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全新影像时代,打破滤镜,保留真实,可能不利于某个厂家,但是绝对有利于每个用户。
// 历史有时可以缩小到一张照片。
比如看到雅尔塔会议巨头们的合影,我们仿佛能听到世界车轮轰隆作响。相对于文字叙事,照片无疑更加真实,也更具情景张力,而翻看名人的珍贵影像,也意味着一种真实体验,了解他们更生动、多元的一面,甚至能够见微知著地解读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的百科全书作家狄德罗声称:“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而自哲学诞生以来,求真意志便一直是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摄影术的发明,无疑提供了最重要的利器。视频大行其道的年代,我们来重温“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经典画面,看起来也像是对“读图时代”的复古--重要的在于,在没有美颜、修图工具的时代,所有瞬间都呈现出最本真的一面:无论是世纪天才爱因斯坦吐舌头,还是传奇女星性感之外的娴雅……在这个冗余信息过剩、八卦漫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释放真实自我的信息,也在孤立的文字表述和众多“刻板印象”之外,呈现黄金年代最美的人间真实。
······
01.
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摄影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瞬间。随着技术的迭代,设备也变得愈发五花八门起来,远的有哈苏,近的有佳能、尼康,但是能获得众多摄影大师们持续青睐的,似乎只有徕卡。它不仅仅代表某种摄影技术和美学风格,也在百年沉淀中“破圈”,成为一种文化载体,以众多拍摄者创作的真实经典见证历史:战争风云、政治事件以及潮流风向标的转动,是时代的变化,也象征了生活方式的不断革新。
提出“决定性瞬间”摄影理念的布列松,以及和他共同创办马格南图片社的罗伯特·卡帕,或许是徕卡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两位摄影大师。他们所留下的照片如今已成为昂贵的藏品。尤其是以战地纪实而闻名的卡帕,他留下的珍贵影像,在如今看来正是对电影、文学等载体渲染、误读的历史的真实补充,比如《诺曼底登陆》系列,既有顽强突进的士兵,也有奥马哈海滩上做弥撒的天主教神父,揭露了宗教和战争之间微妙的关联。
照片中的细节也让历史打开了狭小的缝隙,提供新的解读可能。使用徕卡的摄影师拍摄了大量名人照片,包括爱因斯坦、切·格瓦拉、玛丽莲·梦露、拳王阿里……这些不同领域的时代符号生动地展现一个个时空截面,纤毫毕现地表达了当时审美、生活方式乃至时代精神。
同时,历史如车轮转动的比喻也带来一个维度--过去近百年,徕卡记录的世纪名人影像中,名人、汽车也相映生辉,齐头并进,如梦露和消失的辛格汽车,拳王阿里和他镶满钻石的座驾……尽管他们的身影早已疾驰而过,留下的经典影像,却成为了我们发现真实的原点。
02.
车轮滚动,潮流变迁
德国摄影师施泰因拍摄于1946年
使用器材为徕卡早期的35毫米相机
车内吐舌的照片是在爱因斯坦生日宴会之后疲惫的状态下拍摄的,显示了天才光环之下的真实个性:俏皮和富有同理心。另一组珍贵影像则是关于爱因斯坦1931年参加了华纳兄弟摄影棚体验了飞行汽车,他从百老汇开到海滩,被吓得大笑不止,这件事也显示了他跨界的好奇心,不止是闷头搞科学。
百年来最著名、流行最广的图像之一,广泛应用在咖啡杯、T恤等日用品上,1960年,摄影师阿尔伯托·可达用徕卡M2拍摄了他,当时,切·格瓦拉正一举从革命英雄成为跨时代偶像。切·格瓦拉有过两次婚姻,在秘鲁和第二任妻子阿莱达结婚时还驾驶过汽车,一脸春风得意。
人人都夸赞梦露的性感,而布列松用徕卡M3捕捉到了她优雅、娴静的一面——这也是历史上真实的梦露本真流露的一面。值得注意的是梦露佩戴的头纱,代表了1960年代时尚风潮的转向。梦露经常穿着各式的裙子和汽车合影,也额外提供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梦露曾为1930年代红极一时的辛格(SINGER)汽车做过车模,但该品牌因缺乏持续创新最终停产。
拳王阿里因高超的拳击技巧而历史留名,而真实生活中,他也是平权斗士、顾家的温柔男人,以及热衷被拍的pose狂人……众多马格南摄影大师为了留下了丰富影像,如尼尔·雷福拍到他击败桑尼斯顿,托马斯·霍普克拍到的他因拒绝参加越战而和警察对抗。拳王一生爱车,座驾无数,1960年获得罗马奥运会拳击冠军后买了一部粉色凯迪拉克,他最爱的是奔驰w111,为其镶满了钻石。
03.
