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到底有多会生活

admin2025年05月01日 23:42:36
阅读:
标签: 新生带 年轻人 融创 设计
分享:

滨江带附近的博物馆、展览馆更是吸引了一批新生代的目光。当艺术走进空间,全新的“交响乐”带来了丰富的美学体验。高颜值,艺术感,符号化,正在成为新世代的审美特征。


2020年8月,上海,《一个人在荒岛》主题艺术展以“荒岛”、“太空”为线索,吸引不少年轻人观展 / 视觉中国
 
  当朋友圈里的集美们发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时候,你正在准备抢最新款的手办;
 
  闺蜜群约着去美术馆看最新的展,还要再去新开的“网红店”打个卡、拍个照,记录下每一个未被荒废的时刻。
 
  互联网原住民、朋克养生党、潮流引领者……这些标签曾经被拿来描述当下的年轻人,但你可能也早已发现,想要评价新世代的年轻人,这些标签远远不够--甚至说,他们根本不能被定义。
 
  在多种文化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年轻人,不甘心只做潮流的跟随者,他们正在向我们展示,品质生活的更多可能。
 
  一
 
  对话世界,做自己
 
  如果在20年前,当你听到一个年轻人说:最喜欢的玩具自己根本不知道长什么样,你可能多半觉得诧异,但现在,它却成为年轻人中的潮流。
 
  据天猫2019年8月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95后”最“烧钱”的爱好中,潮玩手办排名榜首,其中盲盒成为玩家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
 
  盲盒当然是玩具,但又不止是玩具。
 
  打开的不仅是一个手办,而是一个期待。“我陷入的不是盲盒,而是它给我的安慰。”提供即时快乐的盲盒,成为一种恰到好处的情绪出口。
 
  消费者数据分析指出,青年的消费理念已经超越了炫耀名牌,反而更愿意从消费中真正取悦自己。
 
  “自我”的滋滋作响,使得大城市的年轻人们,在逃离格子间之后,继续寻找着治愈良方。养宠物,也成为很多人安抚内心的选择。
 
  《2019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过60%的宠物主人都出生在1985年以后,其中85/90后占比超过40%。
 
  下班后回到家,熟练地拿起铲子,对着猫砂盆清理一番,转过头,倒掉饭盆里的余粮,再换上满满一盆。对这些“独而不愿孤”年轻人来说,宠物是一场“爱的投资”,是暂时逃避生活繁杂的温暖栖息。
 
  宠物也成为了年轻一代打开社交的核心话题。“年纪轻轻,猫狗双全”成为潮流,拥有一只“猫主子”可以更容易地与陌生人打开话匣子。在短视频平台上,晒出几张可爱照片,就会引来无数的点赞评论。
 
  真实的生活里,年轻人也在寻求社交空间。一间不大不小的咖啡馆,又或是一处广阔平整的草地,人们面对面对话,一起分享抽到隐藏款的诀窍,一起讨论与宠物的日常。
 
  借助网络平台,类似于宠物、盲盒、露营等小众爱好,正在迅速形成社群。
 
  比起形单影只的出行,他们也更愿意花时间陪着家人一起体验。星空也好,黄昏也罢,再动人的风景,都只是陪伴的一处背景。
 
  创造共同的感动,也许才是新世代年轻人更为看中的记忆。
 
  二
 
  年轻人的新空间、新生活
 
  当年轻人越来越“会生活”,生活空间的舒适度和多元性对我们来讲,变得愈发重要。
 
  打卡潮流“网红店”,喜欢去书店和咖啡店的一角坐一整个下午。约一局“狼人杀”、或者和好朋友来一部“剧本杀”……
 
  更多时候,喜欢的地方还随时充当着时髦的潮流背景板,凹几个造型,咔嚓咔嚓,参与当日份“高赞”朋友圈评选。
 
  如今,年轻人想要的生活,已不仅是去别处打卡、用镜头记录。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期冀:足不出社区,就能拥有丰富的美学体验和完整的生活体验。于是,艺术、潮流、科技、美学、社交空间、专属空间……都成为新的“居家想要”。
 
  单一的居住功能,也已经无法满足新世代对未来家的期望。
 
  社区咖啡馆的走红,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比起在繁华的商圈饮用一杯咖啡,人们更愿意“躲”在自家的半径内--熟悉的环境里,得到全新的空间体验。
 
