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iktok事件到真人电影《花木兰》:文化输出的权力游戏

admin2025年05月05日 23:35:37
阅读:
标签: 电影 误读 文化 美国
分享:

符号能够把复杂信息简单化便于传递,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理解。而谁来选择则是明显的权力问题,无论是大众对小众、上层对下层还是经济发达对欠发达地区的行权。

 
  犹记得此前迪士尼官宣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女主为“神仙姐姐”刘亦菲时,社交网络上充满了中国网友们“迪士尼首位中国公主”、“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的兴奋言论。经历了疫情的一波三折,本月该片终于迎来国内院线公映,围观群众却纷纷傻眼。福建土楼、夸张的额黄妆、媒婆屋门上平仄不分语意重复的对联、宫殿里奇怪服造和举止的后妃、使用幻术的女巫、为家族荣誉而战的信仰、木兰的超能力和守护灵兽凤凰……这一通杂糅乱炖显得十分猎奇,不少媒体评论该片为文化误读的样本,甚至对其的批评上了热搜话题。
(《花木兰》海报)
 
  《花木兰》不是外国导演首次拍摄中国故事,80年代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曾获奥斯卡金像奖;不是西方电影中首次出现中国主题元素和主角,十年前派拉蒙出品的《功夫熊猫》是很多人的合家欢记忆;也不是好莱坞首次启用全亚裔主演阵容,吴恬敏、杨紫琼等主演的《摘金奇缘》在北美票房口碑双收。但为何引起如此的关注?既与《木兰辞》文本及演员个人的国民度有关,也与近年来信息化社会及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文化影响力重要性凸显有关。
(《末代皇帝》海报)
 
  文化的民族性
 
  何为文化?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
 
  《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的。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通过使用八种文明的范式来分析世界,包括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可能存在的)。由于地理和历史因素,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拥有的文学艺术遗产自然都是不一样的,正是与“他者”的对照,让我们确立自身形成民族文化认同。
 
  英国有《哈利波特》《霍比特人》《魔戒》为代表的奇幻文学和《神探夏洛克》体现的“绅士文化”,日本有《哆啦A梦》《灌篮高手》《火影忍者》《海贼王》等为代表的体现成长和热血的二次元动漫和“寿司之神”这样的“匠人文化”,韩国有《蓝色生死恋》《大长今》为代表的韩剧和BTS、blackpink等风靡欧美亚的kpop“爱豆文化”,中国有早年间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参演和《卧虎藏龙》《十面埋伏》为代表的中国功夫电影和“侠义文化”,也有近年来youtube上火爆的李子柒古典田园生活场景和“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延禧攻略》《陈情令》等远销海外成为文化输出代表的“国风文化”。
 
  文化的权力属性
 
  《周易·贲卦》中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注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说文》释“化,教行也。从匕从人。” 圣人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显示了古代文化的阶级属性和权力属性。
 
  即使是现代日常生活中,文化的阶级和权力属性也无处不在。“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男权文化,《三十而已》里富太太聚会时一水爱马仕包包彰显身份的奢侈品文化,前不久微博上被年轻职场人举报的服从性测试的酒桌文化……
 
  文化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中提及 “文化是包含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符号能够把复杂信息简单化便于传递,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理解。而谁来选择则是明显的权力问题,无论是大众对小众、上层对下层还是经济发达对欠发达地区的行权。
 
  作为多民族多种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移民国家和具有全世界最发达的电影产业体系的美国,既将漫威宇宙系列、星球大战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美国故事向全世界传播,也十分顺手地进行文化挪用把世界各地文化素材重新建构后反向输出。除了《花木兰》,改编自阿拉伯寓言故事《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丁》,讲述苏格兰民族英雄的《勇敢的心》,借鉴日本动画《森林大帝》的《狮子王》,以任天堂游戏宝可梦衍生出的《大侦探皮卡丘》,展现法国饮食文化的《美食总动员》,以印度男孩和孟加拉虎为主角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来自世界各地各族裔的文艺创作人才、高度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和内容生产方的强集中度使得美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占据领先地位,2019年全球电影票房前十名中9部为好莱坞出品。其中,迪士尼旗下电影2019年总票房突破100亿美元(不包括21世纪福斯)。
 
  此外,美国有着当今全球最流行的社交媒体软件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不剔重的情况下以上三者月活用户数量共计超过35亿),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和视频网站Youtube,因此牢牢把控住了全球互联网的舆论引导权。
 
  无意与有意的文化误读
 
  中国比较文学家乐黛云在《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的序言中写道,“人们在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只能按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
 
  由于地缘、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缺失或语言差异造成的转换困难词不达意、自身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局限产生的预设、刻板印象(比如亚裔面孔都是单眼皮小眼睛吊起来)等众多因素,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误读在所难免。
 
  有些误读可能是无意的,如马可波罗游记里遍地黄金的古代中国、2015年中国:“镜花水月”主题的met gala(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上各路西方明星对中国风的误解装扮、许多国际大牌化妆品和箱包难以理解的中国风新年/七夕限定款。而有些误读则是有意的,美剧《24小时》里的“中国威胁论”、 2018年D&G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充满刻板印象和傲慢姿态的“起筷吃饭”广告、正在拍摄中的漫威电影《尚气》由梁朝伟扮演的角色“满大人”(清末由英国作家创作出的一个极具辱华意味的人物形象“黄祸论”代表人物傅满洲)。与其说是误读,不如说是特意对他者文化的重新书写和建构以达到自身的某种目的。
(Irregular Choice花木兰系列限量款鞋)
 
  文化的本质:意识形态和话语权之争
 
  著名文学理论家萨义德在《东方学》中谈到东西方文化关系,东方有助于欧洲(西方)将自己界定为与东方相对照的形象、观念、人性和经验。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描述并不客观,是凭空想象甚至存在妖魔化的,西方是先进、民主、文明、理性的,东方是落后、专制、野蛮、愚昧的。近代殖民历史上的强势地位也造就了欧美的文化优越感和西方中心论的文化霸权主义。即使到了和平年代的今天,小到粉圈里的追星鄙视链(如一些欧美粉看不起日韩粉看不起内地粉),大到美国总统禁止tiktok美国业务强制要求“卖身”美国企业。Tiktok不仅是一个短视频娱乐app,也是去中心化进行舆论传播的社交媒体,当一个中国人掌握核心技术和数据的内容app成功出海获得大量非华人用户,就有可能推荐给世界更多未经筛选过滤扭曲的真实中国影像,发出更多真实的中国声音。文化输出的本质说到底是意识形态和话语权之争。
 
  从《雪花秘扇》《长城》《巨齿鲨》等中美合拍片到好莱坞电影中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巩俐、章子怡、甄子丹、李冰冰、刘亦菲、吴亦凡等不断新增的中国明星面孔,是和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提高有关,但粉丝也不必急于有被肯定感。或许并非出于文化交流融合及认同,更多只是好莱坞电影产业扩张的商业策略,在最有“钱”途的市场里选择最吸晶(金)的演员。据统计公司Comscore数据,2019年全球电影票房为425亿美元。而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为642.66亿元人民币,折合约94亿美元,占全球票房的20%以上,是美国之外的全球第二大票仓。如马克思在《路易。巴拿马的雾月十八日》中所说,“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与其期待在好莱坞的文化书写中看到不被误读的中国,不如加大投入重视文化人才和产业升级,主动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挖掘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作者/ 索非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