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秘书长夫人的说法,是因为秘书长不够资格吃“常委级小灶”,所以,书记给了他一记耳光,让他长长记性!
市委书记张战伟,一记耳光打得响,这一记耳光,注定会在网络传播史上
留下一页。
书记为啥要给市政府秘书长一记耳光?
此事说法甚多。
按照秘书长夫人的说法,是因为秘书长不够资格吃“常委级小灶”,所以,书记给了他一记耳光,让他长长记性!
这个说法,成为人们议论纷纷且愤愤不平的依据,一个书记,犯得着因为别人吃了不该吃的小灶就发这么大火吗?
网上不少评论,亦以此为论据,铺陈展开,认为这个书记太没有肚量,太小题大作、太霸道了!秘书长夫人这一说法,老詹一直心存怀疑。
因为,事情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离谱,漏洞太大了。
漏洞之一:太荒唐。
书记对市政府秘书长,肯定是认识的。
(哪有一个城市书记不认识政府秘书长的?)
既然认识,却又突然像不认识一般,质问秘书长,你是谁,为何在此吃饭?
岂非太荒唐了么?
漏洞之二:太突然。
秘书长到小灶吃饭,显然并非一日两日,书记看到并知道秘书长在此用餐,亦非一日两日,怎么那天就像刚刚发现一样,质问起秘书长来,岂非太突然了么?
漏洞之三:太过分。
书记即使第一次发现秘书长在此吃饭,觉得不应当,“德不配位”,那么,提醒提醒即可,
雷公不打吃饭人嘛,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常理,书记能不明白?
然而他却大光其火,打了秘书长一耳光,岂非太过分了么?
正因为有此三个漏洞,所以,老詹行文评论,有意回避此事,只是强调,对于地方和单位的一把手,应该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否则,无法无天,为所欲为,一些觉悟低、品行差而又无自制力的一把手,便会什么荒唐事情都干得出来!
时至今日,书记打耳光,新闻已经曝光好几天了,河南据说也已派出工作组,调查此事,但是,喜欢看热闹爱打听的民众们,总希望早点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否则心有不安,甚至,睡不着觉。
今天清晨,有朋友传来一篇知情者文章,稍稍披露了幕后故事,虽然未经证实,但是,朋友姑妄言之,各位姑妄听之,
老詹亦在此姑妄论之吧。
(严正声明:一切以调查组的正式结论为准)。
从朋友传来的故事看,书记之打秘书长耳光,铁板钉钉,确有其事!
但是,为什么要打呢?
背后的原因,显然并非“不该吃小灶”那样简单了。
这里,得交待两个重要背景。
背景一、书记年纪已大。
书记虽然在河南省纪委干了二十多年,但是,1963年出生的他,已经超过五十七岁,任期将满,就要换届,当然,也就不可能继续在济源担任市委书记了。
背景二、市长年纪较轻。
济源市长,1970年生人,满打满算,也才刚刚知天命。
仕途空间很大,可能接任书记。
知晓这两个背景,后面的事情,就有了比较合乎逻辑的想像空间。
有意思的是,被打耳光这位秘书长,比市长还小一岁,作为市长大秘,市政府的大管家,如何在书记与市长之间周旋,处理好二者关系,那是非常考验秘书长水平的!
据说--当然只是据说——这位秘书长,平时就有点不大买书记的账,或者说,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书记的小小不敬。
书记因市政府的一块电子屏而有所不满,吩咐秘书长调整而秘书长久拖未办,书记很生气,曾提议罢免,未果。
至于那天发生在小灶那一耳光,据目击者说,并非书记突然发火,而是,二人之前曾有争执,言语不合,书记气愤不已,这才按捺不住,一个大耳刮子,搧了过去!
这样解释,相对比较合理。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秘书长曾反驳书记曰, “就兴你腐败不兴我腐败!”
此话成为导火索,将书记彻底激怒,那惊天动地的一耳光,也就在秘书长耳畔响起!
此说是否确实,调查组自会定论。
甭管咋说,我估计,此事发生以后,只要冷静下来,当事者各位,没有不后悔的,真真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哪!
市委书记,没有给自己人生画上一个相对完美的句号,甚至,连有可能“到省里工作”的可能,也已经100%不可能。
秘书长,虽然是此事苦主,挨了那么憋屈的一巴掌,但是,倘若当时忍住,没有激起这惊天动地一耳光,他不就可以平平安安跟随现任市长——将来(有可能的)书记当大秘吗?
市委秘书长,必然进常委,那时,岂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堂堂正正吃小灶了吗?
秘书长夫人,倘若不把这事捅到互联网上,形成这么大一个舆论热点,你那老公,不也就不会成为舆论焦点,面临命运的又一次转折了吗?
至于秘书长所服务的那位领导,此番市里闹出这么大一场风波,省里派来工作组,顺理成章的事情,会否横生枝节,发生变故呢?
那也是自己左右不了,谁也说不清楚的事情呀!
唉,小小一记耳光,打出人生百态,没想到背后却有这么多文章,让人不由发出一声感叹,世事难料,实在变化莫测哪!
作者/詹国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