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国枢:睡在一个寝室的我的兄弟

admin2025年05月03日 10:08:51
阅读:
标签: 寝室 杨乔 大胡子 上海
分享:

下了火车,有人来接,到了学校,远远看见”复旦大学“几个字,很是亲切,觉得好像早就见过,这是世界上写得最好的四个字,怎么看怎么舒服!

 
  1978年春,我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原本是秋天入学的,全国恢复高考,各地准备不足,秋季开始考试,春季才能入学。
 
  刚到上海,一切新鲜!
 
  毕竟,从金沙江边小县城,第一次来到大上海!
 
  下了火车,有人来接,到了学校,远远看见”复旦大学“几个字,很是亲切,觉得好像早就见过,这是世界上写得最好的四个字,怎么看怎么舒服!
 
  报到以后,分配宿舍。
 
  复旦新闻系77级,代号为7713。男生全住6号楼,一个寝室住7人。
 
  这7个人,便成了睡在一个寝室的兄弟,
 
  要在一起,生活四年。
 
  先见到的是小潘,潘玉鹏,一个瘦瘦的,斯斯文文,戴着眼镜的小伙。他那眼镜一看度数就不低,镜片厚厚的,颇有分量。小潘是上海人,来得早,热情招呼我说,你愿意睡在哪里,自己找个位置吧。
 
  我看了看,寝室四张床,上铺下铺,共8个床位,靠窗四个床位,已经有人住下,我便挑了靠门右边上铺。打开行李,小潘帮着我,递这递那,很快,床铺便已收拾妥贴。小潘说,还得买饭票呢,食堂不远,我陪你去吧!
 
  刚到学校,突然与6个与自己素不相识但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朝夕相处,便有了不少新鲜感,一到晚上,全熄了灯,你一句我一句,聊不完的天,说不完的话题。
 
  不用几天,七个人全熟了。
 
  我的下铺朱光明,也上海人,也戴眼镜,比起小潘,内向些,说话声音不大,带有上海口音,看上去文质彬彬。
 
  靠门左边上铺,我的对面,住的是何恒运,湖南郴州人,一脸浓密胡子,天天在刮,却仍是黑乎乎看得见毛茬,我们便叫他大胡子。
 
  靠窗四人,除潘玉鹏外,朱大建和顾万明也是上海人,还有一人,来自西藏,名叫晋源,脸色略黑,头发卷卷的,举止言谈,慢条斯理,很是沉稳。
 
  7人住在同一寝室,自然而然,形成一个集体,小组学习,参加劳动,总是几个人在一起。因为大家曾经被耽误了青春,一上大学,学习都抓得很紧,上课认真听讲,详细做好笔记。下午吃过晚饭,便各奔东西,或到图书馆占座看书,或到阶梯教室自习,直到十点半钟,这才回来,稍加收拾收拾,十一点钟,学校就会准时关灯。
 
  我读大学时,已经结了婚。妻子杨乔,远在四川,只有靠鸿雁传书,联络感情。几乎是,每隔一周的周四下午,总有一封信寄自四川,厚厚十好几页。几位弟兄渐渐摸准我这规律,到了这个日子,总会拿我打趣,嚯,今天小詹如此高兴,肯定会有好事发生!我并不言语,只是一笑,赶紧看信。
 
  读书之时,心无旁骛,连走路都在背单词。然而,一到寒假,是最难熬的日子。虽然可以“带薪学习”,毕竟我和杨乔,每月37元,都是最低工资。杨乔善良克己,坚决给我寄40元,她们娘俩,就靠34元度日!上海到四川,远隔千万里,来回路费,不是一笔小数。每个寒假,我不回家,一个人,孤零零住在空荡荡大楼里我们那间寝室。上海冬天挺冷,却又没有暖气,夜里盖上棉被加上大衣棉裤,早上起来,脸盆里已经结冰。
 
  上海几位同学,晓得我这情况,每逢春节,必来请我,一家一家,非常热情。记得那年先到朱大建家。室外寒风嗖嗖,进门温暖如春!大建一家人,见我格外亲,不一会儿,一个大圆桌,全摆满了热气腾腾的上海菜!记得当时不争气,想方便,不好说,大建看出来了,笑笑,将布帘一拉说,诺,就在里面!回校聊起此事,几位上海同学说,嗨,这算什么,上海都这样!
 
  小潘家只小两口,斯斯文文,东西弄得素净可口。光明家是高级知识分子,住一幢西式洋楼,闹中取静,院中绿树成荫,地板擦得铮亮,可以照见人影。小顾家给我留下深刻印像,房很小,很窄,顺木楼梯上去,面积不大,摆满了东西。一抬头,上面还有一小阁楼!小顾带我爬上去,屋顶下面,只能放一张床。小顾说,我要是回家,就住在这里。
 
  那些日子,上海春节,因了同学热情照顾,我没有想家,也没感到孤独,仿佛这里也还有家,以及那么多亲人!后为与杨乔聊起此事,杨乔说,有你这么几个好兄弟,我就放心了,这是你的运气。只要说起同寝室几位同学,杨乔都如数家珍,知道得清清楚楚。
 
  晋源的庐山真面目,是开学一段时间发现的,他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的儿子。寝室7人中,年纪最小,但却举止文雅,说话做事比较得体,毕竟在贵族环境中长期熏陶,不大一样。我毕业分配到京第二年,杨乔和儿子,也从四川调来,一大堆家俱杂物,全堆在晋源家里!我曾应邀到他家中吃饭,这是第一次到国家领导人家里,这才晓得他们弟兄几个,一大排房子,各住各的,相敬如宾。毕业后,晋源回到西藏,从事公益基金工作,为内地支援西藏奔走效力,如今在西藏自治区政协担任副主席。
 
  大胡子何恒运,和我关系最好,毕竟我们都来自小地方,有共同语言。每年寒假,大胡子回校,总要带些好吃的,满满一饭盒香肠腊肉!我俩到复旦校园捡来一些干树枝,在6号楼洗漱房里,找两个砖头,将饭盒支上,烧得呼呼直冒热气,我和大胡子吃得满嘴流油,连呼过瘾!大胡子毕业后,在湖南日报郴州记者站工作,工作非常出色,敢于仗义执言,在当地群众中威望很高,却恰恰因此,没有调到省城。大胡子来京时,我们总要见面,他感慨极多,有一肚子话要说,喝酒以后,脸红红的,有时会流下泪来。没想到的是,数年前传来大胡子去世的消息,他还年轻,原本不该走的!
 
朱大建,顾万明,詹国枢,何恒运,朱光明,潘玉鹏,晋源(从左至右)。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七位室友合影。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