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李岚:向新型主流媒体迭代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admin2025年05月05日 04:21:25
阅读:
标签: 媒体 融合 发展
分享:

现在媒体融合发展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已经进入深度融合的纵深发展阶段,也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今天(8月18日)是一个纪念日。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自此以后,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各级广电的媒体融合步伐迅速加快。
 
  目前,媒体融合已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媒体迭代取得明显成效,媒体融合取得重要突破。在现阶段所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广电独家」近日专访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所长李岚,了解她对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有何看法。
 
  据李岚透露,如今全国已有超过18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北京、福建、天津、甘肃、贵州、江西、上海、安徽、黑龙江、辽宁等多个省份已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
 
  广播电视机构媒体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十分突出,融合发展业务收入显著增加。在实际创收收入中,2019年广播电视机构融合发展业务收入647.01亿元,同比增长25.29%。
 
  她表示,在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就是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以体制机制问题为代表的深层次问题正在严重阻碍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和迭代。
 
  目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并不均衡,有的媒体可能在实现迭代或部分迭代,但还有大部分媒体无法实现迭代。所以要想体制出活力、机制增动力,还需打破在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人员建制方面的藩篱,建立一个高效的、顺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运行机制。
 
  特别是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各级广电媒体加快由传统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同时,其治理结构方面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就需要进行治理结构、运营机制方面的深化改革。
 
  李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后
 
  以下为访谈全文:
 
  ▍媒体融合进入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广电独家」:我国当前媒体融合探索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岚:媒体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推动的一项国家战略,这一国家战略目前已进入到深入推进的阶段。
 
  广电总局专门设立了媒体融合发展司,从机构职能设置上理顺媒体融合发展管理关系,各个地方广电机构也设立了相应的负责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的业务部门。为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广电总局采用综合施策的方法,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聚焦理论研究、模式探索、技术应用、项目孵化,引导支持全国创建布局完善、结构优化的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强化典型引路、项目驱动,开展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和成长项目征集和评选。
 
  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合发展进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军移动传播主阵地,提升智能化、平台化、场景化发展能力水平。各级广电媒体因地制宜,从平台升级、流程再造、体制机制优化入手,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融媒体中心,并进入常态化运行。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面,包括《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在内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5项标准规范全部发布实施,为指导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关键性、基础性技术支撑。
 
  如今,全国已有超过18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北京、福建、天津、甘肃、贵州、江西、上海、安徽、黑龙江、辽宁等多个省份已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
 
  广播电视机构媒体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十分突出,融合发展业务收入显著增加。在实际创收收入中,2019年广播电视机构融合发展业务收入647.01亿元,同比增长25.29%。
 
  「广电独家」:我国现在媒体融合处在什么阶段?存在哪些问题?
 
  李岚:现在媒体融合发展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已经进入深度融合的纵深发展阶段,也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就是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以体制机制问题为代表的深层次问题正在严重阻碍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和迭代。
 
  目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并不均衡,有的媒体可能在实现迭代或部分迭代,但还有大部分媒体无法实现迭代。所以要想体制出活力、机制增动力,还需打破在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人员建制方面的藩篱,建立一个高效的、顺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运行机制。
 
  特别是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各级广电媒体加快由传统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同时,其治理结构方面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就需要进行治理结构、运营机制方面的深化改革。
 
  「广电独家」: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李岚:目前,中央和各省市广电媒体基本都建设成形了具备各自特点的融媒体中心,但还存在需要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问题,需要整合各层级媒体融合资源,进一步打通中央、省市、县级融媒体平台建设,形成统筹协同发展机制。
 
  在媒体融合发展纵深推进过程中,涉及到各方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建立新型主流媒体,就是传统媒体迭代升级
 
  「广电独家」: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您认为加快深化改革需要着重在哪些方面发力?
 
  李岚:聚焦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深化改革,就是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总的原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
 
  在这个总原则的框架下,我认为,加快深化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一定要对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这样才能则增强传统主流媒体内生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市场机制是媒体发展的强劲引擎,是媒体改革的动力源泉。在新型主流媒体的可经营性板块,应实行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积极稳妥对资本市场开放,通过优化资本运作,促进产业并购重组、价值聚合和产业链生态建构,增强主流媒体的整体实力和引领作用。
 
  第二,强化广电内容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包括促进广电内容结构平衡发展、推动内容生产机制优化、培育内容产品融合运营能力三方面,充分激发广电内容生产潜力、压缩低质内容产量,大幅提升内容产品质量、增加优质供给,营造出更加顺畅、高效的内容供给渠道和智慧化社群化的内容产品流通空间。
 
  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强势省级台在媒体融合发展转型中越来越重视从战略层面进行生态化布局,将全媒体平台作为“新引擎”,进行“新闻+政务+服务+电商”的供给侧布局,驱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重构和协同创新。
 
  第三,深化媒体管理改革。媒体管理改革的范畴很大,其核心问题就是要真正实现媒体可经营资产转企改制或将经营类业务进行现代企业改制,建立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企业,推进媒体资源整合运营,强化新型主流媒体的造血机制。
 
  完善媒体立法,推进媒体法治,最大限度调动媒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媒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管理和依靠多种手段综合治理,释放信息技术赋予媒体的巨大的生产力,解决传统体制机制下“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状和问题。
 
  「广电独家」: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有何种意义?
 
