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为恒大等一些大企业所实践,这些大爷,欠着银行上万亿贷款,却是一点不急,而贷款给这些大爷的银行们,整天却急如热锅之蚁,恐怕已经好些个夜晚睡不踏实了哩!
按照常理,贷款者,得求银行给钱,应该是孙子或者装孙子才对。反过来说,存钱者,是交钱给银行,应该是大爷或者准大爷才对。为什么道理竟然反了过来,孙子成了大爷,大爷却成了孙子呢?
仔细琢磨,贷款者之所以成了大爷,是因为某些贷款者吃透了银行,当他所贷款项大到一定程度时,他就跟银行绑在了一起,他就再也死不了,再不也不怕银行啦!
因为,他一死,贷款归还不了,银行就会形成一个大窟窿,银行窟窿大了,大窟窿多了,就要出大问题,一旦发生挤兑,甚至就要破产!
所以,某些贷款者,尤其是有胆子搞巨量贷款者,吃透银行这一套,便将心一横,老子就这么着了!
于是,他就成了大爷!
我这个推理,目前正为恒大等一些大企业所实践,这些大爷,欠着银行上万亿贷款,却是一点不急,而贷款给这些大爷的银行们,整天却急如热锅之蚁,恐怕已经好些个夜晚睡不踏实了哩!
情况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样的情况何时能改变?
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
贷款的是大爷 存钱的成孙子
这幅图有点意思,说的是上面是一群欠银行贷款的人,下面是一群把钱存在银行的人。
贷款的人显然是富人,西装革履,在高端餐厅里意气风发;存钱的人显然是穷人,可怜巴巴,破衣烂衫,蹲地上啃着馒头。
这幅图,画得当然有点极端,贷款的人也未必都那么奢华,存钱的人也未必都那么可怜巴巴--这是从理论上说,是全面看问题。但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它也画出了人间百态,画出了热点难点,画出了今日社会之“病”。
不能全盘否定货款人,难为贷款人,丑化贷款人。他们是有大本事的人,靠贷款干成了一番事业,科技创新,招募人才,安排就业,照章纳税,促进发展。
但有些贷款的人,开始相当好,后来飘了,狂了,盲目扩张,天女散花,妄自尊大,唯利是图,贷款“狮子大开口”,也压根没准备还款,越贷越多,多到天文数字,越亏越多,亏到天文数字,此时的感觉是“虱多不庠,债多不愁”,烂摊子到了难以收拾的程度,以致于政府和社会都怕它垮了。任它垮掉?后果很严重;扶它一把?代价很昂贵。
至于在银行里存款的人,多为升斗小民,为养家糊口,为防病,为养老,从牙齿缝里省点钱,存在银行里,利息仅为寥寥的百分之一二三。
据了解,我国银行居民存款不菲,而存款人多为这些没本事挣大钱、发横财的平头百姓。他们不习惯也没底气,像欧美发达国家老百姓那样消费,更不敢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