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没有终身职业,只有终身学习

admin2025年05月05日 23:20:05
阅读:
标签: 职业 学习
分享:

成长,伴随着每一个人。你的成长速度、成长效果,影响着未来的每一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如何才能持精进,终身成长。
 
  时代快速切换,挑战迎面而来,成长焦虑如影随形,学习焦虑随处可见,学习型组织呼之欲出。
 
  如何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才能持续提升自己?几乎成了每个企业、每个人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你如何学习,决定了你如何生活
 
  在终身成长的道路上,有3种能力是不可或缺,也是需要持续精进的。
 
  1.突破框架的思考力
 
  突破框架的思考力主要锻炼跨界突破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难题的能力。
 
  近来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研究发现,人的神经系统一直保持着可塑性。大脑通过联系和解决问题,可以发生化学、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由此可见,我们确实可以通过练习、解决挑战性的问题变得更聪明。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去训练自己的思考力呢?
 
  ① 跨界突破
 
  当下,跨界突破随处可见,连产品、IP都在跨界中寻找新的可能,作为智慧动物的人怎么能够固守边界,纹丝不动呢?
 
  如何跨界?
 
  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视剧演员去拍电影,不叫跨界;但是,如果演员去唱歌、去当导演就是跨界了。
 
  能够跨界成功的人,胆子都很大,不拘泥于传统打法和思维模式,敢于“无中生有”。
 
  过去20年里,冯唐不仅写了十多本书,绝大多数都很畅销,而且还做了协和妇产科医生、麦肯锡全球合伙人、华润集团战略一把手、华润集团医疗业务CEO、中信资本著名投资人。
 
  按他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每次都能跨界成功,是因为每次都是在一点上钻得深透,然后兼顾其他;并且胆大,心里没有什么框框,不断突破思维的边界。
 
  ② 解决难题
 
  所谓不断精进,其实就是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持续打磨自我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有常规式的,也有非常规式的,比如我们今天要提到的创造性解决难题,就是在面对问题时,如何跳脱、突破常规,另辟蹊径以解决问题。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创造性解决难题的能力,都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能力有多强,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走多远。
 
  2.复原力和抗打击力
 
  想要突破,就要面对更高的风险和更多的打击,这些打击会成为你的垫脚石,还是墓志铭?
 
  对于想要不断学习、勇于突破的人来说,复原力和抗打击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至少在事前告诉自己,失败很正常,欢迎困境。
 
  调整好心态,做好心理预期,这关系到我们是否能从容面对失败和挫折。
 
  世界变化加速,人们遭遇失败感到无助的可能性会随之提高。以前习以为常的经验,以前的保护伞,都难以倚靠。我们需要更大的能量和能力来应对这些动荡、变迁、起伏和成败,以保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安全。
 
  3.与自己及他人和解的能力
 
  一个不能接纳自己并与自己和解的人,总是过于纠结,而纠结的过程会消耗大量能量,因此摆平自己是一项重要的修炼。
 
  同时,人也需要学会接纳世界和他人。我们是人,不是神,当然可以抱怨,但对他人和世界的抱怨,最好是建设性的抱怨。
 
  与他人和世界和解才能团结更多的人,才能从他人身上不断看到优点、学到东西、获得更多的能量。
 
  一个人能够从周围的人和环境那儿持续学到东西、获得能量,人就能获得持续的成长。
 
  大卫·库伯说,你如何学习,定义了你如何生活。
 
  二、这个时代,没有终身职业,只有终身学习
 
  为了应对学习焦虑,今天我们不打算分享一套标准化的、可以现学现用的理论和方法,而是精选以下3个学习框架可供参考:
 
  1.学习框架一:成长型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首届“一丹教育研究奖”获得者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成长思维:失败不可怕,我们不会永远都是这样,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包括我们的聪明程度。
 
  我们要用成长型思维为自己搭建心理防护体系,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某个高度、完成某项任务。
 
  德韦克教授指出,智力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而非停滞不前的;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拥抱而不是回避挑战,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百折不挠,相信没有一种失败是致命的。
 
  同时,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对于他人的反馈意见,持欢迎态度,而非排斥,并且还会从批评中反思学习。
 
  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觉得备受打击,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遇到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也会沮丧失落,望而生畏。
 
  但成长型思维让我们颠覆自己的这些想法,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自己可以改变、提升和进化的决心和信心,甚至是一种信念。
 
  如何培养你的成长型思维,详见我们以前的撰文《什么样的人,会越来越优秀?》
 
  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要相信自身的战略思维、决策能力以及鼓舞激励下属的能力,都是有机会持续提升的。
 
  2.学习框架二:刻意练习
 
  熟能生巧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低水平重复却司空见惯。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希望提升游泳、高尔夫、摄影、书法、小提琴等的技能水平,光是多花时间练习效果并不一定好。很多人花费了大量精力在上面,结果多年过去,水平还在原地踏步。
 
  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刻意练习:有计划、有目标、有高手点拨、能够得到反馈和指导的练习。
 
  例如你要提升游泳技能,自己苦练效果是不确定的,可能有效,可能无效,但是如果有人在一旁给你及时反馈,比如哪些动作需要改变、如何改变,然后按照动作要领反复练习。只有这样,你的游泳技能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另外,刻意练习不只对涉及身体与动作的技能提升有帮助,对创造力、管理能力、领导力等广泛能力都适用。
 
  那我们如果想要提高创造力或想象力,该如何做呢?
 
