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者看到的是报告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地方经济发展部分之各省市政策呈现和投资规划概览。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发展,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投资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从地方经济发展、央企投资布局、国家战略对接、国际环境关联四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与研判,隆重推出《“新基建”面面观:从政企参与到战略对接》。本报告向读者展示了当前国内“新基建”舆论环境与建设进度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相关政企单位落地“新基建”打开视角和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新基建”实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部署。
图1:“新基建”的演变
(制图: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图2:“新基建”的范围
(制图: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图中内容来源于国家发改委权威解读)
东部沿海地区“新基建”舆论声量普遍偏高,广东省占据首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通过对各省市关于“新基建”话题的舆论声量进行具体梳理后发现:
东部沿海地区舆论声量普遍偏高,其中尤以广东省的声量最高,显示出相关省份在推进“新基建”方面的领头羊地位以及当地强大的传媒能力;舆论声量由高到低的前十省市依次是广东、上海、湖北、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四川、陕西、重庆,也即侧面彰显这些省市在推进“新基建”方面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安徽、福建、湖南、河北、河南、山西、贵州等省市的整体舆论声量虽不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省份也均加强了在“新基建”领域的重点布局,引发一定关注。
整体来看,在舆论声量偏高的地区中,既包含了一线省市,同时,二线省份、三线省份也榜上有名,侧面反映出“新基建”建设呈现出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各省市政策初显地方特色
推进5G网络建设成共识
表1:部分省市“新基建”相关重要政策梳理

注:1.排名依据省市名称拼音首字母先后顺序;2.所列信息为3月4日以来的主要政策
除了以上,其他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均提及了“新基建”方面的内容。
表2:部分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新基建”的阐述
注:1.排名依据省市名称拼音首字母先后顺序;2.资料来自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如上,多省市提前谋划,抓紧布局,为“新基建”更好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综合来看,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为大多数省份发力的重点领域。
5G网络方面,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广东、浙江、贵州在内的多个省份均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5G基站建设如火如荼,相关应用商用化将成为今年的一大看点。人工智能方面,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安徽、福建等地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工业互联网方面,以广西为代表的多个省份纷纷制定了关于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大数据中心方面,北京、山西、贵州等地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力图开拓包括文化旅游、农业、能源等多领域在内的大数据示范应用。此外,广东、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省公布的重点项目清单还强调了城际轨道、高铁、新型信息通信等方面。
从地域特色来看,重庆市注重加强“新基建”领域的用地规划及部署;甘肃、江苏、天津等省市的政策措施有助于为“新基建”领域注入消费动能,以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广东、辽宁、山东、云南等省注重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是广东,非常注重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强调从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发力,为“新基建”建设凝魂聚力;海南省则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综合发力,制定了具体的措施;作为承担国家科创中心建设战略任务的城市,上海市聚焦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等,探寻出了符合上海特色的“新基建35条”,带动新兴产业投资。各地出台的政策倾向性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最终目的却极为一致,即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福祉。
基建占投资规模重要比例
产业布局和项目选择各有所重
表3:2020年部分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规模情况表

注:数据来源于各省市发改委官网相关报告
根据目前各省市公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规划清单,在公开的信息范围内,计划总投资金额方面,目前广东省位居首位,其次为云南和四川;2020年度计划投资方面,安徽以高位遥遥领先,其次为贵州、广东、四川、江苏。在产业领域投资方面,由于各省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的区分,也会使得产业布局和项目选择规划上有不同的侧重。
从目前公布的部分省市2020年新基建发展方向来看,5G、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成为侧重点,各省市在产业布局方面独具特色,创新转型各有偏倚。
可以预见,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省市加入,制定更加全面、细致的政策方案,以推进“新基建”更好落地。一系列方针措施,将为“新基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巨大的市场空间;从基础研发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化应用,“新基建”建设也从规划层面形成了闭环。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各省市和相关方还需注意要根据市场实际需求,适时调整战略的方向和计划,以防止出现一哄而上搞投资,甚至出现产业资本泡沫的情况。
作者/第五昭婷 李婷婷 黄薇 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