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一位来自盛唐的治黄英雄

admin2025年05月03日 23:59:34
阅读:
标签: 柳毅 柳华熊 柳卫 黄河
分享:

柳毅,卫辉市庞寨乡柳卫村人。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黄河泛滥,柳毅在抢险救灾中以身殉职。——出自《汲郡志》


  
  滔滔黄河,绵延恒古,不仅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也造福了炎黄子孙。但是,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著名的“地上悬河”,有史以来,黄河也几度泛滥,祸及百姓。古往今来,为保护黄河安澜,从古代的大禹治水,到如今的黄河生态保护,华夏儿女一代又一代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成为黄河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要说的就是一位唐朝的治黄英雄,他叫柳毅,让我们透过古书文献,拨开云雾,还原一幅真实的柳毅治黄画卷吧。
 
  一
 
  说到柳毅,就不得不先说说《柳毅传》和《柳毅传书》。唐高宗年间,柳毅因因治理黄河以身堵口壮烈牺牲后,不仅感动了黄河沿岸的百姓,也传入了唐王的耳内。唐王感动之余下旨:在柳毅的工作地和家乡修建柳毅庙,并号召全国官员向他学习。于是,柳毅的名气一下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广为传播。
 
  最早,唐朝小说家李朝威把柳毅的事迹写成了《柳毅传》。对于古代的文化鼎盛有这样一个说法--唐诗宋词元曲。到了元代,元曲达到了兴盛的巅峰,元代曲作家尚仲贤根据《柳毅传》和《柳毅传书》的故事梗概,用神话的笔触,将黄河故事搬到了洞庭湖,用《龙女托书》《传书洞庭》《骨肉相聚》《义重情深》等篇章,生动传神地将柳毅重情重义侠骨柔情的形象推向了舞台,于是,《柳毅传书》再度推向全国,神话的柳毅一时沸满盈天,真实版的柳毅治黄故事反而显得微弱无力,不温不火。
 
  二
 
  品味《汲郡志》和《汲县志》以及《道清铁路指南》等历史文献,结合卫辉市庞寨乡柳卫村内柳毅庙碑刻,凝视着卫辉市人民政府立下的“柳毅故里”石碑,看着庙内一件件文物和碑文,倾听者村内老人的深情回忆,一个真实的柳毅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据《汲郡志》记载:唐朝时期,柳卫村(当时叫柳园口村)有一位年近40的汉子,名叫柳华熊(柳毅的父亲),字老公。他有文化,读过一些医书,闲时到野外挖草药,免费为缺医少药的村民治病,不论风吹雨打,还是冰天雪地,他都随叫随到。时间长了,村民实在过意不去,有的送几斤粮食,有的送几把青菜,怕他不收,放下就走。后来,有人和他闲谈:“老柳呀,你看咱村不少人家庭困难,十几岁的孩子也上不起学堂,你要有空就教孩子认几个字吧,别祖祖辈辈都当‘睁眼瞎’。”柳华熊想了想说:“也中,我也识字不多,不过,总比让孩子一字不识好吧。”于是,有人腾出两间破房,找几块破木板搭个书桌,就算开学了。每遇下雨天,柳夫人就留学生吃饭,村民刚客气几句,柳夫人就急了:“家中的粮、菜,大伙儿送的还少吗?让孩子吃顿饭,有啥?”村民一看,不能再说啥了,只好作罢。
 
  可以说,柳华熊是柳位村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村医和教师。
 
  光阴荏苒,年过不惑的柳华熊仍然膝下无子。几位村中的长者多次到寺院焚香祷告:“佛祖呀,柳华熊是个大好人,求您大发慈悲,让他早日得子吧,俺代表全村给您磕头了。”每天坚持如此,但是没有人告诉柳华熊。
 
  公元634年,即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二,柳夫人终于喜添贵子,有细心的妇女拿来秤称了一下,刚好九斤。全村人奔走相告,如同过节一样热闹和喜庆,柳家门庭若市,贺喜者挤满了小屋。柳华熊连连说道:“谢谢!谢谢!托大伙儿的福,全喜!全喜!”有人就说:“这孩子,干脆就叫全喜吧。”也有人说:“叫九斤也中。”初为人父、晚年得子的柳华熊哈哈笑着:“都中,都中。”
 
