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文章时不能协同操作也是个大问题,两个人同时编辑,就会丢档。
微信公众号一系列改版后,引发了一波热议,有评论认为,这是微信公号通过一系列调整来缓解微信公号阅读量下降带来的焦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内容生产者的效率,提供更多选择。
从用户角度来看,一些新的调整带来了新鲜感,也带来了不适。而在一线媒体编辑看来,微信公号的调整对新闻业务来说,有些的确算是惊喜,一些统计功能也更加实用。也有不少媒体编辑向记者站公号反应,微信的功能改版迭代速度还是太慢了,有一些喊了好多年的功能仍然没有看到。
乱序排列:你给我选择的权利了吗?
乱序排列是这一波公号改版中最大的争议点。新的乱序排列中,用户关注的订阅号不再以时间轴为顺序排列显示,而是根据算法推荐产生的顺序,也就是说,最新的新闻推送有可能排在旧新闻的后面。微信官方解释,这样改动是为了优化阅读效率。
有自媒体观察到,乱序后的内容排序可能会将会根据订阅号的优质程度、用户对订阅号的喜爱程度以及群发文章的内容质量等综合因素动态变化,这种信息流的形式借鉴了其他平台的玩法,让用户可以更多阅读到感兴趣的内容。
但对于新闻来说,则乱得让人心烦。上一条是10小时前的新闻,下一条是几分钟前的新闻,这都是常见的情况。
前不久抢发“李文亮去世”造成乌龙就能看出来,某些新闻事件中,媒体推送的时间节点更加重要。乱序之后,对于追求时效性的机构媒体用户的确会造成困扰,你甚至可能会刷到好几天前的“新闻”。
已经有新闻类公号的小编跟记者站吐槽,他们后台偶尔就会收到读者的评论:“这么过时的消息怎么还在推”,实际上,读者看到的是一天前的推送。而一些值班编辑也表示,经常刷出来一条新闻,以为是最新消息,跟进之后发现是旧闻了。
“特别想建议微信,能不能别乱序了,尤其是新闻推送,太忽悠人了,或者你给我一个选项也行啊,按乱序排列还是时间轴排列!我是后浪啊,你得给我选择的权利啊”。
——这位后浪小编情绪较为激烈。
也有一些好用的新功能
对于新媒体小编来说,还是有一些功能值得说说。
1、比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留言区盖楼,提高了评论区深度讨论(开撕)的质量,评论区的可看性也高了不少。很多杠精媒体人对这个功能比较适应,终于能跟某个用户一杠到底了。但也有些编辑觉得,对一些有争议的新闻来说,后台简直就是大型车祸现场。这个问题,相信经过疫情以来种种“口水仗”的小编们,都深有体会。
2、比如“专辑”功能,就深受机构媒体欢迎。许多公号已经着手建设。通过这一功能,公众号可以创建专辑,将相同主题和连续性的原创文章添加入专辑,这一变化确实契合用户需求。
发生连续性新闻事件,媒体会持续关注,如针对“丰巢收费争议”,随着事件发酵,澎湃新闻公号的该专辑收录了中消协发声、各地小区反应等新进展,使先后的报道互相补充,也给读者端厘清前因后果提供了便利。
目前,用户可以为专辑点“在看”,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但与知乎专栏、传统博客等不同,读者端还不能查询公众号拥有的所有专辑。
3、对于喜欢思考,积极进步的小编来说,微信公号新增的分析功能也是一大利好。毕竟,每个新媒体小编都面临过一个灵魂质问:“为什么出不来10w+?”逼疯小编的,阅读量数第一。
近期改版中,“内容分析”→“单篇群发”新增了指标,阅读后关注人数和阅读完成率。阅读后关注和阅读完成率真实反映了文章的质量,文章拉新的能力。创作端也可以通过这个指标看到用户喜欢什么内容,关注什么话题,作出相应的调整。
这个统计实际上是增加了新媒体编辑和记者之间的协作效率,可以清楚看到一篇文章的影响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硬新闻就要根据读者口味做出调整。
特别强调:媒体领导别老盯着前台10w+了,也应该研读这些统计,做到心中有数,起码一个阅读完成率就反映了稿件的质量,此外,后台的这几个指标,都将发奖金的参考。
4、另外,小编应注意新增的“搜索”组件的功能,“搜索”功能可以在文中设置推荐搜索框,允许设置不超过6个推荐关键词;“号内搜”增加了“最近读过”范围和时间/阅读量排序,方便读者查找自己需要的文章内容。
这一改变有效缩短了用户触达历史文章的路径,也通过主动搜索提高了信息的筛选效率。
5、付费阅读文章是前不久推出的另一重大改版。付费阅读尚未开放申请,收到邀请站内信的公号可以为一篇文章设置“门票”,票价1-208元/篇不等,付费阅读与赞赏、广告收益不能同时使用,付费文章也不支持转载。用户付费后可以无限次阅读,但是仅支持单篇,还没有包月包年等。
其实算上“小动作”的话,公众号后台其实几乎每天都在改动,比如微信刚一宣布推出支持系统黑夜模式,大批公众号都因为图片白边造成阅读体验下降,翌日公众平台就出现提示;素材库提升了图片内存上限;增加白名单转载的顶部卡片和推荐语等等。
痛点依旧在,几度逼人疯
我们必须承认,微信公号是固执无比的,因为这么多年来最难用的功能,仍然没改。
排版,排版,排版!微信公号的排版,大概能把处女座逼疯。
改来改去,公号后台编辑器还是一样难用,经常出现word里排好版,粘贴进后台字体、段落、缩进错乱。
图文混排会出现BUG,图片不能调整缩放,必须要手动才能居中,截屏图片看不清楚,多幅图片还不能并排,可选字体也比较少。
在别的平台排好的版,复制进公号后台,很有可能就会出现混乱,哪怕动一个字也会乱。
也有媒体人反应,公号越做越大,后台可以绑定的长期管理员数量太少,不能满足日常需求。
编辑文章时不能协同操作也是个大问题,两个人同时编辑,就会丢档。
当然,还有一些老生常谈的需求,比如普及多次发送,比如发送后能修改标题等,也有人建议,可以在文章中注明修改前的原标题。不过,这样的需求更加遥远了。
作者/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