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自然博物馆藏了300年的秘密,居然被我们“挂在墙上”了

admin2025年05月05日 04:21:25
阅读:
标签: 博物 艺术 装裱
分享:

有哪些看似低调,但一出手就“露富”的爱好?在西方发达国家,“博物学”绝对算是一项。


 
  英国王室中,以好品位著称的查尔斯王子,便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植物发烧友。他曾坦言,自己会定期与植物们对话;
 
  同为王室成员的夏洛特王后,也对植物学和园艺推崇备至,曾为温莎城堡附近增添了4000多棵树。
酷爱园艺的查尔斯王子
 
  为什么西方很多富贵阶层,都有着这样的“博物情结”呢?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从18世纪开始,博物学就已经成为西方富有阶级的消遣。到了19世界早期,这种兴趣蔚然成风,所有社会阶层都开始流行收集、研究动植物。
 
  这背后,其实是经济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只有在一个不愁温饱的社会,人们才会有闲情逸致坐下来细细玩赏一朵朱瑾、一株木棉,那毛色鲜艳、异常美丽的鸟儿们,才有机会被纳入人类猎奇的视野。
“木棉”分布于整个印度,在春季会开出惊艳的红色花朵
 
  走进发达国家的书店,会看到专门的博物专区。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父母,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博物艺术的感知力。一方面养成孩子“尊重自己与他人生命”的观念,另一方面,那些形态各异的动植物,也极大地激发着孩子的想象力。
 
  研究发现,爱好博物艺术的人,更少受到焦虑情绪困扰——把过分自我关注的眼光,从自身挪开,投射到外界去,让注意力被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吸引,在投入的“忘我”中,得到有必要的心灵放松。
 
  动植物,是一种疗愈人心的灵药。如法国大哲福柯所说:“花园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片区域,却也是全世界。”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内几家老牌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北大出版社等,感知到了大众对博物艺术的渴求,开始着力引进一批权威的博物艺术著作。
 
  其中,商务印书馆历时3年打磨的这套《可装裱的博物艺术》系列,内容详实,创意更是别出心裁,在国内刚一上市就叫好叫座,被艺术爱好者亲切称为:“挂在墙上”的博物馆。
 
  3套书 + 96幅精美装裱画 + 定制装裱画框。
 
  既是专业、好看的博物画册,更是一件彰显品位的艺术收藏品。
 
  1)来自伦敦自然博物馆的礼物!
 
  来自中国、英国、印度的300+件博物珍宝
 
  《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
 
  《可装裱的英国博物艺术》
 
  《可装裱的印度博物艺术》
 
  将分别带你畅游:
 
  一座18-19世纪中国博物艺术馆
 
  一座18-19世纪印度博物艺术馆
 
  一座300年英国博物艺术馆
 
  你会欣赏到来自香料群岛的「可可、肉豆蔻、丁香」。它们从16世纪风靡至今,承载着欧洲航海家的财富梦想,缔造了无穷无尽的,关于东方的神秘传说……
 
  还有描摹自首任英国驻加德满都公使私藏标本的珍禽——「血雉」。
 
  足不出户,也让你大肆赏玩来自中国、英国、印度的300+件馆藏珍宝。
 
  植物:晚花杨、罂粟、紫火烧兰、羯布罗香……
 
  动物:欧柳莺、红裙灯蛾、榛睡鼠……
 
  地球科学:泡沫珊瑚、棱齿龙……
 
  一次为你省下N张国际机票、博物馆门票,帮你解决没时间、没财力、没体力、没经验四大“看展难题”!
 
  2)这3套书,
 
  能让你增加哪些知识与新奇体验?
 
  《可装裱的英国博物艺术》:一套书看懂300年英国博物艺术
 
  翻开画册,你将惊叹于英国野生生物迷人的多样性:
 
  鸟、兽、昆虫、古生物、苔藓、真菌、矿物……每一幅,都是市面上罕见的博物艺术馆藏。
 
  上面这只萌态可掬的「欧亚鸲」,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花园鸟类之一。有意思的是,它红橙色的“胸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离巢2到3个月后才慢慢显现。
 
  上图的美丽的小鸟叫「庭园林莺」。每年春夏,它造访不列颠群岛,冬季则前往撒哈拉沙漠以南度过。
 
  捧起画册凑近看:画家笔下,它的羽毛根根分明,形成了深深浅浅,迷人的纹理。
 
  博物艺术家们用细腻笔触、逼真色彩,立足植物学、动物学、地球科学3大领域,为你呈上一席300年英国博物艺术的华彩盛宴。
 
  《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欧洲人眼中的神秘东方
 
  传说中,欧洲人眼中神秘的东方,是怎样的浪漫富庶之地?
 