  有个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坚持每天花10分钟在任意一个房间里找7件东西,然后想办法把它们做成一个雕塑。慢慢地,这每天10分钟的“雕塑”时间就变成了刻意练习。
 
  事实上,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管理和领导技能方面得到的系统性训教和刻意练习并不多,这恰恰就是中国企业持续进化的一个重大障碍。
 
  在管理和领导技能领域,需要刻意练习的地方很多。例如一个高管如何在记者招待会上发布消息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如何给一个绩效持续不能达标的下属提供反馈,或者如何进行解雇谈话;再比如如何主持一个项目复盘会、如何召集一次全球电话会议等,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有效提升。
 
  3.学习框架三:变通学习风格
 
  每个人学习的风格都是不同的。心理学家大卫·库伯提出了有关学习风格的理论:每个人学习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偏好都不一样。
 
  有人喜欢体验,一定要体验过才能学到东西,产生新知;有的人喜欢观察与思考,在观察别人的过程中思考,然后悟到新知;有的人喜欢钻研,在钻研和深度思考中学习;有的人则是非要实践一把才能学到东西。
 
  然而挑战在于,很多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而这些学习风格往往限制了自己的认知扩张和升级。想要升级,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库伯关于学习风格的4种分类吧:
 
  ① 行动型
 
  “行动型”学习者偏好的是体验和实践,其特点是行动果断、说干就干,喜欢依靠直觉、摸着石头过河。
 
  这种学习风格的优点是快和果断,追求学习的速度,会马上投入应用,立竿见影。但缺点可能是深度思考不够,因此大量的学习可能只停留在战术层面,很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很难升级到系统性、全局性的水平。
 
  《天道》中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② 思考型
 
  “思考型”学习者偏好的是深度观察、思考与抽象化。他们常常喜欢三思而后行为,谋定而后动,深入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机理是什么、有什么理论模型作为依据等。
 
  这种学习风格的优点是能进行深度思考,而且有可能通过学习和思辨来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
 
  但这种学习风格有个缺点叫做速度太慢,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搜尽奇峰打草稿”,基本无法快速迭代和更新知识;同时又缺少了快速的行动与实践,因此“思考型”风格所产生的新知常常成为空中楼阁,与现实相去甚远。
 
  ③ 发散型
 
  拥有发散型思维和学习特征的人,偏好探索各种多样化的可能性。他们往往靠直觉,对人际敏感,点子非常多,常常寻找其他观点或可能性。
 
  这种学习风格的特点是富有创意、灵动、思维发散,但也很容易因为过度发散、无法聚焦而难以实质性地解决问题、推动执行。
 
  ④ 聚焦型
 
  “聚焦型”学习风格的人,偏好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收集信息,收集信息也是为了解决问题。他们非常享受解题的过程,行动也比较迅速。
 
  以上四种特征,在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体现,很多人都拥有一种主导型的学习风格,成为自己的优势,也成为了自己的弱势。
 
  这四种学习风格就像是一个循环,和我们中国人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意思十分接近,最好的学习是能够走完整个循环的学习环节,通过不断体验、持续观察、深度思考、积极实践,形成复合型的学习风格。
 
  因此,我们要经常性地跳出自己的“学习风格舒适圈”,利用复合型的学习风格来促进我们的学习。
 
  具体要如何做呢?
 
  行动型学习风格的人,除了发挥自己学以致用、直觉思维的优势外,还可以针对某些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聚焦式学习,试图找到事物的本质,发现内在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
 
  发散型学习风格的人,除了发挥自己的创意、好奇、直觉思维等优势外,同样需要时不时地运用深入思考式和聚焦式的学习,打深、打透一些领域,以找到事物的本质。
 
  相反,思考型学习风格的人,除了继续发挥自己深度思考、建立模型的优势外,不妨适当降低对理论完美性的要求,强化自己的快速转化能力,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迭代更新。
 
  不同学习风格的人,通过频繁互动、相互模仿,可以互相刺激,跳出原有的学习风格。这种思维的多样性组合,有利于团队集体智慧的发挥,也有利于团队集体的认知升级。
 
  三、高手善用方法论,但凌驾于方法论之上
 
  人欲蜕变,必先自觉。人因无知而迷惑,因无解而痛苦。身处VUCA时代,如何化解无知不再迷惑,如何打破无解不再痛苦?
 
  答案是:持续精进,终身学习。
 
  面对未知而又多变的世界,我们可以没有包打天下的方法与理论,但绝对不能放弃或者停止成长,不断改变再造自己,才能更好成长。
 
  学习和行动之能力,学习和行动之道路,将自我身心投入学习和实践者,是为高手。
 
  没有人能阻止我们成为更好的高手,除了自己。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