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观点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不少人都晒出了医保卡使用受到种种限制,自己卡中的钱被迫“闲置”的心酸遭遇。
近日,国家医保局向征求医保改革的意见。这次改革,拟将单位缴存的30%不再划入医保个人账户,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此,我曾发表《这次医保改革,许多人都没有看懂》一文,提出了商榷,认为个人账户所谓“闲置浪费”,不该让民众背锅。
我坚持认为,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是个人的钱,是用人单位给员工的一种福利,不能说拿走就拿走。
这些观点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不少人都晒出了医保卡使用受到种种限制,自己卡中的钱被迫“闲置”的心酸遭遇。
比如有人吐槽,连买个口罩都不能用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因为口罩属于“医疗器械”。有更多人抱怨,在异地买药,医保卡没法刷,等等。
9月8日,《财经》杂志的一篇文章,披露了这次涉及3.3亿参保人的医保改革内幕。
原来,在改革方案讨论过程中,有专家提出“一步到位”的激进方案,即直接取消个人账户,将资金全部划入统筹基金。
最终,该激进方案未被采纳,而是选择折中的方案。即,不取消个人账户,只是公司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
看到这个细节,我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个人账户的缩水,虽然让大家不满,但其实已经算“厚道”了。倘若激进专家的意见占了上风,后果更不敢想象。
不过,即便这个折中方案,我们个人账户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2019年全国职工医保的统筹基金是10005亿元,个人账户中的单位缴纳部分约是4300亿元,约占个人账户基金的73%。
也就是说,如果这次改革方案通过,至少涉及到逾4000亿的资金。具体到个人,每人平均损失约占七成,按2019年的职工参保人数折算下来,约为1300元。
此前,对于我那篇医保改革的文章,有些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我算账算得不对,他们认为,个人账户被削,同时门诊报销提高到50%,参保人是受益的。
但是,平均每个人被划走的1300元,这笔钱,许多人一年的看点头疼脑热都用不完,结果,只换来一个“门诊报销50%”,又能有多大价值?
当然,我不否认部分人是因此受益的,但是一次改革,非得用牺牲一部分人的方式,来保障另一部分人吗?
充实个人账户和提高报销比例,显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在国家财力远高于居民财力的的背景下,医保缺钱,马上想着让民众掏腰包,这种思维模式本身就有很大问题。
某些部门和专家,似乎总是有一种偏见,认为民众有钱不花,就是“闲置浪费”。
比如,著名经济学家梁红最近表示:中国住房公积金的结余金额已经超过了养老金结余,令人吃惊。她呼吁,公积金制度到了可以退出的时候。
他们真的不知道所谓“闲置浪费”的原因是什么吗?
对此我深表怀疑。
9月6号,此次医保改革的征求意见已悄悄结束。一个攸关几亿人,涉及数千亿民众“救命钱”的改革,征求意见只给了10天。
许多人都不知道有医保改革这件事,比如有不少人坦言,看了我的文章,才知道有医保改革这件事,才知道对自己的影响这么大。
如此“征求意见”显然并不充分的。本着“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的原则,建议召开一次专门的听证会,对医保改革进行讨论。
医保改革,不能让少数几个人关起门来折腾,不能不顾民众感受强行推进。
还是那句老话,“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这才是评价一切改革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