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国枢:打造城市形象,可否这样着手

admin2025年05月06日 09:30:09
阅读:
标签: 城市 形象
分享:

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从寻找和打造独特鲜明的文化标志物着手!


 
  前些日子,应邀到中国传媒大学参加《首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
 
  主办方安排我作一演讲:如何打造城市形象?
 
  演讲共三部分:
 
  一、  融媒体的三大优势。
 
  二、  城市形象的四大要素。
 
  三、  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形象。
 
  第一部分,估计各位兴趣不大,从略,
 
  第二、第三部分,辑录于后:
 
  二、城市形象的四大要素
 
  任何城市,总是有一个形象的。比如北京、上海,比如成都、武汉。
 
  城市形象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我以为,可以一分为四:
 
  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历史形象、文化形象。
 
  一是政治形象。
 
  任何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必然有其政治形象。
 
  说白了,就是其在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政治地位。
 
  北京的政治形象是,中国首都。
 
  上海的政治形象是,中国四大直辖市。
 
  成都的政治形象是,四川省会。
 
  温州的政治形象是,浙江省地级市。
 
  政治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定位。
 
  一个家庭,长幼有序。一个国家,亦须按一定行政区划进行管理,这是不能乱套的。
 
  二是经济形象。
 
  任何城市,在其国家的经济大局中,都会占有一定分量和地位。
 
  经济形象与政治形象相辅相成,大体可成正比,但是,亦有例外。
 
  比如,广州虽然是广东省会,但其经济形象,即它的经济实力,就稍逊于深圳。
 
  又如,苏州,虽然只是江苏一地级市,但其经济实力非常强大,其经济形象就比较高大,甚至要高于某些省会城市
 
  总之,经济实力强的地方,其经济形象就比较高大,反之,则是经济弱市。
 
  三是历史形象。
 
  任何城市,并非一朝一夕建成,都有其历史。有的历史悠久,有的历史短暂。
 
  比如,西安,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其历史形象就比较高大,这是其形象优势。
 
  又如,深圳,虽然经济形象高大,是经济强市,但其历史短暂,从历史形象看,是其弱项,乏善可陈。
 
  北京、南京、洛阳、咸阳、邯郸……这些城市的历史形象,都是其一大优势。
 
  四是文化形象。
 
  任何城市,无论政治地位高低,经济实力强弱,历史是否悠久,总会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人文习俗、生活特点,从而对外形成一定的文化形象。
 
  如果说,政治形象是由其在一个国家的行政地位决定的,经济形象是由其多年发展的经济实力决定的,历史形象是由其历史传统沿革形成的,那么,文化形象则是由其多年形成的人文习惯的民情风俗所决定。
 
  比较而言,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历史形象,都可以用一定的数据加以描述和界定,
 
  比如,省会城市,年GDP10万亿城市,建城历史300年城市等……
 
  但是,文化形象则很难用具体数据加以描述和界定。
 
  那么,如何判断和形容某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呢?
 
  界定城市文化形象,可以用两种方法。
 
  其一,以特殊的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事物,界定城市。
 
  比如,首都北京,魔都上海,春城昆明,山城重庆,泉城济南,冰城哈尔滨,牡丹之乡洛阳,风筝之都维坊……
 
  其二,以这个城市市民的整体风格素质,界定城市。
 
  曾经看到一本书,作者对城市个性作出如下解读:
 
  北京最大气,"在北京出头难,因为人才太多了,个个都是精英,所谓'居长安大不易'";
 
  上海最奢华,"如果考虑到中国大部分戏剧艺术都诞生在上海的话,你会意识到这是一种已经养成的传统,它是由奢侈品、舶来品促成的,跟唐代的长安类似";
 
  大连最男性化,"当许多城市煞费苦心设计自己的城市标志物的时候,大连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足球,随着大大小小的足球在这座城市的广场、公园被树起来,这个城市的男子汉的魅力也被张扬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
 
  杭州最女性化,"在心理感觉上,杭州只是一座小城,在这里至多只会发生一些琼瑶式的缠绵故事";
 
  南京最伤感,"虽然南京有了马达轰鸣的巨型工厂、昼夜繁忙的空港车站、五彩缤纷的街市霓虹、行色匆匆的人流车流,但是留在人们脑海中南京的气质却仍是那么历史而又感伤的";
 
  苏州最精致,"苏州是一座建筑密度很高的城市,但是它的建筑物的高度却可能是全国最低的。因为苏州人看重的不是高度而是精致";
 
