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工作中,媒体的标题党行为很难前置防范,因为媒体取什么样的标题,往往无从提前知晓,也很难纠正改变,除非本单位与媒体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
自昨日傍晚开始,上海市消保委主任方惠萍会见字节跳动上海公司执行总裁余建军一行的新闻在被部分媒体商网冠以《上海市消保委主任会见字节跳动高层 称要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作用》误导性标题后,引起了不小的舆论风波。再次警示我们,虽然在国家持续开展新闻媒体、商业网站“标题党”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网上新闻传播秩序呈现大幅度好转,但仍有个别媒体、商网顶风触碰标题党新闻伦理底线,还远没有到可以鸣金收兵的地步。
讲真,这个标题取的是真狠。一是成功带起了舆论节奏,让一篇原本平白无奇的工作信息以争论争议的方式瞬间传遍了网络;二是成功挑起了舆论争端,让上海市消保委和方惠萍主任本人在不经意间陷入了舆论漩涡。
观察发现,这几年来,已经很少出现这种歪曲级别的标题党行为。在我的印象之中,上个类似级别的标题党应该还要追溯到于欢案时网易新闻的标题杰作《母亲欠债遭11人凌辱 儿子目睹后刺死1人被判无期》,让我高度怀疑上海市消保委及方主任与这些媒体之间是否存在一些难以解开的死结,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加以负面针对。
我们知道,一般由前后两句组成的标题,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因果、递进等逻辑联系。使用《上海市消保委主任会见字节跳动 称要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作用》这样的标题,是个读者都清楚媒体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标题会在舆论中产生什么后果、又将对上海市消保委单位声誉及方惠萍主任本人造成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十分清晰的事实。因此,我真心建议上海市消保委及方惠萍主任本人应该向这些标题党媒体商网提出严正交涉,向其主管部门进行投诉,甚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解决。
当然,对于其他部门单位来讲,上面这些都属于事后处置。在实际工作中,媒体的标题党行为很难前置防范,因为媒体取什么样的标题,往往无从提前知晓,也很难纠正改变,除非本单位与媒体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
因此,如何在新闻通稿中发现并且排除潜在风险,是当前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信息宣传、对外宣传等相关工作同志普遍需要提升的专业能力。以这次事件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媒体引用的标题后半段“称要发挥微信公众号功能作用”出自报道正文“三是市消保委要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与作用,与字节跳动共同加大对企业员工、平台入驻商户的教育培训,以及对消费者的宣传引导”部分,显然原文“要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与作用”表述,本意是想要说消保委要发挥现有的微信公众号阵地功能和作用,这是一个独立的工作陈述表达,与后面“与字节跳动加大培训……”不存在因果联系,只不过突然出现在通篇表达与字节跳动洽谈合作的语境中,显得不合时宜,而且十分突兀,让人产生了负面猜想,引发了语言歧义。应该用“要发挥现有政务新媒体平台功能和作用”替代。
这就是之前我在舆评文舆评丨名词解释:舆商 中说的舆商能力。总的来讲,一是要综合通篇语境,既然在讲与字节跳动洽谈会谈的事情,就要尽量避免出现微信、微博、快手这些与其存在竞争关系公司的产品字眼;二是要把握情感方向,如果讲的是感人故事,就要避免出现一些轻浮、轻佻等描述字眼,以刺激读者形成剧烈情感反差,滋生负面联想;三是要懂得内外有别,外部稿件应当尽可能避免出现“24小时地毯式搜索”“确保不发生”这些重语态打包票词汇,以免出现今天刚发完“确保不发生事故”重要官宣信息,明天就因突发安全事故而造成“自我打脸”,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
作者/墩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