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到2025年,“新基建”将带来超过20万亿的产业规模,其中工业互联网10.8万亿,5G全产业链5万亿,含大数据中心的云计算产业4万亿,物联网2.2万亿,人工智能5000亿,区块链389亿。
 
  城市、工业、农业、医疗、金融、交通、电力、社区、媒体、安全等将是受“新基建”影响最深的行业,也是“新基建”的主要应用者。“新基建”将让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加速,各行业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利用新的基础设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实现自身的转型和能力的升级,从而扩大竞争优势与领先优势。
 
  未来,如果企业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向智能化推进的话,企业生存就会很苦,很难,甚至会被淘汰。
 
  3
 
  新华三要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
 
  新华三是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拥有1万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了北京和杭州双总部,同时在全国拥有6个研发中心和47个销售与服务机构。但在新华三内部却能够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云端协同,在研发、产品、制造、营销、服务和管理平台建设上都全面实现了内部的数字化运维。
 
  在运营管理方面,新华三上线了31个机器人,替代了传统的人力资源、财务、供应链等重复操作性岗位,节约了3000多人天的成本。在生产制造方面,新华三自建的智能化制造工厂,通过采用AI检测技术,使得良品率提升了0.4%,仅此一项就为公司一年增收6000万元。在销售支持方面,通过采用智能化解决方案配置器,可以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3000多份产品方案和技术建议书,配置文档的时间从平均1人1小时降低到1人3分钟。
 
  在此次疫情中,由于打造了“云上工作空间”,新华三2月3日就复工复产,1.5万名员工同时在线办公。事实上,在2019年,新华三就已经把北京和杭州两地的所有数据都放在了云上,并且实现了“多场景、高性能、强安全”的应用。
 
  在赋能百行百业方面,新华三联合智慧应用生态,提出了“数字大脑计划”,并在近期的领航者峰会上将其升级为“数字大脑计划2020”。在2019年,新华三为1806个客户部署了数字大脑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建造了他们自己的数字化中枢,在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新基建”能够深度融技术和应用场景,催生产业变革,持续激发经济活力,每个企业都应该在新基建中找准自己的有利位置,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做到不掉队、不踏空、不走错。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