  公元659年,为了修缮华严寺,朝廷派洛阳白马寺慧清长老(俗名鲁承)来到柳园口村监督施工,吃住都在柳华熊家里。整整一年多的朝夕相处,得道高僧的良好修养和渊博的学识,深深感染了柳华熊,他就让全喜拜师在鲁承门下。鲁承本来也十分喜爱这个懂事的孩子,就欣然答应了。鲁承见全喜聪颖懂事,办事和读书很有毅力,就建议他将名字改为“柳毅”,柳华熊连连称好。
 
  公元664年,即唐高宗李治麟甲子年,柳毅赴京应试,在乘船去西京的途中,结识了卢秀英。卢秀英是当时范县县长卢浩之女,她是到洛阳去看望舅舅郑明远的。二人的交谈十分投机,彼此第一印象很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船行至武陟与沁阳交汇处的孟津河时,狂风骤起,小船在河面上颠簸,险象环生。柳毅一边让人们不要惊慌、不要随意走动,一边让船夫减速。但终因风浪太大,小船还是翻了。柳毅组织个别会水性的人奋不顾身地救出了卢氏和其他人。直到数日后为卢氏看好病,安抚好她,柳毅才依依惜别。可柳毅已经耽误了考期。后来,因二人感情深厚,柳毅又是卢氏的救命恩人,且相貌堂堂,谈吐不俗,虽几经周折,卢浩最终认可了这门亲事。成就了这段封建社会第一例无媒婚姻。
 
  三
 
  公元674年,即唐高宗上元甲戌年,黄河又一次加固重修,急需治理黄河的有识之士。推荐人才的任务就落在了里正身上。里正是什么意思?唐朝时期,以一百户为一里,每五里为一乡,里正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主任。此时,柳毅被里正推荐为治河官员。为什么推荐柳毅?虽然柳毅没有考取功名,但是有文化。柳毅办事认真,与人为善,颇有其父柳华熊之风。加之柳毅不顾生死,勇救卢秀英的感人事迹。可以说,柳毅的人格品牌绝对是响当当的。
 
  走马上任后,柳毅的满腔激情再次爆发,洪水过后,百姓流离失所,房倒屋塌,良田被毁的悲惨画面不时撞击他的脑海。他集思广益,查看地形,夙夜在公,甚至过家门而不入。他采用疏导的办法,及时调整水道,帮扶贫苦家庭,带领大伙儿日夜奋战在大堤一线,出色完成了任务。因其表现突出,汴州巡抚提升他为水利都监,管辖东明县至孟津县数百里河段,沿河群众无不敬仰他。
 
  公元676年,即唐高宗仪凤元年的夏天,老天连降大雨,黄河暴涨。柳毅巡查到南华县(今山东省东明县庄寨乡)附近时,细心的柳毅观察到河堤经过洪水长期浸泡,随时有渗漏的危险,他马上召集河工,并紧急动员附近民工上百人抢险。可是天公似乎与人做对。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急,风声雨声,和着黄河的浪涛声,一阵阵揪人心魄。
 
  民工们顶风冒雨,踩着脚下的泥泞,抬着数百斤的沙包,一个个气喘吁吁,弄成了泥人。柳毅一边指挥,时而拉一把民工,满脸的泥水也顾不上抹掉。突然,有人发现一处漏斗旋涡,旋涡越来越大,倾斜的河水撞击着大堤,似乎整个河堤都在颤动,惊呆的民工个个手足无措,心急如焚,浑身瑟瑟发抖。危险一触即发,说时迟,那时快,柳毅扭身抱起身边做饭的大铁锅,一跃跳入水中,同时高声呼喊:“快,快向我扔麻包,石头!”惊魂未定的百姓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柳毅头顶的大黑锅随着巨大的旋涡消失河底,人们自发地沿河奔跑呼唤:“柳毅!柳毅!你在哪?”滑倒了,再爬起来,三里,五里……人们只是偶尔看见了铁锅的边沿时隐时现,却再也见不到柳毅的影子。
 
