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种求知若渴的谦逊与真诚,让孔子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从表面来看,我们都渴望在求学,工作,甚至人生的道路上,能够与良师不期而遇。但在现实中,我们遇到好为人师的人,却总是敬而远之。即便是令人景仰的圣哲,也会流露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功利。只有真正出类拔萃的人物,才会表露出“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谦逊与真诚。
正是这种求知若渴的谦逊与真诚,让孔子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思想的价值不在于发行量,而在于究竟有多少人,能在将信将疑之后,义无反顾的追随与践行。两千多年前,一个名叫董仲舒的人,以非凡的勇气,向统治者提出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时至今日,我们仍要感谢他的远见。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用他那细致入微,平淡而又隽永的思想,辉耀人类文明的天空。他用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成为了人类教育史上最璀璨的星辰。当黑暗笼罩了大地,当愚昧和无知,囚禁了人们的心灵,我们需要一片星光,来指引让我们在迷茫中启航。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教师这个行业不再光鲜。我们沉沦,我们叹息,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究竟是谁,让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日渐黯淡无光?是统治者的短视,是教育官员的昏庸,还是我们自己?放眼周遭,有那个行业没有经历过改革的阵痛?工人失去了车间,农民失去了土地,战士失去了勇气……
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失去了对事业的爱,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爱。教师朋友们,告别苏霍姆林斯基,告别往日的沉闷,试着去爱你所从事的事业,试着去爱那些看上去不那么可爱的学生。让自己从心出发,从爱出发,看一看,究竟会发生什么。
当然,如果你不爱了,不妨勇敢的离开,将三尺讲台,留给那些真正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人们。
作者/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