  我的100个手办需要安放,男朋友的99双球鞋需要整理,还有我们可爱的宠物,需要独属于它的空间。
 
  可悦己、可居家、可社交、可办公,以“住”为圆心的多元聚合场所,也许才是最终的理想形态。
 
  三
 
  用有“质”设计,做有声回应
 
  面对新生代群体的变化和需求,融创正在靠近他们的世界。
 
  2021年,融创提出IAMI年轻生活新主张。顺应主流客群的变化,提出亲密、对话、陪伴、玩美、由我五种新生活态度,走进属于新生代的生活方式。
 
  在呈现新生代生活新主张的方式选择上,融创北京集团创造性的提出“HOME+新生代产品趋势”--潮流、空间、健康、智能、共享。
 
  从建筑到景观,从室外到室内,在所有年轻人可能有需求的生活空间当中,用最有“质”的设计,做出最有声的回应。在承载新生代未来生活的具体产品当中,将主张落地。
 
  这一次,融创携手5位新生代有“质”设计师,围绕 I AM I 新生代们,开启了一场关于“颜值、探索、自然、陪伴、潮流”的有质对话,在对未来设计的探索中,探讨融创的新生代产品,为美好生活注入能量。
 
  美的事物总能让人感到愉悦,这是人对幸福共同的追求。对设计师谭莹来说,年轻人在给喜欢的高颜值建筑体拍照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个性化的与建筑产生互动,这是很值得建筑师思考的新现象。相对于70、80后对外界认知的渴求,新生代更多的是在向内探索,为颜值买单。为热爱毫无保留,正是新生代自我个性的表达。
 
  在这样的洞察下,石家庄融创未来中心和济南融创未来壹号的“颜值建筑”诞生了,而这正是对新生代个性之美探索的回应。用新意打破建筑定势,让建筑呈现出动态的,富有生命韵律的光感美学。
 
  设计师冯未墨则将目光放在了对空间的“探索”上,在他看来,新生代作为时代的主角,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在为他们而改变。
 
  身处于时代的浪潮中,建筑设计师的使命感就是要用具象的设计满足新生代的想象,用建筑为有质生活做出注脚。基于新生代对生活空间的需求,展开对未来生活的探索和想象。
 
  在空间当中融入新生代感兴趣的内容,科技、潮流、时尚、美学、萌宠、IP…总之,可以真正感动和感染到年轻人,让他们爱上这个空间,并在这里快乐的停留,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在石家庄 融创未来中心,一切以“太空”为主题,扑面而来的太空未来感,融合设计美学的营造,再加上有温度的互动亲子区域,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未来艺术和未来生活。
 
  在济南未来壹号,他则希望打造一个超强“体验感”的生活空间,可以把人们最不设防的、最能够放松的一些体验,都可以融入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面。
 
  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更开阔的,更分享的环境,让大家可以在这里轻松的度过一段时间。于是,我们看到了年轻人喜欢的香氛花房,气味咖啡厅,亲子猫咖~
 
  好的设计不止这些,在景观设计师路媛的设计观当中,关键词是“自然”。
 
  与90/95后们共事的经历,让她发现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当下,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生代一致的向往。他们希望从封闭的室内走出来,去体验更好日常触摸不到美好绿意。
 
  潘多拉森林秘境应运而生,在光影交织之间,汲取未来科技感的弧形柱体,形成一座座“空中浮岛”。
 
  随处可见的漂浮种子装置、人体感应泡泡森林,呼吸之间,特别调制的香氛飘过鼻尖,视觉和嗅觉的双重联动,为每一位走进空间的人,拓宽了关于未来的想象。让人们可以在“绿色”中,感受自然美的存在 。
 
  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行业,新生代就是好奇心与年轻力的代表。每一天都是无价的,拒接重复,寻找不一样更为新生代所青睐。
 
  建筑设计师易虹宇便是一位“我既潮流”的新生代设计师代表,“对世界始终保有好奇心”,是他的生活哲学,也是他的设计理念灵感来源。
 
  他非常赞同路易斯·沙利文曾说“形式跟随功能”,通过不断充实内功,将网红变成长红的建筑,让人们透过建筑感受到生活,感受到未来的质感。
 
  在唐山未来中心的设计当中,将凤凰城唐山这只“腾飞的凤凰”的地貌植入建筑立面,呈现出一种“凤鸣朝阳”的姿态。
 
  在青岛海洋活力区融创中心,他将青岛的市花-山茶花化为建筑的纹理,让人一眼望去就能认出,再现人们对青岛的认知和理解,用建筑把青岛的文化还给青岛。
 
  他始终坚持,“不断保持年轻力,时刻洞察新生代的需求,让设计和时代一起更新”。
 
  新生代的我们,相较上一代更注重精神富足,我们不难发现,新生代在组建家庭,为人父母后,更在意和家人孩子在一起的陪伴时光。
 
  融创阿朵小镇朵朵飞毯的设计师崔恒轩早早洞察到了这一现象,“我想将阿朵的慢生活介绍给更多的新生代”。
 
  在这个远离城市,为繁忙生活按下暂停键的“乌托邦”里,纯白的朵朵·飞毯承载起了一家人的欢乐时光,成为山间的情感交流中心。
 
  整个纯净的建筑在一片丛林当中,由若干柱子撑起。顶部他期待朵朵飞毯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飞毯,带孩子去抵达一个更魔幻更童真的地方。
 
