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维:回忆当年“混文凭”

admin2024年03月29日 00:58:48
阅读:
标签: 改革 社会 记者
分享:

邓维,经济日报摄影部原主任,八十年代京城名记。不但照片好,尤其文字佳,两两相配,是为双绝,令同行击节赞叹。后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亦算实至名归,大家不得不服。



 
  
  退休以后,开一公号《邓维视点》,有文字,有图片,仍是图文双佳,保持邓氏风格。
 
  今天这篇,写的是邓维刚到经济日报那会儿,如何“混文凭”的故事。
 
  堂堂经济日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这文凭竟然是当年“混”来的?
 
  的确,邓维说的是大实话。
 
  能够说这样的实话,自揭其短,可见作者是一豁达大度、胸襟亮堂之人。
 
  这样的文章,难能可贵,值得一读。
 
  回忆当年“混文凭”
邓维


  我是1980年10月从工厂考入原《财贸战线》报(现《经济日报》前身)的,该报当时是国务院财贸系统报纸,系WG后于1978年恢复的报刊。那时编辑部的编辑记者加排字、制版人员总共不足百人,我的工作证是76号。当时的《财贸战线》报源出WG后停刊的在我国近代报业史上赫赫有名、新中国成立后又几度命运变革的原《大公报》。这段历史错综复杂,本身就是我国报业史上的一段命运多舛的史料。由于太过曲折,一半句说不清楚,有兴趣者可自己上网搜一搜。
 
  我一开始时是“以工代干”,这个名词现已退出历史舞台了,意为本身身份是工人或不属于国家干部序列的其他人,又从事着国家干部序列的工作。这个现象在改革开放前是全国普遍的“历史遗留问题”,仅仅在当时的国家级新闻单位,与我情况相仿的人不在少数。改革开放后,各个方面步入正轨,要求各类从业人员要有相应的专业资质,文凭就成为衡量资质的基本门槛。
 
  WG开始时我上小学五年级(上半学期),15岁就去插队了,后来当兵当工人,自然没有文凭(我连小学文凭都没有)。报社也为此特别负责任地为我解决问题,但政策上有杠杠,不是易事。
 
  机会来了!当时中国记者协会为解决我这类情况的新闻单位编辑记者的学历问题,经国家批准由中国记协开办“中国新闻学院”(大专,不脱产,但必须上足学时并考试及格,学制两年),首期办学地点设在《工人日报》社,师资力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后来在首都各新闻单位干得风生水起的许多当时没文凭的年轻报人,一时间济济一堂。
 
  麻烦也来了。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变革风起云涌,干记者的每天见证、报道变革还来不及呐,又要上学取得文凭资质,两难哟!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把主要精力依然放在采访报道上。本来就是破格吃这碗饭,再拿不出像样的新闻报道,于心不安,所以我该采访就采访,该出差就出差,报道倒是没落空,但缺课不老少。我当时想,只要考试前临阵学习,及格就行。太感谢报社啦,每次我因出差向学校请假,报社都盖章送达。倒是我自己不争气,毕业考试时偏偏是历史课不及格(我缺课太多,又自以为历史知识手拿把攥),补考了才过关,丢人现眼。
 
  后来被我们戏称为“黄埔一期”的首届中国新闻学院一期生,毕业后各奔东西,我也没见过谁写这些事,不过这是我有生以来的文凭,记忆犹新。
 
  我当时不喜欢上的课是“新闻理论与新闻写作”,也缺课多。教授这门课的老师据说以前是京城某报记者,后来去人大教书,讲课时一直端着架子,但从头至尾讲的都是套话、空话、八股话。譬如讲“消息”与“简讯”的区别,他让大家写500字的“简讯”,可他点评同学作品时推荐的范文,居然在500字的“简讯”里罗列了8个层层叠叠的排比句,看上去洋洋洒洒,内容却空空荡荡!请注意,行文八股、新闻八股一直是痼疾,改革开放初期报纸的读者对此为反感,属必须变革之列。不喜欢也就不上心,我要么缺课,要么对付,你给我60分就行。
 
  我喜欢上的是北京大学语言学教授王力先生和人民大学新闻史教授方汉奇先生的课,真才实学,脚踏实地,终身受用!
 
  王力先生主讲现代汉语,信手拈来,引经据典,但语言轻松,触类旁通,来龙去脉既清清楚楚又通俗易懂,大家学识,大家风范!课间休息时我跑出去抽烟,王力先生见后紧皱眉头,大声说“少抽点”。我告诉他我没有学历,也没有经过文字写作的训练,该怎么办?老先生立马和颜悦色,嘱咐我“古今中外,正书杂书,多读多琢磨,想想什么题材用什么体裁怎么写合适。中国人近水楼台,多多读唐诗宋词元曲,多读多记成语,老祖宗留下的文学意境、描述方式,你不必照抄,但写东西时一想到那些意境,可供你下笔的潜移默化的参照便活生生地为你所用了”。
 
  方汉奇先生主讲中国报业史,烂熟于心,点评精当,三言两语便道出他的见解,尤其是报业史上的人和事、影响与评价,对我来说都是启蒙。老先生虽然不苟言笑,但心肠热。课间休息时我经常缠着他问东问西,有一次我问的问题他说这是中学历史课本上就有的,你当时没好好读书吧?我说我插过队当过兵后来是工人,就是没怎么上过学。老先生一把拽住我,动情了,说下课后你别走,有什么不清楚的尽管提!在业内,无人称他“方教授”,只称“方先生”,教授现在满大街都是,但“先生”古今均为老师的尊谓,他当之无愧!方先生也对新闻写作中的“八股文体”嗤之以鼻,说你是改革开放后做记者的,如果天天写八股,我的课你不用上。多少年后,我去人大新闻系开会,想看望方先生,但被告之先生年事已高,在医院治疗,遗憾!
 
  有了文凭,后来评职称就顺理成章了,不过班上要好的同学一直调侃我,您缺课缺扯啦,那文凭分明是混来的成色不足嘛。我也认账,说要不你们出钱,我再去读个博士硕士什么的,正经风光一把!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省应急管理厅领导到湖南水电职院考察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

  • 让高质量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 从“狗猛酒酸”谈优化营商环境

  •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 网络舆情四种信号的演进路径及党媒引导措施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