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学习需求开始出现由阶段学习向持续学习、由专科学习到跨界学习、由深度学习到浅度学习等变化,而传统的教育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学习需求开始出现由阶段学习向持续学习、由专科学习到跨界学习、由深度学习到浅度学习等变化,而传统的教育、出版和传媒行业因模式太重,很难满足大家忙碌的、快节奏的学习需求,微信公号的知识又偏碎片化,为一大批知识付费型产品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对大家而言,了解这些付费型产品业态并真正去尝试、去利用,便很有必要,在这里先和大家简单梳理一下当前知识付费的主流业态。而关于知识付费的缘起、发展前景等,我也做了一些思考,由于涉及到大量的逻辑论证和一些数据支撑,周末就不发了,发了大家也不会看,还是留在工作日的时候和大家具体分享吧,希望大家持续关注(订阅号:洪言微语)。
好,下面我们看一下目前知识付费产品的主要业态和代表性产品。
01、订阅付费,对应传统的出版业
具体又可分为专栏付费和会员付费等两个模式,均是年费制,专栏定价基本不超过199元每年,而会员付费则基本不超过1000元每年。
前者的代表性平台为得到、喜马拉雅、36氪的开氪,用户付费后,可以解锁相应专栏的内容(文章或音频);后者的代表包括虎嗅、钛媒体等TMT新媒体资讯平台的会员服务,各种付费微信群,创业型平台小密圈、贵圈等,会员可享受专有服务,包括资讯、内部讲座、内部圆桌等等。
在我看来,订阅付费对用户的最大价值在于优质内容的精选,以笔者在得到专栏订阅的“李翔商业内参”为例,一个NB的人每天帮你精选几条商业大佬观点或热点资讯,大大节约了你搜索资讯的时间成本,问题是,很多观点,即便你花时间,也不见得能找得到。所以,价值便出来了。
再以虎嗅的会员服务为例,开通会员后,包括创新案例、会员周报、虎嗅圆桌、活动优惠等几大特权,从TMT领域的从业人员而言,一个该领域的权威媒体帮你精选行业内的案例和优质信息,自然也是有价值的。
02、授课,对应传统的知识类培训
代表性产品包括知乎LIVE、在行及类似三节课的创业型培训机构、各种在线收费讲座等,是一种单次收费模式,与传统的授课模式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渠道上加入互联网的因素。此外,分答和值乎单次问答型产品,也可计入此类。
在我看来,在线授课的模式对用户的最大价值便是建立某一领域的框架。
学习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先看全貌、再补细节,才能更好、更快地去理解和吸收。而无论是知乎LIVE的在线交流,还是在行行家的面对面沟通,都提供了一个渠道,让用户可以接触到某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在短短一小时内,去学习该领域的几个细节性知识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因为细节性知识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轻松搞定,此类产品的真正意义在于给用户提供一个基础框架,在此框架上,用户可以自行去补充细节,从而真正在这个领域一步步深入下去。
03、技能习得&习惯养成类付费
可对应传统的技能类培训。某种程度上,此类产品的交付物不是某种知识,而是帮助你习得某种技能或养成某种习惯。
举个例子,给你个菜谱,让你照着自己学做菜,这是知识;而手把手教你做菜,便可视作一种技能。再比如,用付费社群的形式互相监督,每天打开,要么是跑步成绩,要么是读书分享,帮你进行好习惯的养成。而类似健身教练、瑜伽教练的私教课,可能便兼具两种功能,既是一种技能,也在培养一种习惯。
此类付费产品之所以重要,最大的原因就是知易行难,比如跑步的好处、读书的必要性、减肥能变美等等,大家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和一些激励机制的设计,帮你养成好习惯,自然也是有价值的。
当然,知识付费的产品还有很多,但从模式上看,基本未超脱以上三种。
最后还是强调一下,关于知识付费,行胜于言,知道是没有的,要真正去使用才有价值。关于知识付费,你有什么想法或新的观点,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