  在《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中,你将实实在在地大开眼界。
 
  18-19世纪约翰·里夫斯父子大型收藏系列——中国,这个最具博物艺术传统的国度,这片神秘之地动物、植物与昆虫的珍稀画作,其惊人的美丽和准确,无一不令后世研究者啧啧称奇。
 
  看似熟悉的「莲」,在西方画家的笔下,却另有一种陌生化的饱满与诗意。“亚洲各地的人们以许多不同的方式使用它们,从泡茶到点缀餐盘。”
 
  这朵傲然的「山茶」,同样出自里夫斯收藏系列。它也许来自我国亚热带地区无人的山谷或森林,兀自盛放。
 
  所幸画家用这样的方式复刻了她的美丽,两个世纪后,仍是鲜妍不减,令观者久久驻足。
 
  这是一只跟随旅行商人抵达广州(或澳门)的「金刚鹦鹉」。那绯红耀眼的羽毛,似是隐约透露了它来自中南美洲的身世。
 
  其中,很多动植物图谱都是首次面世,有“中国博物画最精美范例”之誉。
 
  《可装裱的印度博物艺术》:博物学,西方富贵阶层的消遣
 
  本册收入极少人研究,甚至是鲜为人知的印度博物艺术珍品。印度不同地区壮美的植物群,色彩斑斓的兽类、鸟类和昆虫。
 
  上图所绘的「山竹」,在国内售价不菲。坚硬的紫色外壳内,是柔软清香的果肉。这一原产东南亚的物种,如今已在整个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来自尼泊尔和锡尔赫特山的「密花姜花」,有时甚至会出现在高达7000米海拔处。
 
  金黄细密的花瓣,穗状分披,画师精湛的笔法和用色,令人惊叹。
 
  「紫脸叶猴」,斯里兰卡特有物种。18世纪曾随处可见,如今因丧失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数量锐减。
 
  博物画家用绘制图谱的方式,为它们的黄金时代留下某种存证。
 
  今天再翻看这套画册,直叫人从心底感慨:这批奇异、瑰丽的物种啊,仿佛只存在于神话和梦境中。
 
  3)是彰显高雅品位的收藏品,
 
  还是一座可以“挂在墙上”的博物馆!
 
  3套书 + 96幅精美装裱画 + 定制装裱画框
 
  打开黄色的瓦楞书匣,犹如摊开历史久远的古卷宗。每个套盒内除了一套精美图书,还有32张复刻版装裱画。
 
  做一回“策展人”,将你的私人空间打造成艺术气质爆棚的自然美术馆吧。
 
  任意取出一幅挂在家中,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96张绝美装裱画,随心换。每天一张,3个月都不重样!
 
  我们还录了一个小视频教你用最简单的方式DIY,让装裱画“上桌”“上墙”,把自己的居所,变成格调满满的艺术空间!
 
  4)是适合“亲子共读”的
 
  家庭必备 美育启蒙书!
 
  它还是一套让孩子爱不释手的艺术科普书。
 
  如上文所说,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博雅教育。其中,博物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一项。有意识地唤起孩子的好奇心、去触碰大自然,了解构成世界的最真实的一草一木。
 
  毕竟,真实的世界不仅是手机、iPad与高科技,更是生命力、生命最原初的样貌,是万物与大地。
 
  供给艺术滋养,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帮他看见更大的世界。这些,是塑造其格局、让他受益一生的事。
 
  96张精美装裱画任意玩,还能同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5)伦敦自然博物馆权威出品
 
  是一套可以传家、适合送礼的精品艺术画册
 
  三套书均由伦敦自然博物馆艺术藏品等部主管编著,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引进出版。强手联合,300年珍稀博物档案,一套书全囊括!
 
  自家收藏,是可以传给孩子博物艺术厚重之作;赠送朋友,也是分量十足、创意满满。
 
 
 
  作者/君如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