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庄惟敏:过多的任务导向不利于博士生的培养

admin2024年05月14日 05:48:24
阅读:
标签: 博士生 导向 过多
分享:

更好的清华,离不开更好的研究生教育。校庆106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博士生论坛将迎来第十五年。通过他们的故事与分享,或许也会对你的人生发展有所启迪。

  1.谈读博的动机
 
  「清华博士的定位不只是当老师,而要关注国家的需要。」
 
  研读间:您当年选择读博士是一种怎样的动机和心态?
 
  庄惟敏:我当年读博士,动机其实也不是特别清晰——就是感觉要把做学术这件事做到极致才对。我相信这种想法,今天的很多同学也有。在我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念博士,有人告诉我说似乎念了本科就要念硕士、念了硕士就要念博士,好像顺理成章的。其实我觉得这个不要紧,这是一个最朴素的出发点,并不是说这种想法不对、不好。
 
  更重要的是他进了博士这个门后,学校、导师能不能把他真正地引导成为一个博士。所以我并不排斥一开始,大家带有点盲目性的状态踏入到博士的圈子里。我当年也有这种不确定性,觉得并不必急于去找到自己的方向。
 
  研读间:目前流行这样一种思潮:做选择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真正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想清楚之后再做选择。但是我听完您刚才的讲述,感觉您可能并不倾向于这种引导,那么您是怎么看的呢?
 
  庄惟敏:其实我可能不太会问我的学生,你想要什么,你的定位是什么。我要问的话,可能更多地是在问你作为一个现在已经完成本科学习、研究生学习的清华大学学生,你是否知道国家以后要什么,社会以后要什么,这件事才重要,这才是我们博士生的培养方向。
 
  庄惟敏: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问同学们,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以后想做什么工作?那显然把我们博士培养的标准降低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想清楚,自己作为清华的毕业生,毕业以后真正能为国家做什么事儿。这个说法并不是冠冕堂皇,它是实实在在的:比如说,国家正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这里面涉及很多方面的需求和问题,包括我们现在的建设速度、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人们的行为、心理;以及当代的新建筑材料和传统建筑材料之间的矛盾的问题等等。如果我们的同学能够发现并致力于去研究克服这些问题,我想他们就能为国家做贡献——清华博士的定位不只是当老师,而要关注国家的需要。
 
  2.谈博士生的学术交流问题
 
  「过多的任务导向不利于激发交流的动机」
 
  研读间:目前不少博士生的学术交流可能只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甚至只跟自己的导师、课题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面比较窄,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庄惟敏:个人认为,我们一贯的教育和培养体系是「任务导向」的——由导师给博士生派任务,制定教学方案,告诉博士生从第一年到最后一年都该做什么。以任务为导向的这样一种培养计划和方式,本身就导致我们没有一个主动的、原发的、在任务之外的交流需求。换句话说就是只有我们把它变成一种任务,大家才会去交流。所有事情都以任务为导向来做,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的去完成,博士生就疲于去应付这些任务,他最后的学术成果,就是用这些任务的结论来衡量,那怎么可能激发出他的学术兴趣和交流欲望呢?
 
  研读间:您认为清华学生在学术交流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庄惟敏:目前来说,博士生的学术交流频率与质量不高,特别是跨学科间的交流不够。尽管我很高兴,能看到很多其他学科的同学报考我们建筑学院的博士,我觉得非常好。但是我希望有更多的这种交流,这种「更多」并不是说大家都要聚在一起,而是应当在方法论、基本原理和相互启发性的层面上:比如说我在这个领域苦于找不到一种新的突破方式,但我却在其它领域里找到了灵感。
 
  庄惟敏:博士生要有这样一个视野,在自然科学领域,甚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他拥有准确迅速的捕捉力,抓到一个潜在的、和自己学科相关联的、能够作为自己研究基础的理论支点。比方说建筑学的研究,可能就会找到数学的一个模型作为理论的支点。我现在觉得博士生的问题不在写论文上,关键是如何发现这些理论支点和科学问题。
 
  研读间:那您心中理想的学术交流模式是什么样的?
 
