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几个特殊病例,把人吓得够呛!先是,3天前,天津有一病例,流调显示,此人与京暂无关联,周围人和环境检测阴性!这就奇了怪了!
当晚《新闻1+1》,白岩松也提出疑问:这个新增确诊病例,打破了天津连续110天无本土新增的纪录。奇怪的是,他周围的人检测都是阴性,且他没有跟北京或境外的人有过接触或交集。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天津之谜尚未揭开,昨晚,北京又传来消息:
警惕!北京出现多名患者无新发地直接接触史!
好家伙!接二连三“出事”,而且如此“诡异”,弄得人心惶惶,惴惴不安!
天降大难,火上浇油,不晓得北京疫情还要折腾多久呢!
昨晚,刚要躺下,接一电话:喂,老詹吗,天津北京连出了怪事!能否作出解释?
没得问题!不过,现在犯困,明早再说吧!
此事要作解释,其实非常简单!
一句话:流行病学调查,“患者自述”靠得住吗?
按照惯例,一旦发现病人,除收治住院外,马上就得派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患者到底是怎么被传染的!
怎么调查呢?
老詹虽未参加,完全可以想像--
流调人员会问,老张呀(小王呀),请您认真回忆回忆,最近7天(当然最好是14天),您都去过哪些地方,和哪些人有过接触呀?
仔细回忆,不要紧张,喏,先喝口水!我们只是做个常规调查,好摸清底数。好的,请您慢慢回忆吧!
于是,这位老张或者小王,便在流调人员开导下,打开记忆闸门,回想这些天来,自己到底去过哪些地方,和哪些人有过接触?
这里一边叙述,那里一边记录。
所谓流调,十有八九,就这么回事。
也只能是这么回事。
既然如此,问题来了。
其一、遗忘
假如,病人记忆力不好,忘记曾经去过的一些地方,也记不起来曾经接触过的全部人--这很有可能——那么,流调就完全可能遗漏一些重要地点和人物。
其二、隐瞒
假如,病人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暴露曾经去过哪些地方,曾经接触或者亲密接触过哪些人(因为这确实是个人隐私),他就会将这些地点和人物故意隐瞒--这也很有可能--那么,流调也就完全可能遗漏一些重要地点和人物。
流调不能完全反映病人去过的地方和接触的人物,那么,此患者感染病毒来源之“奇怪”,也就“并不奇怪”了。
就说北京吧,出现多名患者无新发地直接接触史!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前些天,四川餐厅那7位确诊者,除1人去过新发地采购外,其余6人,不也“无新发地直接接触史”吗?
存在即合理。有这样的病人存在,必有其被传染的原因!
只是,这个原因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罢了!
正因此,有个建议,今后,在介绍某位确诊病例时,最好不要用“流调显示”之类用语,改用“据本人自述”,这就可以避免因为病人“活动轨迹”的遗漏而得出“无接触史”之类的结论,替病人背锅。
尤其我们的媒体,更不要因为猎奇而加油添醋,弄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吓唬百姓!
行文至此,更觉得北京西城大爷的可爱与可贵!倘若大爷记忆力不那么好,没有回忆起6月3日曾到新发地买鱼,那么,遗漏了这一关键环节,其病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特殊案例”而单独立案,
那么,对于此番疫情迅速锁定新发地,就会增添不少困扰和麻烦。
前些天,电视上看到西城大爷即将痊愈,不知是否已经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