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场景、共情表达,《人体漫游指南》向年轻人示范爱看的“健康科普”!

admin2025年05月02日 09:23:48
阅读:
标签: 健康 节目 漫游 科普
分享:

提起健康类科普节目节目,观众的脑海中早已对其形成了固有印象,而腾讯视频和丁香医生近日联合推出的《人体漫游指南》“一反常态”,可谓在样态上进行了全新的重构。


 
  不夸张地说,用“新奇”二字来形容这档节目,再恰当不过。
 
  整体而言,《人体漫游指南》不仅风格轻松、节奏轻快、画风有趣,同时短小精悍、干货满满,突破了类型节目的传统模式和传播瓶颈,吸引一众网友沉浸其中,内容兼具的创新价值和社会价值。
 
  科普与剧情融合,内容吸引力拉满
 
  对于科普类节目来说,有价值性的知识是核心要义,但形式的观赏性和吸引力也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容的传播广度、影响范围。《人体漫游指南》的方式是,围绕“剧情”这一叙事载体,提升“科普”的渗透力。
 
  其一,节目立意上另辟蹊径,将人体看作一个待遨游的宇宙,角度新颖又独特,构建了一种故事剧情感,充满想象力和探索性;其二,节目从日常生活场景切入,形成现实剧情感,不仅有吸引力更有代入感。
 
  比如,在“鼻炎篇”这期节目中,当达达和慈慈这对小两口想要亲热时,慈慈却因为鼻炎接二连三地打起了喷嚏,但达达没所谓地表示,“忍忍就好了”。毫不夸张,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可是一点也不陌生。这时,田太医突然冒出,既带来一种搞笑效果,也牵引内容步入正题,包括介绍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理、患者的痛苦感受,以及缓解症状的方法等。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式科普的部分,节目也没有采取传统的说教方式,而是采取直观呈现的方式--田太医带着达达“进入”了慈慈的鼻腔内,针对性的语言解说配合动画演示,让观众对“为何感觉鼻子湿湿黏黏”“鼻粘膜为何会受到刺激”“为何会打喷嚏”等这些令人不解的问题一目了然。
 
  此外,节目还注重涵盖更多人际相处场景,将健康问题容纳其中的同时,巧妙回应社会话题。比如在“鼻炎篇”的结尾部分,田太医遇见一位婆婆硬拉儿媳在花粉前拍照的事情,而全然不顾儿媳有过敏性鼻炎,但儿子却不敢直接制止,只是小声嘟囔……由于洞悉用户真实需求,节目延展性地挖到了很多内容亮点,不仅充满生活感,也释放出很多关于健康、关于理解和爱的正能量。
 
  “这节目也太好看了吧”“还有这样的科普节目”“这节目好哇”……类似不时浮现的弹幕,肯定了《人体漫游指南》的可看性。的确,节目在还原日常生活场景中,适时插入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在故事讲述的趣味氛围中传递科普知识,更大程度上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值,第三期“抗生素单篇”单期播放量更是超过了1400万。
 
  趣味与实用兼具,树立独特品牌价值
 
  每集时长只有七八分钟,但是科普知识的信息密度非常高,内容满是干货,《人体漫游指南》的“短小精悍”名副其实。事实上,这档节目是经腾讯视频与丁香医生联手打造而来,充分发挥出了双方的优势。
 
  比如在“血糖篇”这期节目中,田太医带领观众进入分子世界,但又采用真人表演的形式解释“糖”的种类和各自的特性,如一个人代表由一个分子结构组成的糖,名“单糖”;两个好朋友代表两个单糖,名“双糖”;而寡糖则是由3到9个单糖组成,好似一支“偶像组合”,非常形象生动,体现出创作方在用心向大众传播科学的健康理念。
 
  对于用户而言,一方面,腾讯视频深谙其喜好,利用丰富叙事语态,使用户获得愉悦的医学知识科普体验;另一方面,节目依托丁香医生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了解到权威的医学知识。可以说,两相合力下,节目既兼顾了趣味性,也在强化知识性传播这个核心,适合全年龄层的多元人群观看,让科普价值得到了有效释放。
 
  另外,田太医即田吉顺医生,作为丁香医生医学总监,一是从非常权威的医学标准介绍,二是对应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讲解清晰透彻、深入浅出。比如,在介绍每天应该摄入多少糖分时,田太医先是介绍了WHO“不超过25克”的建议,接着又对这一数字进行了“拆解”:一个30克的牛角包含糖量6克,一包112克的辣条含糖量27克等,实用性很强。
 
  尤其在节目的小贴士环节,田太医更是科学回应观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清楚介绍相关情况的注意事项。比如,在如何防治蛀牙的问题上,田太医在解答中,不仅提示只有正确刷牙才能有效清除牙斑菌,而且详细介绍了巴氏刷牙法的动作要领,看似细微却让人非常受用。
 
