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勇:筷子兄弟神曲小苹果的台前幕后

admin2025年07月07日 12:45:56
阅读:
标签: 筷子兄弟 小苹果
分享:

作品有独立性,传播的过程中,可能很少有人注意他们创作的初衷和背景。所以,谁能想到,这首神曲背后,究竟有多少艺术家的泪与哀愁?


 
  (1)
 
  神曲小苹果尽管依然有很多听众,但大街小巷热播的场面已渐冷清。
 
  今天,从网络走红崛起的筷子兄弟,肖央越来越像一个一线演员,王太利则越来越甘于音乐创作。
 
  一个曾是前途渺茫的北京电影学院广告导演专业的学生,一个曾是连肯德基清洁工都干过的资深北漂。一个渴望赚到钱能在北京有立锥之地,一个为了音乐梦想放弃富二代生活,勇闯北京城,可能还剩下一点点音乐追求的星星之火。
 
  看起来,这两个人的生活毫无交集,更不用提要做什么筷子兄弟组合,去成名立腕了。
 
  吐槽大会的李诞调侃推出小苹果的筷子兄弟时说,你们能不能动作快点,来一首新神曲,“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场舞大妈嗷嗷待哺”。
 
  实际上,筷子兄弟创作小苹果,不是要服务广场舞大妈的,尽管这没什么不好。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两创作小苹果的初衷,其实有稀释自身痛苦的需求。
 
  肖央很现实,他中学就知道付出巨大的辛苦,赚钱补贴家用。同时他也很特别,他能够清晰的感知时代烙印在大众身心的细节。
 
  走出院校,凭借勤奋,在赚了点钱之后,他决定自掏腰包,理想一次,把他感知到的时代细节,用影视语言表现出来,然后就回到大众身边,甘心的做一个“正常人”。
 
  有些表达,是因为你不表达,你的痛就挥之不去。肖央之所以要创作老男孩,就是如此。据他自述,那一阵,他总是做梦,梦到中学、高考,梦到各种人生艰辛,然后在梦中哭醒。
 
  现实在70、80后那批人眼里太强大,当理想被打败,人们不得不在现实中夹着尾巴,又心有不甘。可是,踏入社会的肖央,看见太多破碎的青春和梦想,他总觉得,要给自己做梦的青春一个说法,说出自己和同龄人被现实打败了,悄悄隐藏起来的爱与恨!
 
  王太利很理想,他有一个企业家父亲。按照父亲的规划,他可以生活的很优越很优越。可是,他有一个父亲完全无法理解的音乐梦。他对未来和远方毫无规划,他只是知道,自己的梦只有到北京,才有希望。
 
  北漂生活让王太利特别狼狈,为了活下去,他做过保洁,干过前台,最后还开起了广告公司。到北京十年之后,他的音乐理想似已毫无踪影。
 
  现实起来的王太利,就这样阴差阳错的,用广告公司老板的角色,介入了大学生肖央的生活。
 
  (2)
 
  来源于生活,低于生活
 
  ——肖央
 
  肖央曾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王太利的感受:我一见老王,就特喜欢他,是那种中年男人的落魄感,四处碰壁,混的不行,还要装出成功范,特别可爱。
 
  肖央那时还在上大三。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我是广告公司的老板云云,有一个广告,你接不接?
 
  生于警察世家的肖央16岁离家,考入中央美院附中。他长自普通的工薪家庭,在美院学习期间,他一边赚学费一边学画画,是个非常上进的学生,他希望有一天能考入美院,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
 
  可是在高考环节,他接触到了影像专业,那一刻,他发现,自己用影像更能完成对这个世界的表达。于是他放弃了画家梦,毅然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学的是广告导演专业。
 
  大学期间,肖央就下决心,不让家里再给自己掏学费。彼时北京电影学院的学费已经一万块钱左右了。为了解决学费问题,他四处接活,非常活跃,被同学们誉为“活王”。
 
  筷子兄弟的相遇是一种巧合。
 
  王太利只是想找一个便宜学生拍广告。
 
  他当时在北影附近租了一个房子接广告业务。职业广告导演越来越贵,为了省钱,王太利在学校附近逛游,问学生们谁会拍广告。结果一个北影的学生把“活王”肖央的电话给了王太利。
 
