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5年助华为供应链走向“数智化”,同事问他:你怎么能搞出这么多专利?

admin2024年05月19日 06:25:34
阅读:
标签: 物流 数据 货位 算法
分享:

5年时间,我见证并参与了供应链从人拉肩扛到科技驱动、数字化技术驱动的转变,特别是在智能装备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域取得了很多的科技创新。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反应迟钝”的人,说话比较慢条斯理,对困难不敏感,不谙人情世故。清华硕士毕业后,我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与运筹学的博士,后来在美国的物流公司和咨询公司工作了近14年。2016年,在年迈父母的翘首期盼中,我回到了国内。
 
  不惑之年,走向未知,对我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幸运的是,和华为的相遇打消了我所有的担忧和顾虑。面试时,华为供应链的主管仔细听我讲述自己过往的经历和对物流、大数据的思考,激动地对我说:“我们有非常多的物流难题,亟待科学家来解决,我们真的很需要你!”虽然从未在国内企业工作过,我担心自己格格不入,但看着他们眼底流露出的真挚和渴求,一种被需要的欣喜涌上心头。我想,或许可以把2年作为一个小目标,看看我能为华为做点什么。
 
  没想到,这一路走来已是5年。5年时间,我见证并参与了供应链从人拉肩扛到科技驱动、数字化技术驱动的转变,特别是在智能装备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域取得了很多的科技创新。
 
  不得不说,供应链的很多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这里有许多数据量庞大、且有无数约束条件的复杂问题。但每一次攻克挑战性难题后的酣畅淋漓和愉悦满足,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这也许就是激励我们不断向前、取得一些突破的最大动力吧!
 
  一片空白的开始
 
  我刚来供应链的时候,物流部正在做数字化变革,领导把我领到了物流部的资源规划部门,让我熟悉一下情况,参与到变革中去。至于怎么切入、有什么任务、具体怎么做,都是一片空白。
 
  对我来说,有两件事是我预期之外的。一是华为物流业务的复杂程度。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给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货,产品种类错综复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二是数字化基础薄弱。当时供应链数据的基础设施还没有构建,缺少计算资源,也没有宽表(字段比较多的数据库表),很多物流履行的数据都是散落在不同的Excel表里、纸面记录中,甚至是操作人员的脑袋里,加上涉及采购、制造等部门的跨部门协作,数据获取难度极大。而业务人员习惯于手工操作,不擅长数据分析或者使用工具,数字化技能比较欠缺。
 
  我记得刚来不久,遇到数据量超过几十万行或者报错的情况,业务人员用Excel根本搞不定,只好急匆匆来找我,问我怎么办。我还是挺惊讶的。我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领导申请服务器,尽快配上计算资源,并完善数据库表,不能我们上了战场,连把枪都没有。而现在物流上,我们构建起物流的“天网”“地网”,实现了物流运输的可视,还在努力打造一张有韧性、能抗打击的物流网络,希望它像八爪鱼一样,任何一只触角被砍断,也能迅速自愈;在仓库里,“人找货”而变成了“货找人”,智慧物流一定程度上成为现实……回看初期的兵荒马乱,我总会特别感慨,变化真的太大了!
 
  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我觉得除了硬件能力,更重要是人的能力的提升。供应链业务人员的学习能力真的很强,他们跟着我们这些专家一起学习,从头开始学习各种编程语言,学习解决问题的数字化思维,把各种复杂的问题进行分类,有些归为运筹优化的问题,有些归为机器学习问题,然后再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在短时间内各个击破,进步神速。
 
  寻找单点技术的突破
 
  就我个人来说,一开始,我也是在和业务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寻找一些技术的突破口。从2017年开始,我参与组织建立了一个物流的智能运营平台,端到端拉通从原料到仓储、发货的数据,并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生成预警。比如一旦发货能力不够或者仓库有爆仓风险等,国家的物流经理就会收到预警,及时地进行调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关键点: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而首先是一个业务问题,前端数据来源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端预测的准确性。即使到现在,我们也在不断精进这部分的能力。
 
