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第一个北极圈内的GSM网络,我在华为经历的“神奇”远不止这些

admin2024年05月06日 04:40:36
阅读:
标签: 华为 俄罗斯
分享:

命运总是如此神奇,而我在华为经历的“神奇”远不止这些。



  北纬69°20',东经88°13',这是北半球北极圈内的城市,也是俄罗斯境内位置最靠北的城市,诺里尔斯克。2001年10月,我从莫斯科启程前往西伯利亚地区,和本地同事一起在诺里尔斯克开通了华为在北极圈内的第一个GSM网络,也是北极圈内第一个GSM网络。
 
  2021年,我在南半球的城市悉尼,面向交通行业的客户继续交付我们的GSM系统。隔着二十年的时光,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和如今人到中年的自己穿越时空的握手。
 
  华为第一年,太多“没想到”
 
  2000年,我从湖南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毕业进入华为。我们在深圳科技园1号楼报到后,没几天就去了宝安的石岩湖参加大队培训。住的是石岩湖度假村酒店,两个人一间房,天天上课、军训、晚自习,包吃包住,刚去就领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工卡里还有800元伙食费。
 
  对我们这些刚从学校出来的新人来说,哪里享受过这样的“高规格”待遇,我还记得我在马路边的IC卡电话亭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爸爸妈妈听完后,叮嘱我要踏踏实实工作,回报公司,我似懂非懂地点头应允,那时我还没有感受到这句话的深意。
 
  大队培训结束后,我去一营进行为期半年的锻炼,做无线GSM技术支持工程师,接受全国派遣(那时海外市场方兴未艾,全球派遣还没开始)。派遣之前,我们先要在车公庙接受几个月的产品硬件安装和调测能力的培训。印象很深的是,机房都在室内,空调温度开得很低,晚上学习完还可以去餐厅领夜宵,领完夜宵再心满意足地坐上小巴回宿舍,这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了。
 
  培训结束后我被派往新疆,公司还给我发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那还是486/586电脑的时代,能领到笔记本电脑,多牛啊!
 
  在新疆的日子,北到克拉玛依,南到喀什,我走遍了天山南北,看遍了雪山戈壁,开启了第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第一次去油田;第一次新年守局,挤时间去客户运维主任家里吃年夜饭;第一次去帕米尔高原开卫星基站,当了一回冰山上的来客。那是盛夏,山下烈日酷暑,山顶大雪纷飞,我们在山顶开站时,睡的是通铺,所谓的通铺就是一块大石板,大伙裹着厚厚的军大衣,倒头就睡。
 
  我一度以为这段经历对在南方长大的我来说,已经算是别开生面了,但直到我去了俄罗斯常驻才发现,借助华为这个平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实在奇妙到超乎想象。
 
  诺里尔斯克,这是哪儿?
 
  新疆之行结束后,赶上公司技术支持体系配合海外市场的拓展时期,正在组建海外交付兵团,我来到位于蛇口的华为海外用服工程中心等候外派。在此期间,我当了一回海外员工培训班主任和讲师,培训了第一批海外本地员工,他们主要来自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等国。第一次赶鸭子上架,用英文开课,我是出了一身的汗,但效果还不错。说来也巧的是,我没想到就此和俄罗斯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它成为我海外常驻的第一站。这批俄罗斯本地员工目前还有一些在公司,2017年我机缘巧合去了一趟莫斯科,还见到了这些昔日的老友。
 
  2001年10月12日下午,我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走出机场,10月的莫斯科,天空灰暗,地面潮湿,扑面而来的是初秋北国的些许萧瑟。
 
  刚到没多久,代表处就安排我和几个俄罗斯本地员工去西伯利亚出差,交付我们在当地的GSM工程,我负责开通整套核心网的设备。这是一个本地网项目,当年俄罗斯有很多区域移动运营商,我们客户的网络覆盖西伯利亚地区两座城市,一个是南部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个是北部的诺里尔斯克。这个地方在此之前是没有无线通信的,我们新建的局点用现在时髦的语言来说是“Greenfield Site(绿地站)”。
 