  武汉最市民化,"武汉人把那些冒充的、次等的东西叫做水货,其实从很多方面看,他们是喜欢水货的。武汉扫不尽的地摊,透露了它的农民色彩,一个区域性的大集市本色";
 
  成都最悠闲,"在成都人当中很难找到什么'工作狂',他们宁肯少赚钱甚至不赚钱也要玩。如果你一定要他们工作,则他们便很可能把工作也变成了玩";
 
  重庆最火爆,"重庆人最常吃的一种东西是火锅,说是'以毒攻毒',连毒辣辣的太阳都不怕,重庆人还怕什么";
 
  拉萨最神秘,"寺庙在其它城市大都成了一种单纯的观光景点,但在拉萨,它们都是藏民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神圣而且神秘";
 
  广州最说不清,它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无。孙中山在此风起云涌;改革开放之初模范带头,但往往来势凶猛,却虎头蛇尾,无法成为城市的样板;
 
  深圳最有欲望,"深圳人工作得累,也玩得疯狂。人生何求?深圳人的幸福和快乐一点也不抽象,都是基于实实在在的物质体验";
 
  珠海最浪漫,"情人路把珠海这座城市以及它的设计者们那些超越于世俗功利目的之上的浪漫主义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
 
  西安最古朴,"西安的历任几位市长也有同感:我们建设西安实在不易,周总理曾有过指示,西安只能动一步看一步,看一步动一步,古朴得让人无从下手去改造";
 
  厦门最温馨,"厦门人无论是在建设自己的城市,还是在维护自己的城市时,态度都十分自在、自如、自然,就像是在装修和打扫自己的小家,这种从容乃至安详,无疑来自对自己城市的'家园之感'";
 
  香港最辛苦,"尽管城市物质给予的满足十分丰富,但香港人永远觉得贫乏、欠缺和不安,这注定了你不拿出十二万分的精力出来拼搏,你就会被这个城市淹没,你就失去尊严";
 
  台北最陌生,"台北,是个处处有活力,处处有怪招,处处有机会与失足,有发财梦与邪恶的陷阱,这里不变的通则就是变。立足在台北就像站在一个大漩涡中,什么都绕着你转,却什么也抓不住"。
 
  三、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形象
 
  一个城市,一般说来,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历史形象是不大容易改变的。
 
  唯有文化形象,可以通过自身努力,精心打造,加以改变。
 
  打造城市文化形象,起码有两大好处。
 
  其一、对外,增加标志性和辩识率,有利提高城市知名度。
 
  其二、对内,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提高市民凝聚力。
 
  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形象呢?我以为,可以从软硬两方面着手
 
  其一、提炼概括精神--逐步提炼和树立独特鲜明的市民文化精神。
 
  这是软措施。换句话说,就是要逐步倡导和树立全体市民共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比如,北京曾经将市民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8个字,也称为北京精神。这是树立和强化北京文化形象的一个手法。
 
  这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做法,可惜,好多地方搞了一阵,又熄火了。
 
  其实,提炼概括城市精神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集中市民智慧,统一大家意志,增强市民凝聚力的过程,这是提高城市凝聚力一种有效形式。
 
  其二、寻找发掘标志物--逐步确定城市鲜明独特的标志物。
 
  这是硬措施。比如,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广州的五羊雕塑,西安的大雁塔,巴黎的铁塔,华盛顿的自由女神,新加坡的鱼尾狮……
 
  遗憾的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甚至绝大多数省会城市,至今尚未寻找发掘出自己城市独特的标志物。
 
  这里的症结在于,求全思维,不善取舍。
 
  舍得舍得,有所舍,才会有所得,
 
  比如成都,那么多可以作为标志物的东西,难道选不出一样来?熊猫不就挺好吗?
 
  又如重庆,设计一个朝天门码头的雕塑,象征重庆的码头文化;或者,以火锅图形作为城市标志,表现重庆人红红火火爱憎分明的性格,不也蛮好吗?
 
  起码,比空无一物,啥也没有好吧?
 
  想想看,新加坡的鱼尾狮,不也并非天然所赐,而是人为建造的吗?
 
  在我国很多城市,打造独特鲜明的文化标志物,是一项尚未着手的工作,
 
  也是一项很能体现城市品格和创造力的工作,一项有益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
 
  因此,也可以将它办成一件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市民认同感的工程。
 
  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从寻找和打造独特鲜明的文化标志物着手!
 
  有人或许有顾虑,怕被认为是劳民伤财,搞形象工程。
 
  其实,此事并不需要花费多少钱财(一个标志物而已)。
 
  而且,此事是文化工程、务实工程(一定会造福长远)。
 
  城市市长们,心动了吗?
 
  试试,如何?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