  举一个例子。当时海关出口需要人工来判断报税类别,比如一台电脑是由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多个配件组成的,海关专员需要把这些配件“打包”成一台电脑来报税。按照大多数国家的报税规则,这样一来,可能关税为零,但如果把每一个配件分开来报税,就会被当成单独的item(物料),按照单个item的税率来报税,税率可能会特别高。按照“打包”报税还是按照单个item报税,需要以遵从各国的海关要求为前提,并结合人工的经验判断,但这样的分类完全依靠人的经验判断,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特别痛苦。
 
  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机器学习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历史上成套的操作数据梳理出来,再让机器去学习这段规律,就能把业务人员解放出来。但业界没有现成的算法,我们从零开始构建起“决策树”的模型。打个类比,要判断一杯饮品是什么?首先得先看里面有啥成分,如果有咖啡成分,我判断这是一杯咖啡类饮品,具体是什么咖啡?再来看里面是否有牛奶或奶油,如果有,继而可以判断这是一杯拿铁、卡布奇诺、摩卡或其他。然后,再来看里面是否有巧克力,如果有,大概能判断是一杯摩卡。
 
  有了这套模型,我们让机器去学习历史出口清关发票数据,分析出它们的共性,把海关专员脑中的知识和经验固化下来,代替人工来做这部分工作,不仅效率高,而且准确率很高。
 
  再举个例子,当时在很多国家我们采用的都是“一车一站点”的派送模式,既不考虑这辆车能不能装满货或是否需要二次上站,也不考虑周边站点是否可以协同派送等,导致“最后一公里”的运输费用昂贵,存在大量的浪费。
 
  我就想,能不能做一些优化?比方说用大一点的车来运送附近的几个站点?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在实现上有诸多限制。首先,要在合同签署时就对物流费用的报价模式进行约束,不再按照原来的一个站点为单位来结算,而是按照车辆数量来结算。其次,要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辆报价、站点位置的分布、站型的特点等各种因素来综合判断是否合算。为此,我们在车辆调度领域也做出了一个算法模型,在各种因素的限制中找到那个最优解。
 
  这些单点的突破虽然不能一下改变全局,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循着这个方向往前,我们就能积沙成塔,把物流的数字化能力建立起来。
 
  物流网络规划:贪婪的未必是最优的
 
  2018年的一天,供应链管理部的总裁熊总问我:“你能不能估算一下,中国区的省暂存仓究竟设置多少个合适?”我理解,熊总是对当时物流商设置的省暂存仓数量有疑虑,因此,我花了一两周时间做了一个数学模型,来模拟显示省暂存仓的数量对整体配送时效的影响。比如从深圳出发,3天配送90%的客户,大概需要几个暂存仓,提供一个理论的测算参考,帮助物流商动态判断省暂存仓的设置是否合理,从而帮我们更好地控制成本。受到这个问题的启发,我突然想到,其实这个模型可以继续拓展,应用于华为在各个国家的物流网络规划上。
 
  比如,我们在各个国家通常都只有一个中心仓,设置中转仓是一个常见的操作。试想一下,一个项目如果要新建一两千个站点,站点遍布各个区域,每一趟都从中心仓发货显然不现实。但要设置多少个中转仓?设在哪里合适?其实这就是在构建“港口--一级物流节点--二级物流节点--客户”的多级物流网络,需要综合考虑综合成本和配送时效,在短时间内完成物流网络规划,并给出最优结果。
 
  这是一个很难的组合数学问题。因为我们不确定要设置几个点,也不知道设置在哪儿,组合起来就是有无数个解,有无穷无尽的答案,而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在这个巨大的搜索空间之内,找到最优解,无异于大海捞针。
 