  庄惟敏:理想模式有很多种,但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同学们要有学术空间,这个学术空间不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心理和实践的空间。不要单纯的任务导向,要留有一定的真空期给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去想、去思考,才会有自己激发出来的东西。思考的过程,看似没有老师的指导,但实际上是学生自我能力塑造的最重要的过程。但是,我也知道这个要求跟现实也有矛盾:博士生时间紧迫,大家觉得非常苦,我念博士的时候也是这样。
 
  3.谈博论的改善空间
 
  「要融合社会资源,强化『辩论』属性」
 
  研读间:实际上,有些同学可能把博士生论坛作为一种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参加不行,必须得参加。您认为博士生论坛在清华博士生的学术交流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
 
  庄惟敏:学校规定我们建筑学院的博士生毕业答辩前要发4篇论文,博士生论坛也占其中一篇,多少都对同学有吸引力。但我觉得参与博士生论坛绝非完成一个任务而已,应该把它做成一个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窗口。我理想中的博士生论坛,最好把重要的科研机构、协会、各部委的人都请来,用人单位、科研单位也参加,让博士生在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同学们才有一种目标感、荣誉感。
 
  庄惟敏: 我认为博论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拿建筑学院来讲,我们的学生其实原本都不大在意自己的学术表达能力,但论坛就是要你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交流。交流有两个层面,第一是通过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陈述,让人家知道了解你的工作与成果;第二就是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个人其实认为前者更加重要,如何把你的学术观点和成果顺畅地、逻辑地、简洁地表达出来。作为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你是在用别人的钱来成就自己的作品,一定要让对方接受你的理念。所以表达在我们的职业生涯里面就很重要。
 
  研读间:您对提升博士生论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方面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庄惟敏:博士生论坛的形式我觉得还可以再做改进。比方说可以拿出某个专题来供大家讨论,这个专题要带有一种综合性、普遍性:像「智慧城市」,它融合了环境、建筑、地球物理、交通等不同学科,这些不同专业的博士生在智慧城市这个大方向下找一个共同的课题去探讨去辩论,这就相当有意思了。而不是每一个人选择一个论题在台上讲——你会发现你的题目讲完了,跟其他人的题目没有任何关系,下面的人可能也不爱听,没有共鸣,这就失去了博论的意义。
 
  庄惟敏:如果在综合性的话题下还能设置几个分论坛,圈定一些经过浓缩的小课题,可以指定几个相关领域的同学展开辩论与交锋,导师也可以参与点评,当裁判。把博士生论坛变成博士生辩论,我觉得就更好了。
 
  4.谈如何推进学科交叉研究
 
  「导师要比学生更勤于学术交流」
 
  研读间:基于您的研究方向,能不能向我们举一些学科交叉的案例?
 
  庄惟敏:建筑系的博士生有很多跨学科的研究,数学、心理学、经济学、物理学都有,甚至还包括文学、电影。比如说我们研究新农村,大家可能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改改面貌,用桔杆、土坯往墙上一砌、一刷就完了,不是的。农村现在是很复杂的:由于劳动力的输出,农村空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留守老人、孩子、妇女的问题层出不穷。就拿房子来说,农村有那么多闲置的房子,那么哪些房子可以留下来开农家乐,吸引旅游观光?哪些房子可以拿出来吸引农村新移民,吸引劳动力?这不光是建筑学的问题了,跟社会学、经济学、大数据都有关系。
 
  研读间:您觉得从导师层面,或者从学校机制的层面上,如何引导博士生培养交叉学科思维?
 
  庄惟敏:其实现在学校、科研院、包括学院层面也都在做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我觉得学生们在交叉学科方面交流的少,其实跟老师之间缺少交流有关。像我们建筑学院,跟相近的学科间交流倒是挺频繁的,但跟更远一些的学科,就可能只是因为某些必需才会去沟通。
 
  如果导师层面的学术交流能够更多点,让老师之间相互了解,接着引起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促进,从而发现新的研究结合点,是非常好的一种学术研究模式。

 
  来源/清华研读间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湖南电气职院师生赴英雄航天员汤洪波家中观看“神舟十七号”返航着陆

  • 拼多多跨界微短剧,能演好这出戏吗?

  • 湖南水电职院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 国产数据库实践:亚信安慧AntDB在DTC 2024展示创新实力

  • 583硬派家族+SUPER9跑车,方程豹产品矩阵献礼比亚迪30周年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