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大家揭晓上海浦东软件园在促进园区数字贸易发展方面的主要成果和举措规划。
9月8日,上海浦东软件园正式获得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授牌。同时获得授牌的还有中关村软件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国(南京)软件谷等12家数字服务出口基础良好、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园区。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是商务部与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推动建设的发展数字贸易平台,目标是通过建设一批数字服务出口为导向、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基地,培育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贸易发展的先行区。此次入选,是国家对上海浦东软件园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情况给予的权威认可。
基础现状
1、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浦东软件园已经形成了集成电路、移动互联、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数字文化、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等七大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衔接完整,园区产业特征清晰、技术创新活跃、人力资源优秀、服务功能完善、辐射范围广泛 、集聚效应显著。截至2019年底,上海浦东软件园共有软件企业1589家,其中入驻企业742家,从业人员45000人,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749.7亿元。
2、数字基础建设完善
结合园区产业发展和管理业务,上海浦东软件园已建成IDC数据中心、WizCloud云平台、全景协同中心、网络及基础服务、智慧园区服务等完善的设施和服务,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持续优化和升级园区数字基础设施,成为国内NB-IoT、AI技术落地的创新实践园区之一。
3、数字服务出口稳步发展
目前,园区从事数字服务的企业共约450家,出口额约61亿元人民币,从事数字服务的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5万人,院士、长江、杰青等领军人才达20余人。
园区数字服务出口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数字服务外包引领企业在园区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业务向金融科技和移动互联新领域集聚,出口方面新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和数字文化等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集聚,拥有创新活力和发展后劲;国内企业数字服务出口异军突起。
保障举措
1、平台保障
上海浦东软件园拥有28年的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运营、产业培育和联动发展经验,自主研发和建设了上海服务外包交易促进中心、浦软官方微信公众号、汇智e站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在线孵化平台、人才培训交流服务平台、汇智中小企业IT服务平台、质量保障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驱动的软件测试实训共享平台、上海浦东软件技术增值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张江软件创意设计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11个公共服务平台,有力保障园区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2、发展举措
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搭建以信息共享、项目对接、公共技术平台、人力资源、版权服务、统计研究等为核心功能的数字贸易交易促进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市场的需求实施定制化培训;搭建人力资源供应链,建立人才培训储备信息交流平台。
升级孵化服务平台:升级浦软“企业+产业投资”体系,形成“创业生态圈”,提供在线入孵、创业辅导、产品展示、市场推广等服务。
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园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业态与贸易有机融合,产业链对接创新链,培育新业态。
目标规划
1、目标
上海浦东软件园将努力实现软件园区向创新社区转变、提供服务向连接分享转变、招商引资向产业培育转变三大转变,为数字服务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努力对接海外资源,帮助企业提升发展能级,不断提高数字服务出口总金额。
未来三年,上海浦东软件园计划培育一批科创板和独角兽企业,集聚更多数字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实现数字服务相关收入稳步增加。
2、规划
凭借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上海浦东软件园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加大对传统产业赋能力度,培育数字服务新业态,促进金融服务海外合作 ,推动电商企业融入全球,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扩大产业空间规模。
作为上海市唯一入选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先行园区,上海浦东软件园将不负重任,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平台载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软件产业创新社区。
园区的高光时刻,离不开每一个园企的支持和成就。我们将采访在数字服务出口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园企,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