  出发前,我上网查了点资料,也找本地员工了解了一下诺里尔斯克的情况。诺里尔斯克地处北极圈以北约320公里处的泰梅尔半岛上,位于叶尼塞河(流入北冰洋最大的河流)下游东侧,是俄罗斯著名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曾经有句笑话说,连呼吸的空气里都是金属的味道,按现在定义就是雾霾指数爆表。
 
  与城市相连的道路只能通往附近的居民点,要想前往其他大城市,只能乘坐轮船或者飞机。但极寒的气候和飓风、暴雪常常会导致唯一的一座机场无法正常运转。复杂的交通状况,让当地物资供应困难,尤其是遇到极夜和冰封,几周都买不到任何水果、蔬菜和肉类产品。而外地人要去当地都需要申请通行许可证。当时也没有信用卡,我们准备了很多现金来应付未来的各种开销的支出。
 
  我是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飞往诺里尔斯克的。三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是前苏联国产的图-154,噪音非常大,一路上气流不稳造成飞机颠簸,所以也就没有餐饮服务。下飞机前,同机的人都开始戴帽子、穿大衣,那种帽子比头大一倍,全都是毛。我没有做这样的准备,因为莫斯科当时是10℃左右。对于西伯利亚的冷,我完全没有概念。
 
  等到机舱门一开,我就“石化”了。外面的风雪呼呼地灌进来,打在我的脸上,用“刺骨”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走出舱外,大风吹得我摇摇晃晃,站都站不稳。等取完行李出来,看到的是一辆破旧的大卡车,应该是本地员工找客户借的,车身有一个图标和我们公司的标识非常类似,我就像见到亲人一样亲切,但第一次见识用大卡车来接一个人,也是挺搞笑的。
 
  当时冷到多少度我并不知道,后来查当地9、10月的天气,一般都在-30℃左右。风雪把我整个面部肌肉都给冻住了,幸好司机不懂英语,不用开口说话,我比划比划就上车直奔宾馆。
 
  极夜和极寒
 
  GSM工程规模不大,覆盖有色金属工厂以及配套的住宅和几条主街,一套核心网设备,几十个站点,满足2000多用户的网络需求。站点相对简单,没有很多频谱,也不需要多复杂的天线。怕大风刮走站点,站点基本都安装在不太高的建筑物顶上。站点获取也没有太多复杂的流程,我们基本是跟着客户出去走一圈,就能把站址确定下来。
 
  建站的分包商是我们从附近区域调遣过去的。小赵是和我一起开局的BSS(基站系统)工程师,他比我先到,还有几个俄罗斯本地员工,就是我在蛇口培训过的那些兄弟。
 
  天寒地冻,施工进度非常缓慢。电池首先是个大问题。基站电池属于外配套产品,需要清晰的供货数以及站点配置情况,而且派送过程异常复杂,整个运输路线是火车加大巴再加小巴,几乎绕俄罗斯一大圈,加上天气恶劣,一路上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波折才能把电池安然无恙地运到。
 
  我还在深圳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里的电池问题。等到了俄罗斯,基站的电池还是没有着落,只能先安装电池以外的硬件部分,但等其他部分安装都完成了,我也到诺里尔斯克了,而电池还是没有着落。直到我在现场一一核实清楚站点配置情况,电池的运输才正式启动,而这导致室内安装将延迟至少半个月才能完工。于是我们和客户协商采用UPS(不间断电源)电池暂时顶替,一边等电池到货,一边开始基本的软件调试工作。
 
  一开始,天气还比较好,每天还能有4个小时的白天,后来,极夜现象越来越明显,白天只有2个小时,满天满地都是厚厚的积雪,世界是一片白色,但其他的时间都是黑夜笼罩着大地。诗人顾城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但诺里尔斯克的阳光在哪里呢?每天基本生活在黑夜里,真的是一种煎熬,好在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这多少可以转移一些我们的注意力。现场的BSS督导已经待了一个多月了,他笑着对我说,慢慢就会习惯了。
 
