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优酷独家的《这!就是街舞》第四季在大家的期待中回归了。首播当日全网热度排名第二,仅次于《披荆斩棘的哥哥》。
目前,《这!就是街舞4》(下文简称《街舞4》)在豆瓣评分8.9,高于以往三季,并在豆瓣“一周国内口碑综艺榜”上排名第一。
不得不说,《这!就是街舞》系列的快速成长有目共睹。
早在第三季结尾,节目组就放出了第四季“国际邀请赛”的信号。
第四季开播之后,果真不负众望,邀请到了众多国际街舞巨星。
比如履历里只有“冠军”的Nielson、Popping届大神Popping C、亚洲最强Locking组合之一Gogo Brothers、日本元老级舞者Acky桑……
除了这些多次在国际赛中获得奖项的大神级人物,还有许多个性鲜明的国外选手,比如日本Waacking女王Ibuki、越南网红Popper MT-Pop、布布的徒弟卡卡等……
在这一季的节目里,参与录制的国外选手明显比前几季多了几倍。
不同国家的人说着互不相通的语言,却丝毫没有影响《街舞4》的拍摄水平,反而让观众更加体会到“街舞无国界”,更加令人享受纯粹的街舞艺术。
毫无疑问,《街舞4》有了“国际范”的光环加持,就目前来看,节目各方面都是很成功的。
不断创新的节目亮点
《街舞4》至今的成功,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破圈、较量与传承。
关键词1:“破圈”
首先,《街舞4》破的是“国际圈”。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外国选手人数的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这!就是街舞》的外国选手数从第一季的0人增加到第二季的2人、第三季的3人,再到第四季的及近半数,证明这个节目正在逐渐走向国际。
由于疫情原因,全球文体演出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大量的演出被取消,国际上许多街舞舞者失去了舞台。
而我国国内经济迅速从疫情的阴霾中走了出来,一切活动渐渐回到了正轨。
节目组也正是利用了国内外疫情管控见成效的时间差,成功吸引了一众外国舞者,借此也将中国的街舞赛事推广到了国外。
其次,《街舞4》破的是“次元圈”。
在第一期分配战队队员时,节目组引入了“抽盲盒”的概念。
要知道,中国两百多亿元的潮玩市场中,盲盒市场规模就占了将近93亿元。
数据显示,超过五成的盲盒用户年龄在19-30岁之间;盲盒的重要消费用户中,“95后”占比近四成。
可以看出,节目组此次破圈联动,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街舞4》中的盲盒里面,是节目组精心为每个参赛选手定制的一比一高度还原的手办,队长只有选中盲盒之后打开才会知道谁在自己的战队里。
选手们的“二次元”形象也为节目增添了不少轻松的气氛,跨国界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容易。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节目组始终围绕节目的年轻受众群体,紧跟年轻人的兴趣喜好,在细节之处努力打动着观众,不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街舞文化。
再一个,《街舞4》破的是“文化圈”。
从先导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季节目在迈向国际的同时,也势必要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在第一期的开头,“身处江湖”的四位队长各自收到战书,邀请他们以舞会友。
除了布景方面添加了中国元素之外,选手们的舞蹈中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与街舞的融合。
比如Popping C和法国舞者最可在个人实力秀中,都选择了中文歌曲作为伴奏,并且用舞蹈动作诠释了歌词。
再比如,Hello Dance顶尖编舞师马晓龙将围棋文化编入作品,让外国选手称赞不绝。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年轻的街舞律动中,翩翩走上了国际舞台。
关键词2:“较量”
《街舞4》播出的这几期中,给人感觉贯穿着“较量”的意味。
一是国内舞者与国外舞者的较量。
显而易见,面对这么多的外国选手,一些国内选手的内心势必会被激发“为国争光”的想法。
比如,想证明中国街舞舞者实力不输国外街舞舞者。
比如,想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虽然很多国外舞者都拿过很多国际奖项,但中国街舞也正在奋起直追,越来越多的中国舞者积极参加国外赛事,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
二是新舞者与老舞者的较量。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来自日本的元老级舞者--47岁的Akcy桑。他有着26年的舞龄,连王一博都在节目中直呼“他的舞龄比我的年龄都大”。
在Acky输掉了与Nielson的“世纪之战”之后,镜头不断回放着Acky曾经的辉煌、如今的坚持、以及年轻选手感动的眼泪。
可以看出,节目中一边突出大家对Acky桑的敬重、对元老级舞者“持之以恒”精神的敬佩。
一边又不断聚焦于年轻舞者想要挑战元老舞者的心情,展现年轻舞者对街舞文化的创新突破。
二者进行“较量”,让新旧观念在街舞中不断碰撞,让街舞文化不断焕发活力,也大大增强了节目的竞技性,增添了看点。
关键词3:传承
在《这!就是街舞》的舞台上,观众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伴舞小朋友们的身影。
他们有5、6岁的幼儿园小朋友,也有9、10岁的小学生。
但他们做起wave、做起头转时动作丝毫不输专业舞者。
于是,《这!就是街舞》衍生综艺《师父!我要跳舞了》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第一季的舞蹈师父由韩宇(《这!就是街舞1》冠军)、Franklin余衍林(《这!就是街舞2》亚军)等人担任。
第二季的舞蹈师父还加入了黄潇(《这!就是街舞3》人气选手)。
街舞技艺在综艺之间传承,街舞文化在代际之间传承。
无疑,《师父!我要跳舞了》等系列衍生综艺的诞生,也给参加过《这!就是街舞》的优秀选手们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总结来看,在经过三季《这!就是街舞》的铺垫后,街舞文化逐渐让大众乐于接受。
第四季的播出除了在制作上更加优化精良以外,前来参赛的舞者水平也有了极大提升。
《这!就是街舞》以一己之力不断推动街舞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看到了街舞的意义,节目的商业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综艺文化出海新思路
一是把握主场机会。
由于疫情原因,众多国外街舞大神无处施展,《街舞4》也是趁此机会,将外国友人一并请来,给了他们不一样的展示空间。
这样既能让外国朋友亲身体会中国的抗疫成果,也能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
待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时,他们可以向更多的人介绍更加真实的中国。
二是平衡“综艺性”与“竞技性”。
《街舞4》此次赛制不同于以往。
根据豆瓣,本季赛制将采取精英挑战赛。
第一赛段考察各个精英的实力;第二赛段每组将融合各个国家的选手,根据不同的主题任务进行团队比拼;决赛将类似NBA全明星赛,最终产生一支全明星国际联队。
可以看出,这种方式弱化了“个人”的概念,更侧重于“多文化”的融合。
这样的赛制更容易把控节目的综艺性,做到综艺与赛事的平衡。
让综艺显得不那么残酷,也让比赛显得不那么枯燥。
适当弱化比赛的尖锐,也适当削减综艺的泛娱。
将节目特色与国际多文化的特点相结合,寻求国产综艺走向世界的平衡点。
《街舞4》开播不足一个月,已经为观众呈现了许多精彩看点。
期待这部综艺能够继续保持当前的水平,在比拼时确保公平公正,为跨文化交流融合营造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环境,也为其他国产综艺文化出海树立典范。
作者/霡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