  拿到这个题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刁钻的题一定不能用常规的解法。如果用常规的方法,比如贪婪算法和精确求解算法,很可能陷入僵局。因为贪婪算法的原理是,每走一步,找到的都是附近最优的解,而不会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这样很可能掉进陷阱而不自知;而如果使用精确求解算法,由于网络规模太大,难以在短时间内求解出结果。两个方法都不是最好的答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讨论,我们跳出了“最优”的禁锢,创造出一种基于改进变邻域搜索的多级物流网络规划方法。简单说,就是既然我们找不出全局最优解,那就退而求其次,算一个局部的较优的解出来。每走一步,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较大的范围去判断较优的解所在的区域,然后再在这个区域找较优的解,把范围一点点缩小,兼顾时间和成本,取得一个接近最优的解。这是一种改进的“局部搜索算法”,我们还为此申请了专利。
 
  物流网络规划产品上线后在各个国家投入使用,使得物流网络布局不再是按照经验“拍脑袋”,而有了数字化算法引擎作为依据。对比业界同类型算法软件,一次建模分析从原来的2~3天缩短至10分钟,求解速度大大提升。物流专员根据当时、当地项目的需求,在电脑上使用这个工具,就能很快算出来需要设置多少个中转仓、设置在哪儿合适,不再需要专业人员的协助,提升了仓配一体典型国家的物流时效。
 
  这件事让我很有成就感,因为物流网络规划问题是一类NP-hard(非确定性多项式)问题,这类问题有数量庞大的可行解,被位列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而我们通过巧妙的方式相对快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贪婪的未必是最优的,最优的未必是最快的,真正好的算法,是要在众多约束条件之下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
 
  仓库“自画像”,十分钟搞定
 
  从2019年开始,“智慧”仓库、无人仓库被提上日益重要的位置,让仓储机器人、无人叉车、无人机、机械臂等,替代人工来捡料、包装、运输……但任何一个算法的应用,前提是要先有一张仓库的“自画像”,就像房子的户型图一样,能准确显示出货位之间的距离,货位和操作台之间的距离等,否则再聪明的机器人也要“抓瞎”。
 
  怎么把这张“自画像”画出来,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以前的操作方法是人工测量。以X国某仓库为例,存储占地5000平方米,有效货位10000多个,假设每个货位仅做一次距离测算,每次测距要10秒,总共要花28小时,记录用2小时,需要不眠不休干一天半才能完成这张“自画像”。
 
  业界有没有先进的办法?有!激光AGV可以派上用场,在一个陌生的场景,它只需走上几圈,就能自主建立地图,但它也有短板,一台激光AGV的价格在十几万到几百万不等,且无法上高层货架。
 
  既然现有方法无法大规模普及,我们只好开始思考新的办法。研究后我们发现,每个仓库在建设过程都有一张Excel的布局信息表。它记录了仓库的所有建设数据,包括几个货柜、每排间隔多大、每个平面区域有多少个货位、过道有多宽等信息,如果能够把这张Excel变成图,就可以画出仓库的“自画像”。
 
  但这个转化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仓库布局千奇百怪,数据很多、很细,需要不断筛选,只让特定的数据在图上显性化出来。就像搭建房子,我们要把关键数据先找出来,搭建房子的骨架,再按照图纸把每个部分一点点搭建起来。
 
  有了“自画像”后,我们还要计算出每个货位之间的最短距离。对于数万平米的仓库来说,货位数量成千上万,货位距离组合有千万甚至亿级以上,计算量庞大,还要考虑路径中障碍物的影响。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基于图搜索的仓储距离图谱自动构建算法,将库区类型分为地面货位、高架货位及过道和无过道场景,然后利用最短路搜索Dijkstra算法分别进行测算。
 
  这个方法在4个区域配送仓和1个海外国家仓应用后,拣料路径大幅改善,缩短拣料距离约16%,共节省作业时间1000多个小时。拿上文提到的X国某仓库来说,算法自动计算全部货位之间的最短距离只要10分钟。这种仓储距离图谱的自动构建方法,应该是我们在仓储领域,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轮船啥时到岸?我们有了预测方法
 
