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户提供在碎片化时代下,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阅读中,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启发。这与中信银行“用知识回馈客户”的理念不谋而合。
众所周知,每天早上6点半,罗胖都会在其公众号上推送60秒语音,在坚持了近2000天后,“60秒语音”俨然已成为他的超级IP。不同以往的是,近来罗振宇第一次将“60秒语音”对外献声,他献声的对象正是近日的合作伙伴——中信银行。
不仅如此,在8月31日举办的“「得到」APP 002号知识发布会”上,罗胖宣布中信银行及其6000万客户以“知识分享人”的身份加入,同时中信红权益平台成为“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唯一授权同步首发的平台。既获得罗胖首次献声,又是“每天听本书”的唯一授权首发平台,罗胖的那么多个第一次为什么都给了它?
中信银行和「得到」App一起做“知识分享者”的背后,是对用户知识消费升级的深刻理解。
目前用户愿意付费的内容,主要可分为娱乐型和知识型两种,前者跟快乐有关,后者跟求知有关。目前核心爆发的是娱乐型内容,但在同质化的娱乐消费中,知识型的付费的势头正在觉醒。无论是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今日头条与知乎的大V之争,还是知乎live、微博问答、豆瓣时间等知识付费产品的相继问世,“知识付费”已然成为互联网大亨竞相争夺的新蛋糕。而前所未有的火热背后,是一群数量庞大的充满焦虑感的知识阶层。
“知识焦虑”的核心人群,正是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害怕被落下的中产阶级。 不断提速的社会,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在前面的跑得很前,落在后面的落得很后,而夹在中间的很紧张。这就造成了中产阶级强烈的自我提升意愿。
中信银行与「得到」App跨界合作的背后,是一场“知识分享者”的情怀触电。面对用户对优质内容的渴求,罗胖所做的是在国民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以“每天听本书”产品帮助用户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扩展自己的知识疆界。为用户提供在碎片化时代下,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阅读中,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启发。这与中信银行“用知识回馈客户”的理念不谋而合。
中信银行虽然身处传统金融行业,但不断从电商的场景化营销中汲取到金融产品场景化的打造灵感,跳出银行固有的“高冷”形象而是选择作为客户的soulmate。作为“每天听本书”唯一授权首发平台,中信银行中信红权益平台是中信银行跨界众多权益合作伙伴,打造的客户经营平台。在构建之初,中信红权益平台就把产品建构的“话语权”还给客户,为客户提供追剧、音乐、美食、读书、运动等热门场景权益。每月15日,符合条件的客户都可以登录中信红权益平台兑换自己想要的权益产品。
在如何回馈用户上,中信银行始终从客户的原生需求和兴趣出发,精选客户高频率使用的热门权益产品和品牌,不仅牵手荣耀V9组“红蓝CP”,还携手爱奇艺《中国有嘻哈》、小红书、锤子科技“坚果Pro”、ofo等伙伴玩儿起了freestyle,多次为客户提供非金融的增值权益。这一次,中信银行更跨界「得到」App,希望能触达用户的精神层面,为客户提供精神营养液,提供更高效的学习工具。
同为知识的分享人,中信银行与「得到」App想通过“每天听本书”产品,提供客户在跨界化、终身化的时代下,高效率阅读和获取知识的解决方案,一起终身学习。伯牙子期,同样的情怀、诉求,造就了中信银行与「得到」App这一次成功的跨界。
高山遇流水,「得到」App与中信银行都致力于通过分享知识,帮助用户完成自我提升,并在不断的知识获取中,达成智慧和财富的双重积累。从中信银行和「得到」App的这次跨界营销,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品牌跨界并不在于两个品牌一起联手做了一个多么惊世骇俗的举动,而是两个品牌在同一个情怀下迸发出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