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区,这个“后浪”之岛,也十分适合青少年“入海”生活。
1
阳光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一个全境都在回归线以南的省份,这意味着每年长时间的阳光直射。充足的光照,不仅刺激着水果农产品的生长,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发育。
阳光对于骨骼系统、免疫力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正常发育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多数省份,过半的中学生都戴上了近视眼镜,江苏、浙江、湖北、山东、北京,更有超过70%的城市学生都是近视眼……只有海南,不论农村还是城市的中学生,近视率都低于百分之50。
《自然》杂志曾做过一项研究,与所谓的“用眼卫生”相比,户外活动的时间才是近视发生的唯一强相关因素,眼睛接触阳光的时间越短,近视的风险越高。明亮的阳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避免近视产生。
多晒太阳,不戴眼镜,你就能成为中国少年中的“一股清流”。
2
温暖
东亚冬天的严寒对海南手下留情。
如果你是足球迷,一定知道每年冬天,包括国家队在内的很多中国足球队,都会举队来海口集训。年轻人就要多挥汗运动,除去盛夏的几天极端高温高湿,海南就是一个适合全年运动的地方。
除去常规的体育运动,海南更有得天独厚的沙滩和海浪,万宁日月湾和三亚后海村都是全球知名的冲浪点,每年的年底,万宁都会举办国际冲浪比赛。没有比抱着冲浪板扑向晶莹的大海更适合年轻的肉体了。
如果“后浪”们依然不满足于海洋的波涛,那么天空翱翔,一定是追求极限者的终极梦想——2019年,万宁市正门岭国际滑翔伞基地于正式对外运营。南风从海面吹来,无任何阻挡,在山体前形成平稳的上升气流,非常适合滑翔伞,三角翼、滑翔机等运动的开展。
3
开放
从小接触多种语言和文化,更有利于心智的健全发展,成长为尊重多元文化的“跨文化人才”。地处祖国南疆的海南,很多当地人都能掌握两种语言--海南话(闽语)和普通话,不少人还能听懂三种语言——海南话、普通话和粤语白话。
马云最近说过,全球观不一定要会懂外语,但一定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在海南,青少年的暑假和寒假,出国真的“触手可及”。
海南和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五个国家隔海相望,海口距离越南首都河内只有480公里,距离老挝首都万象、柬埔寨首都金边、泰国首都曼谷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距离也都不到1500公里。数据显示,海口是1500km交通圈里,距离临近国家首都数最多的我国省会城市。2个小时之内,就能从海口美兰机场飞赴诸多东南亚国家。
随着海南自贸港的相关政策落地,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将通过更便利的签证政策进入海南。同时,海南也用开放的态度欢迎全球人才。
此外,根据自贸港方案,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在海南办学,设立国际学校。岛上乃至全国的年轻人,都能在海南岛上追求更加国际化的教育。
对于向往广阔世界的年轻人来说,自贸港还有一个重大利好——便利数据流动: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这点不展开说,总之消除信息壁垒这件事在长远角度讲,一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必定广受“后浪”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