  除了极夜,就是极寒的天气了。西伯利亚大半年以上时间都在下雪,从9月底一直持续到来年的4月份。一个晚上的雪,第二天早上如果没有及时铲雪的话,雪可以达半人高以上。气温也基本是-30℃到-50℃左右,在室外待一小会儿,就感觉鼻子吸不到空气了,眼睛睫毛上都挂着一层霜。在漫天大雪里,街上的行人都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穿戴着毛绒绒的厚大衣和帽子,慢慢地在雪地上行走。最有趣的是,当地人把小孩放在一个篮筐里,篮筐下面还带着小轱辘,大人用绳子拉着篮筐慢慢往前走。大伙也多半不外出,外出多是买面包、肉肠一类的食物。
 
  这样的景象,在我的人生际遇中真是头一回见。我特意看了地图,这里离北冰洋并不远,一度很想去领略一下真正的北极风光,还幻想着到了北极点后吟诗作赋一首,但是本地员工打消了我这个念头,他们告诉我如果没有专业的装备将非常危险,而且根本不用去北极,到了诺里尔斯克,你就可以领略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严冬了。
 
  电热杯煮饭 老干妈是中国胃的灵魂
 
  在诺里尔斯克,吃饭也是个问题。中午,我们就在当地一家比较简陋的俄罗斯咖啡店吃,大部分是黑面包配汤,偶尔有点肉,上面再放点奶酪。我刚开始吃不惯,后来觉得很美味,主要是抗冻。晚上干完活回到酒店,天冷想吃口热的,怎么办呢?我带了一个电热杯,本来是用来烧开水的,后来被迫用来煮米饭。我和小赵都不会煮,他怕饭糊,会放很多的水,最后煮成了稀饭,吃后经常拉肚子。而我为了把饭煮干点,水放得少一点,但每次都会煮糊。糊了之后,电热杯上就腾起一阵烟,我怕这些烟引发房子的防烟装置报警,就找一个大碟子盖上电热杯的口,结果烟往四处飘,好几次引来了楼道的管理员大妈。
 
  糊了的饭倒出来之后,配点肉肠,再拌上下饭最有灵魂的“老干妈”,妥妥的中国味道,简直绝配。“老干妈”是我从莫斯科带过去的,那时候公司关怀海外一线员工,会定期从国内派送大量的“老干妈”、零食和电视剧VCD(影音光碟),我们出差之前,会领上一大堆。
 
  一直这样吃晚饭,直到另一个工程师杨亚军过来,带了一个电饭煲,我们的生活水平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从那以后,陪伴了我们几个月的电热杯,开始失宠。我们终于可以吃上不糊不稀的饭了。后来,我又自主发明了用电饭煲煮菜:每次先把饭煮好后,盛出来,再把在当地买的、仅有的一些蔬菜和鸡肉放进去一锅蒸。最常吃的菜谱是咸熏鱼和鸡肉,偶尔碰到像西红柿一样的辣椒,就像过年吃年夜饭一样,再拌点“老干妈”,那真是绝配。
 
  后来,工程师龚松桥和过坚二人过来支持调测,因为俄罗斯市场开始逐渐突破,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人员。他们也是来给我们补给卢布的,因为再不来,我们的口袋也快空了。我们四个人,一起上站点,一起买菜、煮饭。能吃到热乎乎的米饭,能和同伴大声说中国话,我们都觉得这真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事了。
 
  第一个北极圈内的GSM网络
 
  那时联系代表处需要用电话线拨号上网,速率只有几Kbps(千字节每秒),经常断线,或者干脆拨不通。而且客户也是第一次面对GSM工程,只关注工程进度,导致我们很难获取到支持,很多事情只能现场解决,所以每天基本都是从早上十点忙到晚上八九点。
 
  不凑巧的是,因为电池没到货,我们征得代表处同意后让工程队先行离开,结果就在工程队离开的第三天,电池也来了。无奈之下,我们和本地员工只能自己安装。也亏得本地员工人高马大,也很能吃苦,最后硬是靠着一页一页翻开局指导书,完成了一个一个站点的安装和调试。
 
  工程完成后,高兴劲还没过去,我们很快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基站控制器和基站之间的一个接口总是频繁出现链路闪断。当时的传输用的是客户固话局的传输,需要反复协商并确认每个时隙的分配才能配置到我们的GSM系统中。没有传输工程师,加上传输线缆很多走室外,一遇大风雪,经常告警不断,以致链路闪断。我和小赵非常着急,但我们没有急着发回公司处理,想自己把问题消除在现场。为此,我和小赵轮流待在机房和酒店,一个一个数时隙,定位出问题,再通知客户到室外整改。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了一周,总算把大部分问题解决了。
 
