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就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广泛听取了科学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9月11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就“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广泛听取了科学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参加此次座谈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分别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涉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有在华工作的外国科学家。习总书记在听取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发言之后,着重就“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等三个方面作出了重要指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此次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个人的学习认识体会和收获。
提高科技原创能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从科技发展规律的角度看,没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就很难产生开创性、颠覆性成果。在“四个面向”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起着基础和引领作用,它是管根本、管长远、管全面的,没有前沿科技的突破,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开启迈向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要求我们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更加重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地位和牵引作用,更 好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密切地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向,加强基础研究,更加注重提高科技原创能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寻找重大突破,在不断的科学发现与认知突破中形成原始性创新,夯实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前沿科技供给,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从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我们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经济带来一个黄金发展期,抓住机遇,就能获得突破与发展。立足国情,放眼世界,要让我国经济突破发展瓶颈、从大到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的挑战,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为此,我们要坚持科技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形成科技与经济在各方面的相互衔接、精准对接、耦合互动。形成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拉动科技创新的正反馈效应,聚焦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发力,不断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坚持需求导向,为国家富强提供深厚的科技支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从科技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谋划我国科技战略,就会拉动和推动科技发展,这就是需求牵引的科技发展机制与客观规律。为此,我们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谋划部署科技重大战略攻坚战,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深挖开掘,取得突破,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自控。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努力破解国家发展的战略难题,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寻求新的增长点,获得新的突破,为国家繁荣富强提供战略支撑力量。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就是要使科技创新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更加符合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需求,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服务。有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创新力,国家的繁荣富强就有了充盈的底气。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坚持科技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技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让人的生活更美好。所以,科技工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要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细心呵护人民生命安全,精心护佑人民身体健康,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幸福。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的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呵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所以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以人为本理念最集中、最现实、最深刻的体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科技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和现实要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科技工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符合人民群众最大利益,因而它赢得了民心,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符合政治规律。
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小时候,很多人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似乎是“辜负”了儿时的梦想,没有能够活成我们小时候想要成为的样子,在成长这条道路上,我们慢慢由天马行空变得脚踏实地,由虚幻变得真实,梦想被我们重新构建,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如今的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带着小时候科学家的梦想前行,带着科学家的精神继续逐梦基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爱国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爱国情怀是我们基层干部的精神脊梁,爱国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空口号,我们基层干部要始终秉持一颗弘扬践行爱国精神的赤子之心。最好的爱国行动就是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具体行动上来,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工作、默默无闻的奉献,还有危难时刻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不断增强的责任感,更要转化为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积极主动地将个人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教育工作的繁杂与高难度不言而喻,也不亚于科学研究,所以要干好本职工作也需要科学家精神,需要创新,创新创新,因创而新,也只有创新才能将工作效率提高,将工作效果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光辉,铸就了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提升了全社会的精神境界。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在教育前沿孜孜求索,定能在各自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之中,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人后己,坚决抵制贪图享乐、奢靡浪费,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教育工作不可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需要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使党和人民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一个人不管能力有多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处理所有事情,要全面发展必须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将工作高效推进,争取做到事半功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科技工作者在潜心研究的同时肩负起人才培养的使命,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中国的科技建设一定能蒸蒸日上,创造更多辉煌。
姚俊甫 yao jun fu
禪意書畫家、學者
中國當代禪意書畫研究院院長
中國西安交通大學哲學博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研究所博士班訪問學者
中國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碩士
中國陝西省文聯傳統文化交流協會常任理事
中國力邦藝術品拍賣公司簽約藝術家
中國金沙文化藝術中心特邀顧問
中德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
Yao Junfu
A Zen-like Calligrapher, Painter & Scholar
Director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Zen Buddhism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Ph.D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M.A. Degree of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_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Visiting Scholar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Managing director of Tradition Cultural Exchange, Shaanxi FLAC
Contract artist of Beijing Art Fox Live Technology Co., Ltd
Special Adviser of Jinsha Art and Culture Centre
Director of China & Germany Cultural Exchange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