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综合各种信息,已经非常确定的判断:无论如何,中国人掌管的Tiktok不可能再有机会回到美国市场。
今天特朗普对中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净身”政策,不留任何余地的与中国科技产业切割。
当年美国人正是用这种方法打压日本企业,最后成功收割日本人战后数十年苦心积累的果实。
很多人骂张一鸣没有抗争,认为他跪的太快。
但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根本没有看懂张一鸣的深谋远虑。
前几天张一鸣的信中非常隐晦的解释了这一点,看懂的人却不多:
“只是多数人把这次事件问题的焦点搞错了,问题焦点根本不是CFIUS以musical.ly并购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强制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美国公司(这虽然不合理,但仍然是在法律的程序里,作为企业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别无选择),但这不是对方的目的,甚至是对方不希望看到,其真正目的是希望全面的封禁以及更多…”
张一鸣综合各种信息,已经非常确定的判断:无论如何,中国人掌管的Tiktok不可能再有机会回到美国市场。
在这种判断下,如果情绪化的采取正面对抗是没有意义的,不会让Tiktok得到任何周旋空间,只会加剧美国政界对中国科技产业整体的打压,让更多中国企业和华人受牵连。
而且张一鸣是企业家,如果直接正面对抗,导致Tiktok完全关闭,会严重损害他在投资人中的形象,那么他也不会再有机会东山再起。
所以张一鸣依然风轻云淡的说:“我们还是应该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眼前的挑战和压力。”
士兵看到的是枪眼,将军看到的是排兵布阵。
实际上,当大多数人还在讨论如何抗美的时候,张一鸣已经更进一步,开始战略大迂回。
第一,与微软展开谈判,确保Tiktok涉美部分业务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出售,哪怕被低估。如果要卖,那么卖给微软是最大的胜利,因为真正的竞争对手是Facebook和推特。
第二,不带任何怨言的全面撤离美国,寻找新的战略基地。将新的Tiktok总部搬到英国,将数据中心设在爱尔兰。
尽管英国也是美国的盟友,但是短期之内还不太可能完全复制美国的政策,周旋的空间较大。
数据中心设在爱尔兰,一是因为税低,政策友好,二是因为爱尔兰是欧盟唯一的英语国家,市场意义重大。
当大家还在关注美国的时候,张一鸣已经悄悄构建了新的防线,虽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能够保住全球化的一部分果实,有机会伺机东山再起。
张一鸣从年初调任全球业务负责人,就已经知道今天迟早会到来,虽然赶不上任正非超前几十年,但是作为一家快速崛起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超前半年就已经非常成功了。
张一鸣的自信来自于Tiktok的算法,这是Facebook多次试图复制也难以获取的核心技术。
而且这一核心技术起源于中国业务,领先竞争对手一个层级,中国的技术源头仍然在快速迭代,未来他依然有机会再次崛起。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美国市场是前线,能进则进,不能进则伺机外围,不能往枪眼上堵。
但可以遇见的是,随着特朗普推出的一系列反华政策常态化,继任者不太可能推翻,更有可能继续创新和增补。
中国企业走到今天不容易,活着才能胜利。
保存最低实力,决不可莽撞突击,更不能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挟持。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