  之后我们将2000多名新用户导入GSM系统,并成功打通了First Call(首次呼叫)。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无比欣慰和振奋,这意味着在北极圈内也有了我们华为的GSM网络。这是第一个北极圈内的GSM网络!我们做到了,华为做到了,中国人做到了!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设备经受住了西伯利亚严寒的考验,能为俄罗斯人民服务了。
 
  那天,我们几个小年轻大胆喝了“伏特加”,用当地人的方式来庆祝基站的开通。冰冻后的伏特加,一口下去,如烈焰般刺激着味蕾,火辣热烈,后劲十足。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愿望,祈求北极的这股北风能把我们的喜悦一路吹到中国去,吹到中国南部那座年轻的城市里,吹到那群年轻人中去。是他们辛勤的努力,才有华为产品的今天!
 
  -50℃的暴风雪
 
  基站开通后,我们开始收拾行李打算离开,但突然而至的一场暴风雪让我们措手不及。
 
  这是西伯利亚30年未遇的大风雪,气温降到-50℃,寒风卷起满天的雪,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所有的交通工具都中断了。我们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宾馆的房间里面,守着仅有的固定电话保持和外界的联系。当地人不会说英语,只能靠本地员工来交流沟通,以此来了解外面的情况以及航班恢复的时间表。
 
  一天又一天,风雪一直在持续。渐渐的,宾馆里的食品不多了。一开始是买不到蔬菜,很快连鸡肉也买不到了,我们担心,再这样下去,吃饭都会成问题,更不用说回莫斯科了。大伙窝在宾馆里,简直是度日如年,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卢布也所剩不多,真有点弹尽粮绝的感觉。
 
  在此期间,机场的一个基站被吹倒,我们要去现场解决问题,但是租不到车。后来客户帮忙找了一辆大卡车,把小赵送到了机场。回来的时候,碰上大雪封路,他只能再次折返机场。一夜没睡,他的那个模样别提多憔悴了。
 
  我们一直与机场保持着密切联系,但是起飞的消息总是变来变去,一会儿是早上11点,一会儿又到下午5点,一会儿说晚上11点。有时候凌晨都在等消息,所有人把行李收了又开、开了又收,随时准备出发,但看着窗外呼啸的风雪,心里没有一点底。原本盼着回到莫斯科的兴奋劲也荡然无存,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在焦灼中等待十几天后,风雪渐歇,我们终于赶上航班开通,离开了诺里尔斯克,回到莫斯科。
 
  我在诺里尔斯克待了三个月。2002年的夏天,我又去了一趟,任务是巡检,赶上夏季的极昼,大部分时间是明晃晃的白天,人没法睡觉。这又是我另一段记忆了。
 
  在诺里尔斯克经历的很多事,直到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如昨,但也有一些记忆渐渐模糊,我记不起那个时候我还想了什么,靠什么坚持了下来,或许是整天的忙碌,让我已经没有时间思考其他事情,或许是爸妈当初在电话里说的话在耳旁萦绕,又或许是“人在阵地就在”的简单想法让我支撑下来了。
 
  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受益终身。它教会我,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要积极去开创未来。
 
  任总说要请我吃饭
 
  2010年8月26日上午,那是一个普通的周四,但老同事过坚的一通电话让我平静的生活泛起涟漪。
 
  电话里他语气激动,有些语无伦次:“公司发了一封经任总批示的总裁办邮件,里面提到了你。”
 
  2010年8月,任总去艰苦地区看望员工,去过阿富汗后又到了北冰洋,看望在最艰苦地方工作的员工,亲自体会员工工作的辛苦。他是夏天去的北冰洋,想起了我2002 年写的那篇题为《北极圈内的华为GSM》的文章。他去的时候是夏天,蚊子很多。任总说,在那儿走路,他都戴着养蜂人戴的那种帽子,即在草帽的周边缝着纱布,围着头绕一圈。他希望“我们各级部门,都要关心在艰苦地区的员工的学习与成长!那儿接收新的信息难,接触尖端技术难,但他们的精神十分宝贵”。
 
  过坚说:“老板说你什么时候回深圳,要请你吃饭!”
 