  李岚: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就是迭代升级。在信息技术应用进化和文化传媒消费市场不断演进的同时,传统主流媒体体制机制、生产体系和服务体系日渐滞后,面临内部变革和外部竞争双重压力,传统主流媒体在传播市场的竞争优势日渐减弱,为增强主流媒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传统媒体踏上了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并向新型主流媒体迭代升级之路。
 
  「广电独家」:新型主流媒体的建成标准是什么?
 
  李岚:新型主流媒体的建成标准,就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的那样:一是看是否构建了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二是看是否建立了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三是看是否牢牢占据了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拥抱数字经济浪潮,巩固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
 
  「广电独家」: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对媒体融合进程将产生何种影响?
 
  李岚:应该说目前广电领域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它是因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催生的。这说明,在媒体融合进程中,谁掌握了新技术、用好了新技术,就等于把握住了媒体融合的先机。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VR/AR、全息投影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落地应用,带来了全新的传播体验。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积极推动媒体融合的发展,对媒体内容生产与分发模式进行重构。
 
  一是推动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传播平台。以前的传统媒体传播缺乏对象感,而如今的新型传播平台是以用户为中心,所有的技术应用包括5G、人工智能、AR、4K等都是以用户为中心而展开。
 
  所以,新型传播平台是将用户价值极大化地放大,以用户为中心开展内容生产和渠道传播,形成强大的体验供给能力、内容分发投送能力和用户聚合能力,实现用户广泛和深度连接,藉此提升其传播影响力、市场引导力。
 
  二是助力构建智慧融媒体传播体系。5G、人工智能等技术能有效带动超高清内容传播形态的优化和生产发布体系结构的升级。融合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优化内容生产,优化传播方式,将进一步推动整个生产体系的重构迭代,建设一体化资源配置、多媒体内容汇聚、共平台内容生产、多渠道内容分发、多终端精准服务、全流程智能协同的智慧节目制播体系。
 
  「广电独家」:在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问题上,您有何见解?
 
  李岚:真正的全媒体人才应该具备全媒体的思维理念,熟悉各种传播载体的传播规律、知识和技能,并可以用各种现代手段进行创造性的传播。他们政治坚定、熟悉新媒体技术、懂用户、懂运营。
 
  省属单位人才引进入户广州年龄要求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全媒体人才的培养:
 
  第一,全媒体人才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水平。政治坚定、政治敏锐度高是做好媒体工作的关键。当前社会处于意识形态活跃、矛盾复杂多变的时期,媒体间竞争激烈加剧,只有将全媒体人才的政治定力、政治敏锐性提高,才能从根本和源头上把握住舆论导向,杜绝为博眼球、关注度和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的问题。
 
  第二,培养全媒体人才强烈的用户意识和对象感。在内容生产中应以用户为中心,了解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利用各种媒介将信息以多元角度进行展示,适应用户个性化需求。
 
  第三,全媒体人才要生产高品质内容。融合发展还是需要回归到“内容为王”。传统媒体发力新媒体渠道时,要排除传统的思维模式,不能用新瓶装旧酒。全媒体人才要更加注重优质内容建设,尤其是在重大舆情事件面前,发挥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加强舆论引导。
 
  第四,全媒体人才应对新技术、新产品形态非常熟悉,应该对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机器人写作等技术熟练掌握和运用,实现多元的产品形态全息化传播。
 
  第五,全媒体人才要善于融媒体运营,要具备团队整合与协作下的一专多能。和传统媒体的传播属性不同,新媒体通过后续用户、资源的运营,可以提高传播效果,实现商业变现。如果一个媒体人只懂采编不懂运营,或者只懂运营不懂采编,那很难实现传播效果的提升。所以我们说,全媒体人才实现商业变现的运营能力是提高传播效果和增加收入的一个关键点。
 
  「广电独家」:您对2020年的媒体融合发展有何趋势预见?
 
  李岚:一方面将加快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迭代升级。到今年年底,我国全面进入数字电视时代,广播电视将进一步适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快媒体融合对数据资源的建构利用,建立互联互通的行业数据平台,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以数据优化用户服务,拥抱数字经济浪潮。
 
  另一方面,媒体融合发展将全面向移动端发力,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通过深度整合资源,主动布局短视频、网络直播、MCN等新机制、新业态;通过与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展开共赢合作,巩固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以此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协同发展的全媒体融合传播格局。
 
作者/唐弋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