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企业若没有数据,或者数据不够的情况下,那么你就要养数据。
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准备进行数据分析,但是却发现没有数据或者数据不全!例如我们很多传统零售企业中,你想进行消费者画像分析,你可能连消费者的性别数据都没有……
所以企业若没有数据,或者数据不够的情况下,那么你就要养数据。
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可能对【养数据】这个词还不太了解,我们以下看几个相关案例:
01、案例 7-Eleven便利店
711就是那个随处可见的便利店,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去他们店里面买过东西,但你们肯定忽略了一个细节:为什么收银员在结账前都要看你一眼?
先来看看7-Eleven便利店的收银键盘:
7-Eleven便利店的收银键盘图
零售收银机中都有相应的键盘,但我们发现7-Eleven的收银键盘除了传统的操作功能外,还有2排按钮可以用来记录消费者年龄段!
所以这个收银机还是一个“数据收集终端”,当店员帮你结账时,她不是简单地录入消费信息就算了,而还会观察你一下,以便通过你的外貌,来判断你的年龄段,再敲键盘上对应的键(少、中、青、壮、老)。通过每一笔消费的积累记录,就能把消费者的年龄段信息收集起来了。
所以当你在711购物时,收银员不是第一时间给你的商品扫码,而是看你一眼再敲一下收银键盘,这就是在采集数据。有了这个数据,就可以判断这个店铺消费者中,男性多,还是女性多?哪个年龄段的多?还可以结合时间维度去看,早上、中午、晚上的消费者性别比例如何?……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了。
02、案例 百丽
百丽集团是一个做鞋、包、运动服饰的一家公司,除了自己旗下的几十个品牌外,还代理了若干其它国际知名品牌。这儿讲的是百丽集团旗下百丽品牌的案例。
很多企业都会有进销存的数据,但有没有想过,其实还有一类数据也非常有用:进了你的店铺,但是没有购买的数据!
百丽作为当年传统零售时代的巨头,堪称一代鞋王,就测试过收集这样的数据。他们在鞋子的底部加装一个压力感应器,鞋子每被试穿,就会把试穿次数记录下来。这样就能发现:哪些鞋子被试穿得多?哪些被试穿得少?
得到这些试穿数据后,就可以结合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有一些鞋子被试穿次数很多,但卖得很少的情况。然后再针对这些鞋子,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购买的原因是不是价格原因?舒适感觉?……
03、案例 养数据的典范:雅昌
雅昌是一个深圳的企业,1993年成立的时候只是一个搞印刷的小作坊,而现在它被大众熟悉是因为我们的奥运会、世博会等的宣传材料是他们印刷的,而且雅昌艺术品拍卖网是国内最权威的艺术品拍卖门户网站。
它有9万多位艺术家的电子资料,1200万艺术品展览和拍卖的数据,3500多万件艺术品资料。雅昌就是一个艺术品的大数据库,世界上所有的拍卖行都必须要和它合作,因为有些艺术品只有它才有电子版的资料。
一切的一切只有一个关键词:养数据!
雅昌的老板很有养数据的意识,当年还是一个小作坊的时候,他就要求员工必须要把客户的印刷资料作为电子版本保存起来。大家可以想一想,那可是90年代,还是磁盘存储的年代,存储还是以Mb为单位而不是现在流行的Gb。
当年的磁盘
所有客户的电子数据就这样被保存起来了,据说当时他们还修了几个仓库用来存放这些磁盘(这个是实体版本的数据仓库),直到后来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他们才把所有收集的数据分门别类地归档。于是,别人没有的电子资料雅昌有,老一代艺术家作品只有雅昌有电子版……
随着雅昌自己印刷业务的增长,它收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数据就是这样被养大了。再后来雅昌顺理成章的“跨界”艺术品门户。
通过以上案例,大家应该已经对养数据有些感觉了,养数据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有以下好处:
1、可以进行深入的消费者分析,给消费者进行画像
2、有更多、更全面的数据支持,在日常经营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将会更有参考价值
3、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挖掘、相关性分析等
4、对很多互联网公司,数据是它的核心资产、核心竞争力
5、重视数据,把数据养大,养好,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
目前很多企业都要推行精细化管理,这个过程中数据将是重要的基础,但是很多传统企业的现有数据情况是不忍目睹的,各种数据缺失,各种不规范,数据源质量一塌糊涂:如会员名字叫坑爹,会员年龄100多岁,手机号1357924680……
所以养数据必须被企业的管理层和业务单位重视起来,扯皮不是理由,懒惰不是借口。如果你是数据部门,更要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控制数据质量和内容。只有把数据质量和数量提升了,企业才可以谈数据驱动,精细化管理,养数据将会决定企业未来的高度。
作者/黄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