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板蓝根制成的板蓝根颗粒是一款大众居家常备的中成药,一般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的疾病。
近些年来,全身都是宝的板蓝根更是成为一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项目。贵州省榕江县仁里乡太元村就有一个板蓝根种植基地,当地农民们感慨地说:“板蓝根不仅美化了家园,还给我们带来了收入”。当地农民称板蓝根是他们的“绿色银行”、“摇钱树”。
一些年龄偏大的农民因为不方便外出务工,而选择种植板蓝根,比如,农民吴老轮在村里担任保洁员,同时也种植了几亩板蓝根,看到去年种植板蓝根的收益不错,今年他把自己家房前屋后和荒地都利用起来种植板蓝根。
同村的石开运去年用荒坡种植了10亩板蓝根,不仅美化了荒山,还获得了近3万元收益。在村民房前屋后、村道花台、田边地角、公路沿线种植的板蓝根,成为了村里最美的风景。而在贵州省三都县大河镇仙桥村,现在已经实施板蓝根种植530亩,亩产5至8千斤,亩产值达到了7000元左右。2020年当地合作社还组织群众进行板蓝根苗的培育,培育了35亩,每亩约有18至20万株,此举不但解决了群众的购苗支出,而且还通过售卖板蓝根苗获得了另一笔收入。
“钱”景广阔的板蓝根种植成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板蓝根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味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经典中药材,它一般在秋季采挖,除去根上的泥沙后,晒干制药,其味微甜后苦涩。板蓝根的名字是源自《神农本草经》,它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在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中,对板蓝根是这样记载的: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以解温毒、热毒、火毒,治疗温热病见长。历代医书古籍如唐末五代《日华子》和清代《本草便读》都有关于板蓝根的相关记载。
由板蓝根制成的板蓝根颗粒是一款大众居家常备的中成药,一般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的疾病。
板蓝根的根系可以用于生产医药板蓝根,板蓝根的叶子则是纯天然的植物染料,由它染色制作出来的布料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而含蓄,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还有消炎保健的作用。
早在明末清初时,云南大理的白族人就用板蓝根的叶子作染料,作为染液的板蓝茎叶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间收割,收割回来后,把其泡在大染缸中,这一泡就是几个月之久,一般从采摘到制成一缸色彩饱满的染料最少也要5个月,这中间还要经过打靛蓝、发酵等工序,更是要仔细观察泡沫的颜色变化,不断加水、白糖、米酒和草木灰等,使其成为一缸汇集自然精华的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