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点证人”叶飞

admin2025年05月02日 16:34:07
阅读:
标签: 私募 上市 微博 叶飞
分享:

不管这个案子的最终走向如何,曾为局中人的叶飞,他的故事都结束了。


  壹
 
  一般有“内鬼”的交易是无法继续进行的。
 
  或许在某些上市公司老板的心目当中,叶飞现在就是那个正在爆雷的“内鬼”。
 
  这几天,有着昔日私募大佬之称的叶飞连续爆料,指称十几家上市公司打着“市值管理”的名义操纵股价,而作为中间人的他本人,不仅被拖欠几万元中介费,还被下家追要尾款。一怒之下,这位向来以大胆敢讲著称的股评家和操盘手,不干了。
 
  这场震动业内的大爆料,让叶飞目前的微博粉丝数涨超130万。他在微博上不断发言,甚至是“挑衅”,与那些给他站台或是表示质疑的人讨论、交锋。自称不是为出名的他,这下又“全国出名”了。
 
  在“市值管理”这个局中,叶飞干的是中介的活。按照披露的业内潜规则,就是他来对接上下游有需求的参与方,在其间穿针引线,并收取一定的中介费。至于随后上市公司股票的涨跌,似乎与他并无关系。
 
  叶飞可能把这个当作了一份“副业”,毕竟这次让他暴跳如雷的一笔欠款,也就几万元。但苍蝇腿多了也是肉,如果上游老板不讲“股德”,完事之后想赖账--那对不起,大家只好鱼死网破。
 
  实际上,叶飞此前在股市中扬名,靠的不是这种角色。他最看重的一项“个人荣誉”,应该是“私募冠军”这个头衔。
 
  那是2015年。时逢A股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当年上半年,叶飞旗下管理的基金获评阳光私募基金股票策略组半年度冠军。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他的偶像--被称为“私募一哥”的徐翔。叶飞作为讨论嘉宾登上央视财经频道,不少实业老板也找过来寻求联合做股票。这两位万千散户心目中的风云人物,一同在牛市中狂奔。
 
  36岁的叶飞迎来职业生涯的巅峰。志得意满的他干脆放出豪言:“上证指数突破8000点会见好就收,休息一段时间去旅游”。
 
  在名气最响亮的时候,叶飞还做了另一项副业。据媒体报道,2015年6月份,在浙江某大学进修的20多名总裁班学员纷纷跟着授课老师叶飞炒股。几乎同时,有多达60多名学员还购买了其旗下的私募产品,投资额达到1.5亿。
 
  但事与愿违,原本折服于叶老师炒股技术的学员们,却亏损过亿。而那些购买私募产品的学员,最终也因基金净值暴跌而成立维权小组,群情激愤地找叶飞讨要说法。
 
  风头太盛的叶飞,还遇到过其他麻烦。当年9月,其就因涉嫌操纵市场而被证监会处于1991万元的罚款。此后几年间,这位明星基金经理还曾被监管约谈,并多次与昔日的资产管理委托人因纠纷对簿公堂。直到后来更“落魄”时,他成了媒体笔下用来唏嘘的对象。和他的偶像一道,往日荣光一去不返。
 
  叶飞爱做“副业”可能自有原由。
 
  在这次爆料中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自己在15岁的时候便被父亲教导去炒股,2007年时还拿过“全国散户冠军”。但他看到的是,父亲这个老股民一辈子在股市中亏亏赚赚,最后还是亏钱。既然凭炒股改善生活的难度系数太高,那最好考虑下其他生财之道。
 
  无论是不是调侃,这种“生财之道“都被用到了极致。例如,叶飞在他最近的微博中公开表示,如果媒体想要就此事件采访他,费用是每小时16666元。实际上,这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离谱的状况--2015年被证监会处罚时,他就曾在朋友圈称,“拍卖独家采访权,99万元起。如果只是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红包8888起,而且不保证回答满意。”
 
  此外他还建议,希望以后能够建立股市“吹哨人”奖励制度,比如奖励“坐庄”总金额的3-4%,或许这样能够推动基金经理们去举报庄家“坐庄”。
 
  而当有网友在他的微博下留言,“你不怕盘方的背景吗?真为你担忧。”他的回复则是: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一块起步?
 
  贰
 
  A股历史上有过另一位著名的“污点证人”,那就是吕梁。
 
  吕梁被称为股市“第一庄”,二十年前同样是以自曝的方式,通过接受媒体采访揭开了自己参与的坐庄大案。不过,吕梁此后“人间蒸发”,再无踪迹。
 
  同样是从做股评起家,然后亲自下场入局,再到与合作方反目,吕梁和叶飞走过了类似的职业路径。叶飞曾连续写过十几年的股评,在公开的镜头面前,他侃侃而谈自己的一套操盘理论:
 
  比如,他说自己的选股思路是“从上往下”,优先选择最强的板块、最强的龙头、最佳的买点和卖点。其“不单独做一个股票,一做就是一个板块的股票,布局合理比较好拉升。”
 
  再比如,对于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他表示,不能迷信到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因为调研大多只能看到公司表面上的生产情况,而很难看出业绩是否掺假。至于那些真正的信息,只有与公司高层单独会晤,或是上市公司需要增发拉高股价时才会透露。
 
  这些当然是显而易见的理论和说辞。但在水面之下,“污点证人”们经历的,可能完全是另一套情形。
 
  当被媒体问及自己在这个局中的角色时,叶飞认为中间人并没那么重要。“在整个链条中,可能不是只有一个中间人,而是很多个,也可以随便换中间人。相当于介绍两个朋友吃饭,吃完饭你给个’茶水钱’。”
 
  事实证明,茶水钱也并不好挣。叶飞此前笃信的“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这个信条这次在自己身上失灵--自诩为专业人士的私募大佬,照样落入了圈套。
 
  与吕梁当时去向成迷不同的是,叶飞选择了持续的高调曝光。自知无法继续在这个圈内立足之后,他对媒体表示不会也不愿再做“中介”,而是把精力放在股市上。
 
  他继续抛头露面,继续开设直播,继续享受被高度关注的感觉。他在微博上喊话,“谁认识抖音的领导,我想抖音账号加财经认证V,谢谢 。”在这些微博状态中,他还不时附上一本自己几年前写过的书,内容是讲解私募如何炒股。他不断向关注者们暗示着自己的那套理论,并告诉大家这本书将会再版。
 
  在某投资者交流平台上,有人发帖称,叶飞作为曾经风云无二的明星人物,却“最终落得公司倒闭、执业资格吊销、负债累累”,具体原因不好猜测,但至少需要吸取一点教训,那就是要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谨记。有人意味深长地回复道--他没变,是世界变了、条件变了而已。
 
 作者/郭儒逸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