  四
 
  设计的背后,是生活的哲学
 
  人居社区的诞生,离不开有温度的设计理念。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结着更深层次的生活哲学。融创新生代产品的设计师们,正是从当下的生活出发,用日常观察的碎片,拼凑出未来生活的图像。
 
  设计师冯未墨说,一个设计师的知识应该是广泛的、渊博的。原本专修建筑学的她,在融创的新生代项目中,跨界室内设计。
 
  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结,创造出了更具创造力和设计宽度的作品。
 
  谈到对于“设计有质”的理解时,他说:“我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够持续地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改善。交互和体验是我们设计的核心。”
 
  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创造出带动人社交的环境。大家可以与空间产生共鸣,也与周遭的其他人产生共鸣。
 
  易虹宇则将“work hard,play hard”作为对自己的生活总结,在工作的同时,不忘对多元生活的感受,会对生活中各种有质感的东西以及身边的万事万物保持热爱和一好奇。
 
  在他看来,好奇心,就是生活本身,所有的自我表现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而设计灵感,自然也是源于对生活的时刻洞察。
 
AAI国际建筑主创设计师 易虹宇
融创未来中心(唐山)、海洋活力区融创中心(青岛)建筑设计师
 
  在访谈时,易虹宇总是提到一句话--“建筑师最后要做的是赋予建筑一个实用的内核与功能。”
 
  面对当今最炙手可热的网红文化,易虹宇认为,网红建筑如果没有内核,那终究成为不了“长红”。
 
  于是,在他的项目中,在地文化成为了创造的源泉。让建筑在文化的浸润下更有意义。
 
  作为景观设计师,路媛一直秉持“柔软的极致,是以人作为尺度的设计”的理念。
 
  如何能让大家更舒适地走进绿色,然后留在此处,往往是她思考的出发点。“首先你要有人能走进他的欲望。”
 
  植物与空间的互动,伴随大自然的天气变幻,散步、游玩、冥想也都变得值得期待。
 
  除了功能性的满足之外,设计师路媛还希望景观能有一个超越美学形态的价值。比起仅仅给人带来外观的享受,一个可持续的空间更应该带来生活方式人的革新。
 
  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我该如何保护这样的生态环境?我应该在这里创作出怎样的社区文化?走进自然中的人,都在情不自禁地思考这些问题。
 
  在路媛眼里,这也许才是设计的完美落地。
 
  谭莹,常年生活在上海,看展和漫游是她最大的两个爱好。
 
  “只有步行,才能以人的尺度去体验城市空间。”在谭莹心中,好的设计和步行一样,要带着人文关怀才能推陈出新。
 
  上海五大滨江带是他所认为的理想社区:老厂房摇身一变艺术地标,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者焕发出多元生机。无论何时步行至此,你都能看见各式各样的惊喜。
 
  滨江带附近的博物馆、展览馆更是吸引了一批新生代的目光。当艺术走进空间,全新的“交响乐”带来了丰富的美学体验。高颜值,艺术感,符号化,正在成为新世代的审美特征。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走进美术馆,静下心来探求美的真谛。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向内探索的过程。”
 
  崔恒轩曾在美国学习艺术多年,回国之后转型建筑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科培养,使他养成了观察细节的习惯。在崔恒轩看来,相比于宏大的事情,一个细节的场景更能抓住人的情感。
 
  闲暇时,崔恒轩总是泡在爵士酒吧,即兴的现场音乐,瞬间就能把听众拽入节奏的世界。这样的经历,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创作灵感。
 
  “爵士乐的随机度,是高于古典音乐和摇滚乐的,它呈现出巨大的丰富性。”
 
  崔恒轩开始学着在设计上,加入一点点额外的刺激,就像突然转调的音符,一个细节的改变就能诞生出全新的空间体验。
 
  “这些细节,往往就是我们有别于其他建筑作品的地方。”
 
  居住,但不仅仅是居住--融创作为营造美好生活的先锋者,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追求出发,让空间连接温度,丰富了未来家的可能性。
 
  青春的跳动,已经注入融创设计的最深处。未来,融创北京集团将始终与新生力量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从设计每个平米,到焕新生活方式,为所爱的世界创造有质的理想未来。在追梦的路上做最耀眼的光!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