  我一直觉得,这是冥冥之中,上天安排好的。
 
  这个时代虽然充满了市场的力量,但依然需要一次理想主义的完整表达。这种表达既不是汪峰这样的摇滚范,因为他们更关心个体,更不是来自资本讨好大众的媚俗文化。
 
  这个表达主体只能来自对生活做好妥协的准备,又试图不断向上挣扎的70、80后追梦人。
 
  王太利和肖央的痛和快乐都非常大众。
 
  一个还没有成功的大学生,一个已经被生活打击的千疮百孔的广告公司老板。一个在学生时代就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一个为了音乐梦狂妄的在北京干过公司前台,当过肯德基清洁工。
 
  他们有真实而痛彻的人生体验,才能完成一个时代大多数人被遮蔽,近乎失语的惆怅与忧伤,希望和梦想。
 
  任何一个时代的青春梦想,其实都需要一场仪式化的祭奠,哪怕它未曾绽放,就已经枯萎。
 
  时代选择了肖央和王太利的相遇。
 
  肖央对王太利这个20万的“大活”充满期待,一口答应下来。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两个为生计奔波,学会把理想当副业,把表达当副业的老男孩,日后会收获多少被他们作品击中内心后夺眶而出的眼泪。
 
  2008年那个节点是很特别的,三十年改革的巨变中,刚好是一个人的成年礼,三十而立。
 
  成长在改革话语体系的青年人,生活日益富足,但对未来的想象空间却因为竞争激烈而变得越来越艰难。
 
  即便当下,个体在理想面前再勇敢,也往往让激情灰飞烟灭,甚至粉身碎骨。太多的商业逻辑主导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选择。但内心对理想的渴望,又是任何商业逻辑无法彻底荡平的。
 
  两个为钱走到一起的人,都有艺术家的另一面。肖央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可能起点要比王太利高一些。
 
  比肖央长十几岁的王太利,可能比肖央更有表达的决心。他是一个为了表达,放弃家中的小康生活,进进出出北京多少次,北漂十几年,直到父亲去世,都没有完成父亲骄傲的追梦人。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彼此模样,但内心的激情尚在,谁知道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景,选择什么样的人,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进入我们的世界,被爱选择,生生不息。
 
  肖央是美术出身,他能够轻而易举的从王太利脸上看清失败感,他和王太利的失败感一拍即合。
 
  (3)
 
  按照肖央的自述,美院附中的学习对他整个人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他的美术老师李松松“是个大帅哥”,生于1973年,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青年艺术家。
 
  和李松松有关的公共记忆,是陈丹青任清华美院研究生导师的招生事件。
 
  五年任职期内,陈丹青一个研究生都没有招到。考生无论考博还是考硕,都因为考研英语单科不过线被清华拒之门外。李松松就是这样一个考生,深得陈丹青的喜欢。
 
  在李松松身上,肖央得到了非常出色的美学锻炼,那就是如何用感觉捕捉美,不被任何东西束缚和局限。应该说,这种美学锻炼为筷子兄弟日后打破影视和歌曲的表达格局,为中国当代艺术输入新血液,是颇有关联的。
 
  王太利的父亲是做实业的,家里条件还很不错。他有一个哥哥,王太利是家里的老二,对父母而言,这个孩子非常不省心。
 
  按照父亲的感受,他一直不务正业,他很希望自己的老二能过上正常人的日子。
 
  有一次,王太利的父亲送大儿子出国,然后准备顺道看看老二在北京的生活。
 
  那时候的王太利,租了一间地下室,里面只有一张床。为了迎接父母,他用铜版纸把自己的地下室全部装修了一遍。
 
  父亲参观完,他还小有得意的说,看,我混的还行吧?结果父亲一下就哭了!
 
  这是一个对双方来说都很痛的记忆。
 
  在父亲的争取下,他答应回青岛和父亲一起做生意。按照父亲的计划,在青岛给他买套房,然后把自己的生意接下来,孩子走上生活的正轨,他就放心了。
 
  可是,命运选定的王太利,恰恰不能忍受,更不能接受父亲的安排,他也许根本不知道上天怎么安排他的艺术生命,安排他对这个世界的表达,他只是本能的选择要逃离。
 
  他再次来到北京,干起了广告生意,这生意真的能赚钱吗,还是为了和自己曾经的梦想近一点距离?
 
  (4)
 
  2010年,已经和肖央磨合的很熟的王太利,给肖央发去了一首歌,就是那首当年脍炙人口的《祝福你亲爱的》。
 
  王太利当时捕捉到一个商机。手机铃声很赚钱,有人一首歌赚了一个亿。他有歌手梦,虽然歌手没做成,做首歌赚钱可以试试!
 
