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戛纳国际创意节”正在召开,除了全世界广告人的狂欢,腾讯也在其中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势要连接“中国创意”和“世界创意”。
5月31日,腾讯社交广告与戛纳国际创意节在北京举办“社交添翼戛纳”战略签约仪式,并宣布建立IDEA+创意实验室。在这背后,也意味着中国社交广告的势不可挡,广告的迁移和移动营销的崛起正在发生。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是广告支出总额世界第二位的国家,而且中国和美国的广告支出增长额将接近全球广告支出增长额的二分之一;Admaster数据显示,移动营销是数字营销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从2014年的占比13.3%飞速增长至2016年的55.3%,移动营销市场规模在2016年达到1500亿元。2017年,87%的广告主表示将在移动营销领域增加投入。
而在这样的爆发性增长背后,同样意味着更高阶的营销方式。作为在社交广告和数字营销业务占据绝对性优势的腾讯,近年来也正在不断布控社交广告,将用户从冷冰冰的目标人群还原为“丰富、整体”的人。
听起来感觉很难懂?其实简单来讲,就是在传统的社交时代,所谓的精准广告投放,意思就是“你的女友用你的手机查一次卫生巾,接下来几天你看到的都是卫生巾广告;你为买手机搜索了下相关信息,结果手机已买到你还是不停收到相关广告和内容”——这种表面上是大数据下的用户分析,但实际上却依旧简单、粗暴、生硬,是平台、品牌和用户之间的三方断层。
因此,腾讯对于未来广告的设想,就是“以人为本”的真社交——从用户角度,用更领先的大数据分析,将合适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推送给合适的人。
“我们既需要做离线人群的画像——你之前做过的事情,又需要‘看到’你当下在做的事情”, 腾讯副总裁林璟骅这样描述社交广告的未来。
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心动?一道君都觉得这样的广告已经不能叫广告了,如果真能实现,那以后的营销岂不是完全不用愁了?!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社交广告听起来很美好,但做起来也是真的难。
看看腾讯近年来摸爬滚打探索了这么久,目前不还是处在空口说策略的阶段吗?说了那么久,实际改的还是那么几点。
首先,是打通内部与外部的数据生态体系。不仅仅是平台内部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同时也和外部合作伙伴合作,包括滴滴打车、同程旅游等进行数据串联,从而有效研究某一产业、某一产品从搜索查询到最终购买的链条式的数据,用更完整的效果数据来实现社交广告生态的升级。
其次,是打造更好的沉浸式体验和友好互动。近年来我们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腾讯研发的很多新产品形态和技术升级,例如微信广告推出原生推广页广告、视频原生推广页广告等,QQ推出视频流广告、广告橱窗等,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所有社交广告都有目的性,区别只在于是只单纯的追求广撒网的点击概率,还是让精准打击、提升广告点击的效率。对于绝大多数品牌而言,点击效率、广告转化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良好的用户体验非常有必要。
最后,是广告营销的投放操作,实现用户闭环操作,高效达成。毕竟,说的再高大上也没用,要是用户不会用、听不懂,那也是白搭。因此,腾讯社交广告也在不断的简化操作,酝酿出成熟、科学的营销投放工具及反馈体系,供广告主或者投放合作方系统、流程化使用。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所有的营销升级说白了大都是这几个内容,唯一的区别可能只在于有多大规模、有多少资源、有没有特色了。即使是一道君自己,也在这些方向上不断探索社交广告的新未来。
现如今的一道自媒体平台,不仅是与秀米达成合作,打通了上百万的自媒体账号数据,还有独具特色的流量包服务,整合多个长尾自媒体,选择精准目标人群,只需一键下单,就可以完成投放营销。甚至还有专门的金牌策划团队,量身打造营销方案,打造沉浸式的用户体验和互动。
所以不得不说,光听腾讯在那边瞎扯,营销分分钟就要上天。但放到品牌商、企业主身上,还是要落地才好。归根结底,还是要在形式内容上下功夫。
根据移动视频广告平台ADColony采访一些创意机构高管的信息来看,未来的营销趋势,可能就是以下三点了。
竖屏化
对于很多媒体人来说,竖视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很多用户依然认为视频就应该全屏观看,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习惯垂直化的体验了。数据显示,如今90%的移动设备使用者习惯竖屏的手持方式,市场营销人员也已认识到,适应用户习惯比重塑习惯要更容易成功。
不论是《华盛顿邮报》还是《国家地理》,都已经开始尝试竖视频的形式,以便更好地触达年轻和移动端用户。即使是国内,微博也在尝试“微博故事”的竖视频形式,可见,未来的品牌营销,竖视频的内容形式必然是新的趋势。
个性化
个性化的趋势其实在近年来已经被不断强调和验证了,但从概念上来讲,真正的个性化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类似今日头条这样的大数据推荐,更多的还是“以人为本”的舒适化体验。
大到区域性的本土化广告、小到一对一的个人定制服务,品牌只有注重高度适配的广告体验,才能提供能满足个人特征和偏好的服务,更好地挖掘出品牌价值和用户潜力。
可玩广告
一道君之前也有强调过,未来的广告形式必然会以渠道和内容高度匹配的原生广告为主,而可玩广告同样也是原生广告的细化,甚至由于年轻用户的泛娱乐化追求,可玩广告的营销潜力和接受度更大。
最新的数据显示,成年人平均每天花费在手机App上的时间达到了2小时25分钟,其中手机游戏用户是最为活跃的。而且,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玩广告的打造也必然会更加便捷,即使是现在,H5形式的可玩广告同样屡见不鲜,可玩广告将迎来最有发展前景的一年。
总而言之,不论是腾讯在社交广告上的大刀阔斧,还是品牌营销在未来的三大趋势,都是在对新媒体营销的未来做评估和预测。或许,这样的未来可能不会达到,但至少,永远保持对变化的敬畏和思考,不放过任何一种帮助营销者达成目标的可行方式,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