  半晌功夫,风停了,雨渐渐小了,肆虐的河水象狂奔后的野马一样,渐渐恢复了平静,险情排除了,柳毅却再也上不来了。人们呼天喊地,悲痛欲绝,齐刷刷跪倒在河堤的泥水之中,纷纷为柳毅祈祷。黄河悠悠,呜咽悲鸣,大家泪眼朦胧,哭喊震天,悲壮的一幕令天地动容。
 
  柳毅用血肉之躯保护了村民的家园和田地,他和黄河一样化作了永恒。
 
  四
 
  柳毅奋不顾身以身堵口的悲壮事迹口口相传,层层上报,也惊动了唐王,感动了唐王。唐高宗下旨:按照朝廷吏治规定,敕封柳毅为“河神”和“大王”称号。(按照当时规定,一等功官吏为大王,二等功官吏为将军),号令全国官吏向柳毅学习。并在柳毅出生地和工作地修建柳毅庙,让后人世世代代纪念他。同时,敕封柳毅夫人卢秀英为“靖国夫人”,享受终身俸禄。
 
  当时,作为柳毅的出生地--柳卫,那时叫柳园口,就改名为柳毅屯。如今的“柳卫”村名,是后人觉得柳毅是大好人,烧香礼拜非常经验,多次让本村和村民化险为夷,于是又将柳毅屯改为柳卫村,意思是柳毅保卫的村庄。这里暂且不做详细解读。
 
  同时,村民还修建了柳毅庙,把柳毅的出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二日,确定为每年一度的庙会时间,一直延续至今。封丘,长垣等地都修建了柳毅庙,其中山东省南华县(今山东省东明县),还把一条河流改名为“柳公河”,以示对柳毅的纪念。
 
  岁月流逝,年代更迭。历史的长河绵延悠长,波涛滚滚,大浪淘沙,不少的仁人志士逐渐淡出了后人的视野,柳毅的事迹却绵延千载,不断被后人传颂,乃至闹出了一幕幕“柳毅故里之争”的文化官司,不得不说是柳毅的人格魅力在百姓心中份量之重。
 
  当然,文化传播的魅力也决不能小觑。这里,还要再细化一下两本古书所起的作用。
 
  那时,由于柳毅事迹的民间传播,加之唐王的推崇,唐朝小说家李超威撰写了《柳毅传》,后来,又有文人根据《柳毅传》,改写成神话小说--《柳毅传书》。到了元代,剧作家尚仲贤又把《柳毅传书》改编为舞台剧,并搬上了舞台。再后来,《柳毅传书》还被拍摄成电影,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传播的后劲和受众面。只是神话小说抹杀了柳毅真实的治黄故事,突出了柳毅重情重义侠骨柔情的人格。
 
  200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2007〕11号文公布“柳毅的传说”为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文件的原文第一段是这样说的:
 
  “柳毅是卫辉市庞寨乡柳卫村人,唐高宗时期被封为黄河河神,故又称柳毅大王。有关他的传说在中原大地和黄河流域广为流传,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原文还提到“此后民间关于柳毅的传说越来越多,说其有显圣保佑人民平安之功德”。其实,在柳卫村,关于柳毅显圣救村民的传说真的很多,而且传播的绘声绘色,足见柳毅在民间的神圣地位。
 
  2014年,卫辉市人民政府还在柳卫村柳毅庙前立下了“柳毅故里”字样的石碑。
 
  而今,在柳卫村修缮一新的柳毅庙前,刻有“治黄护民,弘德杨善”的匾额十分醒目。每到柳卫会或者春节期间,怀着对柳毅崇敬之情的村民络绎不绝祭拜柳毅,不少远在黑龙江和云南的外地游子,因路途太远,还委托本地的村民代为祭拜。香烟袅袅,摩肩接踵是柳毅庙的真实写照。
 
  柳毅,一个值得大写的人,一个舍身为民的人,一个克己奉公的人,用满腔爱民之心,用血肉之躯,永远定格在滚滚黄河的记忆深处,并随着岁月的流逝,依旧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精神魅力。

 
作者/陈鸿溪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