  肖央喜欢唱歌,但他从没想过要当歌手,他有导演梦,影视梦。他向王太利反馈,干脆我们拍一个短视频吧,把这首歌MV化。
 
  王太利问多少钱,肖央说,大家一起凑,一个人两三千就够了。
 
  按照王太利的描述,他是老板,他得撑着,两三千就两三千,火了,彩铃就可以把钱都赚回来。他一咬牙,同意了。
 
  这就是《男艺伎回忆录》的出炉过程,拍的时候,成本最后长到了一人一万。对肖央而言,他拍商业短片,拍的太腻了。那并非他设定的自己的表达,那是厂家的表达,资本的表达,他很想通过《男艺伎回忆录》把压抑的自己释放一下。
 
  片子在猫扑一上线,就火的一塌糊涂。遗憾的是,他们没赚钱,王太利说,彩铃只赚了一千多块钱,但他们从此似乎找到了表达的空间。
 
  2010年的互联网,对热衷表达的艺术家而言,是一片草长莺飞,阳光明媚的芳草地。这一年,聚集了11位新锐导演的新媒体电影《十一度青春》宣布启动,加盟这部电影的导演中既有大导演沈严(《中国式离婚》),著名编剧宁财神(《武林外传》),还有通过《男艺伎回忆录》获得影响力的新锐导演肖央。
 
  推出《男艺伎回忆录》之后,被网友的热情回应所激发,肖央越来越有决心做一些自我立场的表达了。
 
  (5)
 
  艺术家存在的价值在于表达,表达的立场和方式决定了艺术家的品质。一些不能释怀的冲动,决定了艺术家的敏锐度和底色。
 
  肖央和王太利在表达的冲动上,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蓄水池,他们太需要表达这一代的怕和爱,太需要将自己充满追求的失败感释放出去,才能缓解艺术家的压抑感。
 
  肖央还不到30,能获得“活王”的印象,他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咸,自然深有体味。
 
  为了拍摄该部作品,他拉上“老王”,然后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因为超出预算,他不得不四处借钱完成这个作品。
 
  即便如此,片中只有一个专业的年轻女演员,其它都是业余的,最后连他常去吃饭的饺子馆老板娘都参演了这部作品。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42分钟的短片,一推出就引爆网络。第一天30万点击率,第二天70万点击率,以后每天保持80万点击率的增长,最后的观影人数接近1000万人次。
 
  没有任何宣传,70万的制作成本,要知道,同年院线上映的最叫座的国产电影《让子弹飞》的观影人次也不过1754万。
 
  《老男孩》一经推出,好评不断,被描述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其实不仅仅是对70、80后的青春祭奠,在市场逻辑下打拼过来的人,谁不在激烈的竞争中怀疑过自己,坚持过自己。为了追逐梦想,很多人都不得不让青春在带刀的世界里被割的万紫千红!
 
  写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样品质句子,集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于一身的高晓松出生于69年,在听到《老男孩》后,说自己被感动的痛哭流涕。
 
  肖央事后说,拍完老男孩后,自己晚上就再也不做噩梦了,内心归于平静。
 
  艺术家,往往是压抑的,只有将压抑的东西释放出来的作品,才更能承载我们的爱与哀愁。那份痛苦的愁绪,已经进入影像深处,进入歌曲深处,进入时代深处,长久的陪伴这个世界苦苦打拼的追梦人。
 
  拍《老男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声誉,筷子兄弟组合横空出世。放到现在,他们都是顶级网红,让他们去带货,恐怕近日特别红的李佳琪也会自叹弗如吧。遗憾的是,在拍《老男孩》的过程中,王太利的父亲,去世了!
 
  《老男孩》还没拍完,就传出来,王太利父亲淋巴癌晚期。王太利赶紧回山东照顾父亲。后来,王太利把父亲带到北京治病,一方面北京的医疗条件好,一方面能早点拍完《老男孩》。
 
  《老男孩》拍完,肖央昼夜不停的剪辑,希望王太利父亲离世前看到儿子像样一点的作品。
 
  可惜,在片子出来的四五天前,老人就走了!
 
