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很有孝心的儿女,将老爹(老娘)接来,一起生活,这就很不容易,算是相当好的了。
金人庆死了。
就死在家中。
据央视新闻消息,金是因家中阳台书籍起火而受伤,送至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此事很快传开,网上议论纷纷。
有网友感慨:
说起“空巢老人”,我有一个观点,孩子大了,最好不要送他出国。
因为一,如今的敬老院,很少,以后再入籍成了“老外”,一辈子不会回来。
顶多,偶尔回来探探亲,你这孩子,等于白养了!
“空巢老人”,已是当今中国一普遍现象!
据说,金人庆老伴刚刚离世不久,他一老头,已经77岁,肯定有诸多不便,当然最好是,最后的日子,也就酿成这一悲剧!
金人庆之死,留下一个教训。
这就是:人老了,一定得有人陪伴!
谁能陪伴老人呢?
其一、儿女陪伴。
儿女陪伴,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养儿防老,原本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倘若儿女不在身边,甚至远在国外,怎么可能陪你?
即使就在同一城市,儿女已经单过,自己有自己的小天地,也就很难随时陪伴左右。
有些很有孝心的儿女,将老爹(老娘)接来,一起生活,这就很不容易,算是相当好的了。
其二、请个护工。
老人行动不便,花钱请个护工,这是上上之策。
花点钱,问题确实不大,但也得处理好关系。
一是老人愿意不愿意?与陌生人处不处得好?
二是护工到底好不好?会不会真正善待老人?
这都得慢慢挑选,慢慢磨合。
我们这楼里,有位老太太,老伴在世时,就请了一位小护工,二人同出同进,情同母女,甚至两位老人出国,也带护工一起出去。
如今,老伴去世,护工待她,更像亲生女儿一般!
邻居看见,常常投来羡慕目光。
其三、搭伴生活。
七十又七说
都是单身老人,二人谈得拢,便住到一起,也不办手续,也不划清各人财产,只是搭伴,一起度日。
以后,如果有个什么变故,也不会发生扯皮,而且,儿女们也大都不会有意见,因为没有财产问题。
有位家乡老领导的女儿,老伴去世以后,来到北京,与人搭伴生活,这篇文章和我睦夜,眠互有个照应,也算一种归宿。
其四、进敬老院。
如果以上三种办法不成,那就只好进敬老院了!
不过,好些老人都认为,这是下下策。
因为一,如今的敬老院,很少有办得特别让人称心的。
其二,到了敬老院,最终还是得一个人生活,与外面差不多,尤其是,敬老院
见到不少报道,护工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心地并不慈悲,弄得老人们都害怕护工,不敢招惹他们。
因为,你的命运
唉,人吧,老了老了,总之是,该走下坡路了!
谁都得作好这个准备。
当然最好是,最后的日子,过得舒心些,稳当些,安全些,什么事情,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最好要想得周全些,不能心存侥幸。
作者/詹国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