  可见,《人体漫游指南》中的专业医生“现身说法”的细节设计,既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也促进了医生资源的利用升级,打造医生KOL。比如节目中,田太医总是神出鬼没地出现,头头是道地解答疑惑,一个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的医者形象也鲜活了起来,给人强烈的亲切感。
 
  在推出类型丰富的健康类内容过程中,腾讯视频深度满足用户需求,促进患者、关注健康的人群与医生进行强互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将深度融合行业资源,逐步塑造出具有标杆效应的医生,并且在良性循环下将带动更多医疗人才密集入驻,进一步形成用户喜爱并热衷传播的健康生态圈。
 
  既为医学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带领观众遨游人体宇宙,也立足现实生活,切实回应观众的健康问题疑惑,《人体漫游指南》真正开启了健康科普节目的新形态,刺激高价值内容的广泛流通,甚至也代表了此类型节目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不仅符合当下传播特性,也无疑体现出了其独特的品牌价值。
 
  专业与常识较量,提升大众健康理念
 
  从已播出的内容来看,《人体漫游指南》四期节目中涉及的鼻炎、血糖、抗生素、蛀牙等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健康问题,也是当下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节目也从专业的角度,在灵活多样的表达手段的加持下,细致全面地介绍各种疾病的发病原理、治疗方式预防机制等,穿透特定圈层向大众扩散。
 
  而除了直接的答疑解惑,《人体漫游指南》更重要的是在纠正常见误区、破除一些错误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中,帮助提升观众的健康意识,提醒大众注意更新正确观念,及时养成科学的健康理念,避免危险的发生。
 
  比如,我们在感冒发烧后,经常会选择吃上几片头孢,这也似乎是很多人毋容置疑的正确经验。但没想到,节目直接告诉观众,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并介绍了头孢不等于消炎药,而是一种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也是没用的,而且不当服用还会永久性破坏有益菌群,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
 
  应当说,节目对生活中“抗生素滥用”的强调和重视,几乎是颠覆了很多人的惯常认知。而在医生带来的专业信息刺激和提醒下,观众也将更加严肃地对待“吃药”问题,更加有反思意识、专业思维地看待事关健康、身体安全的经验性做法。
 
  在节目播出后,#不要乱吃药##怎么吃糖不发胖#等相关话题也在各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讨论,正说明了节目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毫无疑问,从社会层面来说,节目强化当代人健康意识的养成,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价值深远。
 
  此外,《人体漫游指南》还聚焦了刷牙事小但牙病事大、糖尿病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婴幼儿发烧“捂汗”可能会要命、根治鼻炎的广告都是假的等一系列问题。
 
  而基于社会中这些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现状,节目既以患者为核心,有的放矢,也尽可能辐射患者家属和健康人群,落实健康科普平台的定位,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传递科学的健康理念。
 
  结 语
 
  当下,社会的医疗健康领域场景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丁香医生除了是国内泛健康领域首屈一指的内容服务品牌之外,还致力于聚焦院外健康场景,做好健康生活方式向导,《人体漫游指南》也正是在这一战略定位下诞生。
 
  对于腾讯视频而言,《人体漫游指南》更是其深耕健康医疗和大众健康方向的体现。从养生、防病、肿瘤、养老到健康谣言等,腾讯视频一直围绕“健康生活”的主题,在多个维度重点发力,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地传播健康资讯、传递健康理念,切实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升服务力。
 
  同时,腾讯视频基于平台优势,在多种形式和渠道灵活结合中,更有效、更精准地扩散了健康知识,比如,短视频中头部达人可以助推话题的广泛覆盖,《人体漫游指南》等中视频能对某一健康问题进行深度综合的解析,强直性脊柱炎、脑卒中等主题的直播则适合专家名医擅长针对性解答等,而且在全方位的生活场景中,也更有利于营造重视健康科普观念的氛围,助力大众享受美好生活。
 
  值得反复强调的是,不管是任何一种疾病,科学预防、理性治疗都是关键。腾讯视频深入行业,以丰富多样的内容为抓手,积极串联医生、平台、用户,构筑大健康生态圈,打造“全方位防治疾病连接桥”属性的健康平台,既是权威、专业、实用的健康知识传播者,也有温度、有回应的健康生活陪伴者,进而将用户牢牢绑定,反哺流量和口碑。
 
  综上,《人体漫游指南》基于在全社会推动健康知识科普的价值诉求,以腾讯视频和丁香医生两大强势平台为背书,大胆打破以往健康节目或严肃理论输出或专家访谈的形式,打造出国内首档健康情景演绎科普秀,实现了真正的形态创新,深具社会意义和品牌价值,也势将引领健康传播内容的创新迭代。
 
作者/周煜媛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