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国枢:北京疫情扑朔迷离,听张文宏又怎么说

admin2025年05月05日 18:57:43
阅读:
标签: 北京 疫情
分享:

红色字体三天,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14日晚在央视《新闻1+1》接受白岩松采访时说,“今后三天,将决定北京疫情走势”后的三天。

 
  先看几张图片,让人又感动,又心疼!
 
  每天清晨,最关心北京昨日新增多少病例。
 
  最新消息,19日,北京新增确诊病例22例。
 
  老詹记得,18日,北京新增确诊病例25例。
 
  在此之前,6月11日至17日,确诊病例如下:
 
  6月11日 1例
 
  6月12日 6例
 
  6月13日 36例
 
  6月14日 36例
 
  6月15日 27例
 
  6月16日 31例
 
  6月17日 21例
 
  红色字体三天,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14日晚在央视《新闻1+1》接受白岩松采访时说,“今后三天,将决定北京疫情走势”后的三天。
 
  确实,已经有所下降。
 
  所以,17日下午,吴尊友在北京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明确告诉大家,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
 
  此后情况如何呢?
 
  18日25例,
 
  19日22例。
 
  似乎,并不像估计那么乐观,但亦可算“大体持平”,
 
  没有意料中的快速下降!
 
  正是:
 
  北京疫情,扑朔迷离!
 
  怎样看待,有何对策?
 
  想起了远在上海的张文宏医生!
 
  张医生说话,观点鲜明,立场坚定,有理有据,可信度高--正因此,张文宏已成为继钟南山之后,民众公认的权威大咖,2020年度又一“网红”。
 
  对于北京如此局势,张文宏有何见解?
 
  迄今为止,一共两篇:
 
  张文宏:北京疫情防控越严对全国越有利
 
  来源:张文宏语录 6月18日
 
  “很多人忧虑北京的疫情向何处发展,如果早期非常到位的话,北京的疫情是可控的。”6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线上演讲中一再提到,对北京的疫情防控有信心。
 
  “信心来源于第一波时的防控经验,目前北京的防控措施与第一波时期已经很接近。”张文宏分析,北京疫情处于早期,已经扩大检测,尽全力追踪密切接触者,并且密接追踪中使用大数据,尽量做到了精准,“只有精准了才能提高效率,而不是全民检测。”
 
  防控模式看,从传染病暴发与控制的基本模型,“中西方其实并没什么不同,无非就是几个要素,找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张文宏说,北京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实施过程中,具体做法有差异,效果如何,好与不好,与各自不同的决心直接相关。
 
  “北京的决心很大。”张文宏说,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就采取了二级防控举措,启动二级应急响应,虽然没有说是一级,但事实上很多措施已经非常严厉。“要守住底线,北京所有的策略,我都非常理解,北京越严,对全国其实是越有利的。但是,在西方,可能就不太会接受这种偏严的策略。”
 
  对于接下来的走势,张文宏说,这几天北京疫情病例进入低水平的平台期,后面几天,北京发病人数能不能彻底降下来,预估此次疫情在社区传播程度究竟多高的模型应该就能出来,所以,这几天疫情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疫情进展,很多国家的防控策略亦发生改变,不少国家选择与病毒长期共存。张文宏认为,病例数量一旦进入平台期,疫情就变得极为复杂。
 
  当前,全球每天确诊病例还在不断增加,巴西、印度增长迅速。张文宏说,高峰期还没到来,美国长期处于平台期,“世界疫情能否控制住,已经不听亚洲的了。”
 
  在张文宏看来,全球疫情防控策略的差异很大,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巴西、印度、美国、俄罗斯、欧洲、东亚,大家手里的牌是不一样的,一起打牌,牌不一样,达成共识就会非常困难。我称之为犹豫期,自己做自己的,极端犹豫的态势。”
 
  不过,中国选择的防控策略是“清零”。张文宏说,无论境外输入还是境内无症状等,各种传播都有可能,所以,中国应该追求接近零病例。全球疫情暴发,要想彻底实现零病例是不太现实的,这也就意味着防控应该采取精准防控。精准防控的意义就在于最小程度的损害经济。
 
  在张文宏看来,精准防控的最大难点是数据,没有数据谈不上精准,尤其是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精准防控的根本就在于追踪,精准防控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防控策略的使用要引起重视。”张文宏说,现在应该追求新常态下的防控,对北京拭目以待,可以为中国疫情防控做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模板。
 