  这两年,虽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依然要把货物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哪些线路可以走?某个节点出了问题,我们有什么备选路线?为了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路径,我们把全球航空公司的航线运能动态接入系统,构建了“天网”,把卡车和轮船的路线运能动态接入系统,构建了“地网”。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模拟供需情况,找到各种情况下的最优路线,比如什么时候中转最少、什么时候货期最短、什么时候成本最低等。
 
  在构建“地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海运轮船的ETA(预计到达时间)很难预测。船舶航行靠泊的时间表准确率低,常常是事后更新。因为影响船舶到港时间的因素非常多,如大雾、风暴、塞港、港口罢工、节假日……加上海运周期长、在途航行轨迹差异大,时间表根本无法准确估计。但另一方面,准确的ETA有助于调整船舶装卸顺序,优化装卸作业,对后续的收货准备、清关,以及从港口到仓库的运输计划、生产排产计划都有重要意义。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预测更加准确呢?
 
  我们不是魔术师,变不了魔术,只能从现有的数据入手。我们发现,轮船行驶在海上,有时候会传回实时的GPS数据,尽管这些数据是跳动的,时有时无,不一定准确。还有什么?对了,我们可以收集到每条航线的历史GPS数据,通过学习,得出航线的特征模型,画出一条基准路线,包括航行轨迹、港口驻留时间、港到港航行时间、速度、距离。
 
  有了这两部分数据,我想到了动态滤波--一种在有各种噪声的不确定条件下,进行预测估算的工具。阿波罗飞船登月的时候就用到了这种方法。因为飞船起飞前经过理论计算的路径和预计位置不准,所以需要实时监测来修正,虽然实时监测的位置也不准,但把两个不准的数据放在一起,用这个算法就能计算出相对准确的位置和速度。
 
  我们把动态滤波工具移植到了海运场景中。历史航行数据存在偏差,实时监测的GPS数据也有偏差,但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再结合船舶航行靠泊的时间表,就能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结果。这就好比天幕中散落着无数星星,但有些星星特别亮,通过连接这些星星,我们可以画出一个星座的形状。
 
  这种基于动态滤波的海运ETA预测方法,让预测的准确率大大提升,在不少航线可以达到80%的误差在一天以内,而且实现了自动化,我们不需要苦哈哈地人工查询船期计划,可以利用系统承载算法,实时刷新数据,并进行动态ETA预测,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这套预测方法也被我们申请为了国家专利。
 
  想要攻克天下最难的问题
 
  工作之余,我喜欢在网球场上快速奔跑、转移腾挪。时而高高跃起,时而扑地救球,时而急速前趋,时而缓步退后……一场对决下来,大汗淋漓,畅快无比。这和我解出某个难题时的感觉一模一样。
 
  有人问过我,为啥总有奇思妙想,如何能产出这么多的专利?我觉得解题思路未必是最关键的,更重要的是定义难题的能力。记得供应链总架构师CHENYUE博士说过,科学家身上似乎都有一种基因,想要去攻克天下最有挑战的问题,我觉得确实如此,场景越复杂,越激发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种渴求和潜能。但前提是要真正了解业务实质,把业务痛点和业务需求,有效地转化成一道具体的题目、一个算法、一个模型,在众多条件的约束中寻找相对最优解。这个相对最优解未必是最顶尖的、最领先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能产生最大应用效果的。换句话说,业务的收益和变现才是衡量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准。
 
  5年时间,供应链从“数字化”走向了“数智化”,以后还将走向“数治化”。世界日新月异,未来的变化很难预判,唯有不断提升能力,保持韧性,才能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所以,我会继续沉下来,扎下去,在业务中不断挖掘技术创新的“宝藏”。与大家共勉。
 
 
 
  来源/《华为人》
  作者/TANG HAO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湖南电气职院师生赴英雄航天员汤洪波家中观看“神舟十七号”返航着陆

  • 拼多多跨界微短剧,能演好这出戏吗?

  • 湖南水电职院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 国产数据库实践:亚信安慧AntDB在DTC 2024展示创新实力

  • 583硬派家族+SUPER9跑车,方程豹产品矩阵献礼比亚迪30周年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