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医生女教师参评高级职称受质疑:舆论为何抓住不放?

admin2025年05月06日 20:53:13
阅读:
标签: 舆论 职称 医生
分享:

2016年10月,缪某又在申请落户上海过程中遭遇举报,后“因个人原因,自愿撤销”落户申请。此番参评高级职称评审,再次遭遇舆论争议。

  近日,上海一中学教师缪某在高级教师资格评审公示期间受到质疑。2015年9月,在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医院,该教师曾与一位医生发生冲突,将其打到鼻梁骨折、尿失禁。2016年10月,缪某又在申请落户上海过程中遭遇举报,后“因个人原因,自愿撤销”落户申请。此番参评高级职称评审,再次遭遇舆论争议。
 
  时过境迁,舆论为何抓住不放?
 
  1月11日,一张上海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公示的截图刷爆朋友圈,缪某赫然在列。不少网友质疑,上海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有过伤医行为的教师是否可以参加职称评审?@头条新闻 所推送的相关微博获得5000余次评论,其中前十条几乎全部为负面评价,认证用户@宇哥曾经的王的评论“教师队再丢一分”被点赞超过12000次。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不例外。若因一次过错,就让老师永远为此负责,未免过于苛刻。有专家认为:“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要有容错机制,教师道德成长需要过程,如果犯错后已深刻反省,应给予其自我改正和提高的机会。”尽管如此,从舆论整体来看,缪某因为一次过错而始终无法摆脱舆论的谴责,这样的后果可能是缪某所未曾预料的。
 
  舆论记忆是如此之深刻,2015年曾将医生打到尿失禁的中学语文教师缪某,两年之后,在评职称这样事关职业生涯前途命运的关键节点上,仍被舆论抓住不放。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舆论喧哗的互联网时代,“攒人品”绝不是说说而已。
 
  舆论争议:校外行为是否该归入师德的范畴
 
  对于舆论质疑,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12日作出回应,认为缪某“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工作符合程序,当事人不涉及违反师德问题。另据闵行区教育局提供的一份情况说明称,学校和教育局未接到家长和学生对其有违师德规范等方面的投诉,其未涉及《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所规定的相关问题。相关主管部门的如此评价与公众的评价有着巨大差异。
 
  近年来,教育部就师德问题曾发布多项文件,明确提出将师德表现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因此,缪某是否存在师德问题直接关系到其是否具备高级职称评定的资格,而且是一票否决,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
 
  不过,对于师德的认定,现有的文件主要限于校内活动,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所规定体罚学生、有偿补课、歧视学生等10类均为校内行为。而对于校外行为是否属于师德的范畴,尚无明确的规定。如果单纯就此来看,缪某是否存在师德问题就是难以明确的。而这样的规定与公众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距离很大。所谓“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这一职业在公众的眼中应具有远远超过其他职业的道德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就此认为:“不能因为是校外行为而无视,也不能因为事情过去了就不计较。”这代表了很多网民的呼声。
 
  德之不修,何以为师?!
 
  就在缪某事件被曝光前后一段时间,合肥一女教师用身体阻挡高铁车门关闭造成列车晚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小武对学生进行性骚扰等事件都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前者被学校停职,后者则被取消行政职务和教师资格,甚至被教育部撤销“长江学者”称号、停发并追回奖金。一时间,师德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从小学到大学,从校内到校外,从低级错误到有意而为,舆论为个别教师道德失范而担忧:一个在道德上有瑕疵的教师是否还具备继续从业的资格?如果教师的教学质量优秀而校外行为失德,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会造成不良的示范作用?舆论所关注的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在教书这一层面上,个人道德是否是必要条件;一个是在育人这一层面上,道德与能力是否缺一不可。
 
  在这样两个层面上,缪某的伤医行为与职称评审就很具典型性。据东方网报道,作为一名教师,缪某在学校里的言行表现得到了校领导、同事和学生们的认可,甚至2015年事发后,许多学生都写信鼓励老师重回讲台,包括这次的事件发生后,还有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特地发来鼓励的短信。
 
  这样一位爱岗敬业的老师因为一次校外的不良行为就遭受舆论的大加挞伐,与缪某的校内上佳表现带来的美誉形成鲜明对比。舆论并未因缪某教书能力优秀而对其伤医行为给予谅解,而是认为一个道德上失范的人不具备教师资格,要求教育部门慎重考虑其职称评定。在舆论场,显然道德已经成为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道德与能力同样受到公众的关注。
 
  事实上,近年来因教师道德问题而受到舆论诟病的现象不止于此,有的在地震来临的危急时刻弃学生而逃,有的性侵多名留守儿童丧心病狂,有的以学业为由要挟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有的上课不讲补课讲意在收取补课费,有的侵吞学生补助款达数十万,如此等等无不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少数害群之马极大损害了教师队伍传道受业的师德形象,成为公众的心头之痛,大大降低了公众对各类失德教师的容忍度。
 
  这也提示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因为个别教师的失德行为并未明文列入教育部文件而放松审查,不能因为教师的教学成绩优良而忽视对师德的评价,长此以往带来的将不只是舆论对个别教师的负面评价,更是对整个教师群体的不认同。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 胡永明)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