  听完这番转述,我第一反应是他们在开我玩笑,我被捉弄了:那会儿我已经从华为离职五年了。他们后来把邮件传给我,我才相信这是真的,老板是真要请我吃饭。
 
  我更没想到,八年前(2002年)在《华为人》报上写的一篇文章让任总感同身受,这让我感动不已。当年一个关键局点的施工,一篇平实的文章,相隔八年的重温,跨越八年时光的邀请,让我思绪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任总的这封邮件,我想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邀请,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是对那群曾经在北极圈奋斗过的华为人的肯定,是对那些年在海外开疆拓土的无数华为人的激励,是对所有在艰苦地区奋斗的华为人的精神的一次鼓舞,是所有华为海外奋斗者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这大概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一种穿越时空的高度忠诚以及使命感使然。
 
  那天上午,曾经一起在北极圈共事的兄弟们都陷入到幸福的喜悦中。但很遗憾,因为周六我要出国,没能与任总见上面。我还记得周五晚上,这些兄弟赶来和我道别。我们喝了很多,也聊了很多,聊在北极圈经历的种种。那些过往,如电影般历历在目。那一晚,所有人都喝醉了。他们说,多亏我的这篇文章,让大家拥有了美好的回忆。
 
  十载春秋,不思量,自难忘。因为家庭原因,2005年我从华为离开,后来跟随在澳洲求学、工作的太太一路南下。我曾在一家欧洲的半导体公司做通信相关芯片的销售,因为依然在通信领域,得以时常关注到华为的动态。华为的销售收入逐年攀升,海外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持续不断地在通信和多媒体终端领域实现市场突破。我常常为之骄傲,以曾经在华为战斗过的峥嵘岁月为之自豪,还喜欢在同事面前细数华为往事。
 
  那些年,我去过很多地方,遇到过很多人,但一直感觉华为人是与众不同的一群人。在20岁出头的年纪,我们懵懵懂懂来到华为,战战兢兢踏上海外旅途,有幸在这个全球化平台上历练,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领略大千世界的不同风景,体验不同国度的文化与风情,见过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的漫天大雪、莽莽荒原和异域山川……每个人身上都打下了深深的华为烙印。华为的经历和存留在我们内心的品质,指引着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能克服人生中的困难,笑对风雨,成熟而自信。
 
  兜兜转转,再回华为
 
  2010年下半年,华为在澳大利亚市场正处于突破期,签下了搬迁大单。没有太多思考,我再次向华为投了简历,继续从服务做起。
 
  重新回到华为后,我在eSpace(华为内部通讯软件)的个性签名中写下“Restart(重新开始)”,自此再未改过。
 
  公司在新市场取得大规模突破的时候,缺乏本地合作伙伴,后来派遣我去组建硬件安装队伍,干起了比当年更接近服务末端的工作:设备安装和服务。我一干就是五年。那五年是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的日子,通过这些最基础服务的历练,我熟悉了这个产业链的末端,最后把站点自建工程队的安装业务做成了专业配套业务,支撑了后面几年澳大利亚市场的站点服务拓展以及业务的全面开花。
 
  机缘巧合,当前我正在交付的项目是给铁路系统提供GSM网络的一个项目。我们的GSM 产品经过这么多年的迭代发展,已从当年的小家碧玉成长为大家闺秀。而我,何其幸运到得以首尾相望。每次看着我们设备上那一个个闪烁着的绿色的运行灯,似乎它们向我诉说这些年华为很多很多的故事,这是命运馈赠给我的最好礼物。
 
  又是一个十年。出走后的归来,已近半生,仍是少年。这一路风尘仆仆,这一路鲜花盛开。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愿继续保持空杯心态拥抱未来。
 
作者/叶树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湖南电气职院师生赴英雄航天员汤洪波家中观看“神舟十七号”返航着陆

  • 拼多多跨界微短剧,能演好这出戏吗?

  • 湖南水电职院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 国产数据库实践:亚信安慧AntDB在DTC 2024展示创新实力

  • 583硬派家族+SUPER9跑车,方程豹产品矩阵献礼比亚迪30周年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