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聪明能干、曾经当过记者、后又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同学,说她如今不干了,退出了这家公司。
记得那是一次复旦同学聚会,多年没见,寒暄之后,聊起各自近况。
一位聪明能干、曾经当过记者、后又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同学,说她如今不干了,退出了这家公司。
不干了,为什么呀?众人大惑不解。
因为,她已经做到公司副总一级,年收入相当可观,而且,有房有车,在大家眼里,绝对是一成功人士!
她说,之所以不干了,是因为非常痛苦,再干下去,恐怕要成神经病了!
原来,进入公司以后,她清楚地看到了公司的日常运作,对各种关系户的巨量请客送礼……
企业间不负责任地随便说假话……
为达到目的不惜采取任何手段……
这和她固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极大冲突!
继续干下去吗?那就必须妥协,甚至同流合污,也成那样的人!
这是她极不情愿,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
况且,继续干下去,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而且追责,后果不堪设想!
在多次痛苦思索后,她选择了退出……
这个故事,已经过去多年,但是,在我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久久挥之不去。
又记得,当年到某地挂职,曾到企业调研,回来后,与一起去的秘书聊天,我说,这家企业,好像一般般,并不咋的嘛,
为什么市里非常重视,银行也相当支持呢?
秘书说,这你就不明白了,在下面搞企业,有一条非常非常关键,就是,胆子一定要大,一定要敢借贷!
尤其是,企业刚刚做起来时,甭管你是做什么,一定要千方百计,先把银行搞定。
只要银行给你大把投钱,那么妥了,你这企业就能活下来,没有问题了!
而且,指定会越搞越大,根本就死不了啦!
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跟银行紧紧绑在一起了,如果有点啥问题,只要你伸手,银行一般没有不答应的,因为,它不给你贷,假如你死了,银行不也要倒大霉吗?
大把大把的钱,不也要泡汤吗?
银行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所以,到后来,最怕企业死的,恰恰不是企业自己,而是那些银行呀!
秘书说这话,已经过去多年,但是,在我脑子里也印象深刻,难以忘却。
如今,当恒大债务危机成为房地产界一大新闻时,将以上两件事情联系起来,我似乎悟到了恒大的奥秘,再把恒大危机与许家印的性格联系在一起,我似乎找到了恒大之所以走到今天的答案。
老詹虽然没见过许家印,但我可以断定,此人胆子相当大,大得出奇!
昨天,看到一篇报道,一位曾经的记者写的。
当年,2008年,恒大还不像现在这样“恒大”时,曾在全国迅速扩张,并声称其土地储备如何如何了得!
而其三分之一土地储备,是江苏启东一块9000亩的填海用地。
这位不信邪的记者,竟千里迢迢,跑到启东去实地调查,这一看,看出猫腻来了,好家伙,就这么一大片用长江淤泥堆积而成的滩涂地,荒无人烟,白茫茫一片,半点动静没有,然而,恒大对外宣示的估值,竟高达340多亿,占到其上市估值的三分之一!
而那一年启东GDP的总量,也才320多亿!
你说说,许主席有多么牛比,其吹牛的胆子有多大!
能够如此吹牛如此忽悠,恒大再不大,天理都不容!
叫人不可理喻的是,一般人吹了牛,脸会红,心会虚,然而,许主席不会,绝对不会,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了!
而且更加令人佩服的是,债务已达1,97万亿,接近2万亿的天文数字了!
净负债率也高达153%,已经成房地产“首负”了!
许大老板楞是一点不惊慌,半点不着急!
管理团队的个人年薪,还是照样上千万上千万地领着,随便聘请一个“专家”,以壮声威,年薪也是一千多万!
在恒大,钱已经不是钱,而且也已经不值钱了!
公司及下属团队领导视察各地,皆有详细接待规程,连各位领导有何喜好,应该注意什么,皆已列出“客房喜好”,
一项一项,详细得很,半点马虎不得!
请看,《恒大集团各级领导客史记录总表》:
在此表中,恒大集团总部、地产集团、旅游集团、酒店集团、汽车集团、恒大宝等各路领导日常出行的爱好、习惯、忌口、枕头,甚至吃的零食,都被助理们悉心编辑成表,交发有关接待单位,堪称“帝王级待遇”。
可着劲儿的造,敞开门儿地花!
这大概就是恒大的企业文化吧?
反正钱有的是,只差再补充一句,“银行都是咱们开的”了!
看来,许老板真是把中国国情吃得透透的了。
不过,也只有他这样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才能如此一边大量地借贷,一边可劲儿的花钱,每天晚上都能睡得呼呼的,一点不感到内疚,一点不感到心慌!
但是,问题来了,难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真的会成为一条规律吗?
难道,在中国,像许老板这样大胆任性没有底线的人,背负着银行那么多债务,花着老百姓那么多钞票,他就一点也不受惩罚,他就一直这么有滋有味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我不相信。
我只相信,许家印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他受到清算的时刻快要到来了。
我真的在等着这一天,否则,世道不公,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