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影视剧,总把记者拍得那么傻逼?

admin2025年05月01日 12:34:45
阅读:
标签:
分享:

连陈岩石的老伴都参与到侦破工作中了,记者的形象却只在第六集里出现了一会,并且,在媒体人看来,这样的亮相甚至可以用弱智来形容。

  《人民的名义》号称是要成为一部“当下中国社会的清明上河图”,人物百态,勾连现实,连郑州社保局的蹲跪式窗口都跟着火了。
 
  懒政区长孙连城一句“不听咱们的就让他们订报任务完不成”梗,让报纸媒体人有一种不可描述的羞羞感。有评论说这个细节直击纸媒发行敏感部位,你触碰了我,还一笑而过……周梅森对传媒圈太洞察了!
 
  果真是洞察吗?恐怕未必。
 
  纵观《人民的名义》全剧,除了订报这段打了一下媒体的麻筋儿,在剧情推动上基本没有媒体记者什么事儿,连陈岩石的老伴都参与到侦破工作中了,记者的形象却只在第六集里出现了一会,并且,在媒体人看来,这样的亮相甚至可以用弱智来形容。
 
  第六集里,李达康召开关于116事件的新闻发布会。达康书记主角光环,慷慨陈词有没有,滔滔不绝有木有。我们再看看记者的情况。
 
  前前后后,一共站起来三个记者。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肿么看拆出一个新中国?”
 
  第二个是:“肿么看公平与正义?”
 
  第三个竟然又是:“肿么看拆出一个新中国?”

  一个影响波及全球的公共安全事件的新闻发布会,没有人问大火到底是如何点着的,没有人问假警察是谁找来的,没有人问到底人员伤亡情况如何,记者起来也没有自报家门,就这么问了三个愚蠢无脑的问题?
 
  这哪里是记者提问,这是达康书记的专场命题演讲啊,就差再问一句您怎么看祖国母亲了。怪不得达康书记听到问题以后露出了蜜汁笑容。
 
  所以,周梅森老师还有导演李路老师,你们真的不是来黑媒体的吗?
 
  事实上,在国产影视剧里,记者形象这么弱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凡是记者出现的群戏,基本都是没头没脑、智商低下,毫无职业素养,屁大点的事儿就蜂拥而上,问的问题还愚蠢无比。电视台记者就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作亢奋状,报社记者就拿着小本本狂记还若有所思状,试问哪个真正的媒体人是这个揍性?尴尬症都犯了好不好。
 
  《欢乐颂》有一集,是说安迪(刘涛)对手下刘思明的工作要求太高导致其昏迷。第二天一群记者包围公司,并且,“消息已经见报了”……
 
  我看到这个就蒙圈了,哪个记者会这么蛋疼,把中层员工的昏迷当成是大新闻来报的;头天夜里发生的事,第二天竟然就见报了?
 
  赶上记者是主角的,就更尴尬了,主角光环,高大上精英范儿,一身职业装动不动就目光深邃要搞个大新闻。好吧你看出来了,说的不是别人,是姚晨。
 
  我问了身边几个记者朋友,《搜索》到底有多假?他们的反应是,我靠,难道还要让我再回忆一下吗?
 
  唯一一个对《搜索》作出好评的媒体人是柴静,柴女士在为电影站台的时候说,“姚晨在《搜索》里演的女记者确实很像自己~~”
 
  再来欣赏一下姚晨一脸深邃的无知。
 
  需要说明的是:那一年,柴静被董路骂的狗血淋头,直指采访全靠演,“柴静做新闻和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少了一本《论语》。”
 
  去年,少见的一部以媒体记者转型为主题的电视剧上映,《女不强大天不容》这个名字起的就很像个雷人剧,编剧六六和主演海清据说都在媒体实习了好几个月。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部分情节的真实,不能代表整体的真实,看到海清扮演的副刊编辑被紧急召回报社,在两三名上级领导的见证下被任命为社长的桥段,媒体人基本就都无语了。体验三个月就能造出一部41集的剧,要么是编剧太敢写了,要么是编剧门槛太低了。
 
  至于那部宋丹丹主演的《李春天的春天》就更是外焦里嫩了。白云老师演了一个报社编辑加汽车杂志主编的角色,但是社会新闻人物专访深度调查财经报道情感倾诉全都一人搞定,天天不上班也没人管,都2011年了,传稿竟然还要用打印纸,不知道宋丹丹老师对媒体的了解是不是都来自赵本山的灌输。
 
  再说几部老的。电视剧《忠诚》里,女记者公开质问市委书记,在报上刊登揭其老底的文章;《惊涛骇浪》里,又是一女记者灵机一动,抓起电话就要求电视台领导直播个什么片子,那头领导就还就答应了,网络直播也不能这么随意吧;《英雄无悔》里,年轻的公安局长被几个保安诬陷,一大帮记者追在屁股后面问这拍啊……
 
  联想到电影《聚焦》,再对比一下我们的广场舞大妈采访风……不说了,心都碎了。
 
  到底是他们不想好好拍,还是他们压根拍不好?
 
  《纸牌屋》中,女记者佐伊是重要角色
 
  各行各业都有脸谱化的一面,每个行业在外人看来都会有些刻板印象。但是像记者这种被拍得荒腔走板离题万里的,恐怕还真是少见。所有记者,无论是调查记者、社会新闻记者还是行业记者,拍出来都跟早期港片里的娱记一样没头没脑。问题是现在娱记也升级了好不好,卓伟要是也那样,能拍到白百何吗?
 
  扯淡是第一位的,真实是最末位的。在编剧和导演的眼里,记者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拿出来用的符号,为了剧情,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有时候想想,也真被中国影视剧这种胡编乱造的精神感动了。
 
  记者们真正面临的新闻现实,公共事件的线索挖掘,隐秘江湖的犯险调查,多少公众不知道的新闻都是记者曝光的,像《刺死辱母者》这样的新闻,岂是电视里那群无脑人群能做的?而像《人民》剧里动用老太太来破案调查,记者只安排提愚蠢问题的,就真是无比滑稽了。
 
  至于记者这个群体需要应对的业务困境,媒体转型的种种无奈和艰难,这些真正现实层面的问题,没有导演会愿意去表现,也根本没有能力表现。
 
  国产影视剧里的记者形象,导演拍不真实,也不敢拍真实,这么说,你同意吗?

 
 
  作者/磊子   来源/蓝媒汇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