  张文宏:高峰以后2周可以彻底控制疫情
 
  来源:张文宏医生 6月20日
 
  北京正为为彻底管控疫情加大力度。目前的传播路线集中在与新发地市场相关的餐饮业人员与采购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上,传播链涉及人际传播或者经污染食材传播。根据这一发现,后阶段的防控将更为精准。救治方面,北京聚集全市优势医疗力量在地坛医院展开集中救治,应能保证救治工作的高效。对于疫情演变方向,根据目前的防控力度,一般在疫情高峰到来之时的后2周能够彻底控制疫情。
 
  当前在街头出现的民众恐慌性随机检测意义不大,政府引导下的精准检测可以有效管控疫情。
 
  北京疫情加速管控的同时,高疫情国家迫于经济压力,逐渐采取全面开放的政策,这将带来全球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今天巴西病例数首破百万,病死率近5%,单日新增5万,日新增病例数为全球第一。印度逐渐采取全面复工策略,政府提出与病毒共存口号,病例数继续攀升。由于医疗资源的缺乏,老年人与患有基础疾病者将因为医疗资源的不足面临极大的死亡风险。
 
  全球疫情还在不断攀升,10天之后会破1000万。近期全球多国纷纷加大对于新冠药物的研发投入,而加快疫苗产品研发速度也将成为解决这一全球性灾难的关键途径。在获得3期临床研究结果前,全球高疫情国家可能会启动2期临床研究有效疫苗的紧急使用权限(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特别是在老年人等脆弱人群中进行接种。
 
  无论疫苗到来与否,全球性疫情蔓延情况至少要到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在这之前,中国保留谨慎心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倡导公众场所戴口罩、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强化个人卫生的科普教育,在防疫工作继续巩固,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坚决推进经济的复苏,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新常态“。
 
  看了两篇文章,各位有何感想?
 
  老詹想到三点,愿与大家分享。
 
  其一、北京疫情不简单
 
  北京在连续56天无病例的大好形势下,突然爆发“新发地疫情”!这出乎所有人包括权威专家的意料!然而,疫情到底是如何爆发的?是由什么(人或物)传染的?具体是如何传染的?几个关键问题,至今没搞清楚!曾经有观点说是国外食品进口把关不严,然而,海关近日已对所有进口食品进行病毒检测,无一发现阳性!这就奇了怪了,新发地病毒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难道会成为世纪之谜?新冠病毒如此诡异,要想彻底战而胜之,确实有相当难度!
 
  其二、疫情防控松不得
 
  虽然,此番疫情,发源地找得准准的!迄今为止,每一病人,都直接或间接与新发地有关。但是,新发地到底是什么时间出现的第一个例病人?(西城大爷唐先生虽然发现最早,但显然并非最早感染。新发地一些员工有可能感染更早,只是没那警觉也没那条件主动就医检查罢了),而且,11日以来发现这200多病例,在未发现之前,到底接触了谁,感染了谁,恐怕还没有完全查清楚!所以,北京疫情虽然从整体看“已经控制住了”,但近两日下降数并不明显,这就说明,事情并非那么简单,防控还是放松不得。
 
  其三、恐怕要打持久战
 
  前些日子,武汉近千万人大筛查,竟然无一确诊病例!300名无症状感染者,亦无一人传染他人!密切接触者,全都是阴性!这些信息,大大吊起了全国民众迅速夺取全胜的胃口,以为这玩意儿已经奄奄一息,从此全国太平无事,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北京疫情再一次给大家敲响警钟!诚如张文宏医生所言,全球性疫情蔓延情况,至少要到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全球没有消停,中国咋会安宁!这一回,恐怕真得要打持久战了。即使北京6月底7月初这一波平息了,谁又能保证,哪个城市哪个时间不会再冒出个“旧发地”来呢?
 
  顺便说一句,近些日子,老詹天天追踪北京疫情,几乎每天写篇述评。有读者留言建议,可否弄个什么日记?我立即回复,可别挖坑让老头子跳了!我这些东西,无非是东看一点,西看一点,瞎说几句罢了!就像某广告词所言:我不生产新闻,我只是新闻的搬运工。老詹多大能耐,吃过几碗干饭,心里有数。能够咬牙坚持每天弄出一篇,已经勉为其难,半夜里不知捻断多少根想像中的胡须了!
 
  适可而止,打住打住!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