  王太利在电话中告诉肖央父亲去世的时候,这对兄弟都哭了。
 
  肖央非常理解王太利,理解他们的父子情,他觉得老王在照顾病重的父亲时,还配合他拍完了这场戏,心有不安。
 
  怀着对父亲特别深的感情,筷子兄弟拍出了微电影《父亲》。对肖央而言,这既是对父亲表达的爱意,也是对老王的一点补偿。
 
  片中推出的王太利词曲的《父亲》饱含深情,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献给父亲最感动的一首歌。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啦
 
  可惜,父亲没有看到长大了,有了成绩的王太利!
 
  王太利父亲是带着各种遗憾离开的这个世界。
 
  正如这个世界很多的父亲一样,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女按照自己设定的轨道,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啊。可是,对承载着表达使命的艺术家而言,生活可能早就设定了痛彻心肝的生活轨迹,我们只是不自知而已。
 
  《老男孩》拍完,筷子兄弟已经跻身主流艺术家了。突如其来的成名,让他们不得不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这都让筷子兄弟非常的不适应。
 
  肖央是艺人群体里非常有时代感的人,即便当下,他活跃在影视舞台上,依然和这个世界保持谨慎的距离,用以观察和体验这个时代,触碰自己的边界。
 
  有人曾传出来肖央子拍摄《人潮汹涌》时和刘德华耍大牌的声音,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熟悉这对组合的人,根本不相信肖央会干出这样的事情。
 
  如果是纯网红,他们可能有江湖气,甚至低俗恶俗,但他们不是。他们是凭借网络草根话语完成的艺术家式表达。今天网红林立,众声喧哗,艺术家却一直是缺席的。
 
  尽管随后,筷子兄弟被成功裹挟,开拍了院线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这是肖央集导演、编剧、演员于一身的作品。为了给电影做宣传,他们两还拍了电影预告的MV《小苹果》。随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首歌瞬间红遍大江南北,被称作史上最强神曲。
 
  5月28日,电影宣传曲《小苹果》MV和音乐一经上线,在一周内成为广泛传唱和模仿的歌曲和舞蹈,11月23日,在第42届全美音乐大奖上获“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12月3日,在MAMA亚洲音乐盛典获得“中国最受欢迎歌曲奖”。
 
  《小苹果》是神曲不假,人们更愿意将这个作品跟大妈、孩子绑定。其实,这首歌更多的是对两个老男孩痛苦的清空。
 
  筷子兄弟这对组合所表达的,一直太沉重了。
 
  《老男孩》释放了一代人对梦想情怀的集体情绪,《父亲》释放了家庭亲情的集体情绪,这些愁怨都太丰富太深刻了。
 
  他们需要快乐,需要打破这种痛苦的体验。
 
  按照筷子兄弟的描述,他们希望给国人创造一种简单的快乐,没有那么多文化的束缚,时代的束缚,他们更愿意通过这个作品表达快乐本身。
 
  《小苹果》的特征,节奏明快,轻松,我们任何文化包袱,是孩子都能迅速感知的快乐。
 
  注意,站在《小苹果》身后的筷子兄弟,其实是以表达痛苦出道的。
 
  他们两个人都很有故事,都有梦想和情怀,在追梦的路上内心的感受不断被稀释,重构,甚至被打败。
 
  越是痛苦丰富的人,越能表达简单的快乐,这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而已。
 
  有些人听后,认为这首歌曲恶俗。有人甚至在王太利微博私信,说你写这些乱七八糟的干什么,以后能不能不写了!
 
  作品有独立性,传播的过程中,可能很少有人注意他们创作的初衷和背景。所以,谁能想到,这首神曲背后,究竟有多少艺术家的泪与哀愁?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两个人成名后,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们被卷入歌手商演的生活。他们两个都有表达欲望,但还没有做好艺人生活的准备。这样,曾经给他们表达土壤的现实生活,好像突然失重了。
 
  他们通过网络微电影介入这个时代的艺术表达,相继推出了《老男孩》、《父亲》这样充满理想追求的作品。可是,神曲小苹果之后,他们在一起虽有新作,却并没有泛起多少涟漪。
 
  前几日筷子兄弟刚刚推出了一首新歌《I LOVE YOU》,给人中规中矩的感觉。
 
  米兰昆德拉说的特别好,所有的艺术都有历史性。我认为,没有脱离时代的艺术,脱离时代的表达。更进一步说,艺术家每一次进入大众中心的表达,都有深厚的时代使命。
 
  对艺术家而言,每一次被时代选中,都是特别幸运的,大浪淘沙!
 
  作者/韩立勇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菌小宝:从肠道微生态到自然生态,共筑生命平衡的健康未来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