打破滤镜,还原真实
摄影器材随技术和时代潮流不断革新,但徕卡留下的影像能成为经典、见证历史,除了名人效应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真实和专业。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图像时代,智能手机普及和修图软件大行其道,让照片陷入了过度修饰的怪圈--滤镜可以是美学表达,但也带来失真的负面效果。如今人们自驾出行,打卡拍照,修饰一番发到社交网络,很难发现、见证真正的情愫表达。
如米尔顿所言:“通过真实之路,既漫长又艰险。”尤其在修饰、虚假美学流行之际,真实正逐渐成为成为稀缺品,但它从来都是追求的目标,也总有人行走在追寻的道路上。成立于1913年的徕卡一直坚持这个初心,即便进化到现在这个时代,也从未更改;即便真实可能已经不再是勋章,仍然有人认可和徕卡一样的价值,并在不同领域内作出自己的努力。
一如和名人齐头并进的汽车产业,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品牌都一直强调真材实料和真实体验--而关于这种真实的判断和验证,仍然需要更专业的努力。在给予每个用户寻找最真实而准确的信息这个方面,懂车帝一直做着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真实”这一理念,亦与徕卡品牌的追求深度契合,也因此懂车帝联合积淀深厚品牌共同拍摄了一支视频,和所有热爱摄影和汽车的人跨界分享,共同行走在探索真实的道路之上。
随着这支视频的推出,也标志着懂车帝为用户打造的全新栏目《车影·境界》正式上线。在之后的日子里,不仅仅是保时捷911,也会有越来越多车型因为懂车帝和徕卡学院的合作而被真实记录。
如果说徕卡是用来记录真实世界的工具,那么懂车帝则是把汽车上真实发生的事儿原汁原味的呈现在你的眼前。在北京的金港汽车公园的显眼位置,堆放着四个报废的车架,这并不是发生了什么惨烈的事故,而是懂车帝原创节目《懂车试验场》中碰撞过的车辆。在最新一期节目中,对撞车型是奔驰c级和宝马3系,而这些都是由懂车帝自掏腰包完成的,设备从国家的专业检测机构租赁,在完成了一系列国外任何节目都没做过的测试后,最后呈现在用户面前,一切毫无修饰,清晰可见。
这其实也是懂车帝希望传达的品牌精神缩影:希望给用户还原车辆最真实的表现。也籍由此,《懂车大爆炸》、《有钱选啥车》等栏目的相继上线,引发用户高度关注和讨论。除此之外,他们也在尝试汽车文化类的的节目,比如《非常快》、《非常野》等,主要服务于热爱汽车文化的进阶观众。一直持续变革图文形式汽车内容的懂车帝,希望能够对得起每个花时间去阅读内容的观众。
从懂车帝的决策者的角度看来,不计短期成本,注重长期价值,其实是懂车帝内容运营的深层次逻辑,懂车帝原创团队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准确定位,通过真实的原创内容,打造平台公信力,帮助懂车帝成为用户可信赖的汽车平台。
而这也让用户自发的形成了大量聚落,参与到更多内容的输出和创建。截止2020年10月,品牌车系车友圈构成了懂车帝用户原创内容的主力,兴趣圈子的总量已经超过了4000个。这也成为懂车帝在众多终端媒体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能去掉滤镜的眼睛,发现更专业的细节,热爱并享受生活,留下真正美好的辙迹,成为新的时代呼声,懂车帝回应这个呼声,还在革新的道路上。在懂车帝看来:长期以来,汽车资讯内容存在海量但同质化的弊端。如何给用户构建更简洁有用的内容与工具?这是懂车帝长期思考的问题。
在践行理念的途中,懂车帝作出了多元化的努力,以专业、客观、有价值的内容为核心竞争力,让这一品牌获得更多的认知。同时,与徕卡学院的跨界合作,希望传达的是“真实”这一共同的精神内核,这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意义上的“破圈”,他们希望表达的是:在一个全新影像时代,打破滤镜,保留真实,可能不利于某个厂家,但是绝对有利于每个用户。
04.
追逐“真实”的脚步
此次懂车帝和徕卡学院的联手合作,无疑是在这个目标上迈出的破圈一步,让人、车、影像三位一体——徕卡记录了无数名人书写的历史,懂车帝也把这个权利让渡给每个个体,以汽车为媒介,专业护航,让每个人见证时代真实的风景。
这在消费主义尤其大数据推送带来的消费焦虑中,凸显了更大价值:一双“火眼金睛”让人从选择困难中脱身而出,精准从容地享受生活。不管光影如何随着时代车轮转动,真实、专业的细节让生活更具质感,从而在车辙中留下独特印迹。
布列松曾说:“徕卡就是我延伸的眼睛。”那么聚焦到汽车,我们可以补充道:懂车帝让我们看得更真实、专业,放大细节印证热爱;同时,正如一辆车只有动起来才能释放自己的魅力和个性,每个人也是在动态生活中感受到乐趣--相信和徕卡学院、懂车帝一起,不忘初心地持续前行,不仅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经典画面,也终将得到更强烈的延迟满足感。
(部分图片来自懂车帝、互联网)
作者/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