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冰雕大楼”成笑柄:数据造假何时休?

admin2025年05月07日 02:47:50
阅读:
标签: 冰雕 笑柄 环保局
分享:

2017年全网提及“环境监测造假”的新闻资讯达23971篇,“戴口罩”“塞棉纱”“喷水雾”等种种招数层出不穷。

 
  近日,宁夏石嘴山市环保局大楼被雾炮车喷成“冰雕”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因是当地相关部门为“改善”空气监测数据所致。目前,相关责任人已被严肃追责。该事件之荒唐实不多见,一时成为舆论嘲讽的对象。
 
  欲盖弥彰沦为舆论笑柄
 
  据媒体披露,“冰雕大楼”事件发生于2017年12月初。石嘴山市环保局设有一处国家环境监测网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雾炮车向该大楼喷水雾意在“改善”环境监测数据,只因当日气温过低且为夜间作业,雾炮车“用力过猛”遂将大楼喷成了“冰雕”。
 
  所谓“改善”环境监测数据,不过是用雾炮车在监测设备周边喷水,以在局部短时降低空气污染指数。这样做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对于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而言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纯粹是自欺欺人。相关部门并未直接编造数字,或只因这是一处国家环境监测网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难以直接下手,而如此煞费苦心的“喷雾降尘”其实与造假很难说有实质性区别。当地相关部门不去真抓实干,而是在数据上玩“捉迷藏”游戏,可见作风之虚,工作之浮。
 
  “冰雕大楼”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其欲盖弥彰的做法受到网民的嘲弄。有网民这样评价:“生活中的人远比戏剧中的更有喜剧天分。”更有网民留言称,当地环保局周边道路也被封闭,每日洒水,结冰了再撒盐。此事真假尚不可知,而类似留言却不止一例。
 
  地方有关部门为环保费尽心机,希望数字好看一些,治理成效明显一些,这也算人之常情,而造假不应成为备选项。群众期待的,是实实在在的环境改善,是真正的美好生活环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式的数据造假不仅因被戳破而徒增笑柄,更因干扰国家环境监测进而干扰高层决策,为环境治理埋下隐患。
 
  自治区环保厅先声夺人赢得舆论主动权
 
  1月20日,北京时间网报道了此事。石嘴山市环保局值班人员在回应媒体求证时称,“大楼变冰雕”是因为“水管坏了”,而宁夏环保厅则表示,“大楼变冰雕”确因雾炮车喷水改善监测数据,相关责任人被严肃追究责任,处分结果已向社会公布。
 
  目前尚无法确定石嘴山市环保局值班人员的回应是否代表了相关部门立场,而其以“水管坏了”来敷衍舆论的说法,还是显得远不够真诚。@新京报评论 官方微博1月21日刊文《环保局大楼被雾炮车喷成冰雕,怎一个“讽刺”了得》指出,在宁夏环保厅和环保部相继对此事通报后,当地环保局有人似乎还抱着“捂盖子”心态不放,将“大楼变冰雕”归因为“水管坏了”,这也为这幕荒诞剧再续上讽刺的一笔。
 
  早在1月15日,宁夏环保厅官网刊发通报《宁夏严肃处理石嘴山市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站点受到人为干扰问题》指出,大武口区城管局喷雾抑尘工作不规范,直接影响了监测设备采样口周围局部环境,干扰了空气质量监测活动正常进行,相关责任人大武口区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毛峻峰、副站长蔡天明被分别给予警告处分,并公开通报。通报还明确指出,要加大查处力度,对干扰正常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宁夏环保厅积极进行政务公开,主动发布相关通报,追责相关责任主体,体现了环境执法执纪的严肃性,受到舆论的肯定。该通报被人民网、光明网、中新网等中央新闻网站转载,华商报、西安晚报、钱江晚报等媒体的评论报道对此也多有提及,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良好效果,赢得了舆论主动权。
 
  数据造假之风还需法律严惩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声势日益壮大,地方环保压力与日俱增。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了求得环保政绩,不惜人为公开干扰环境监测,以致屡屡遭受舆论诟病,环保数据的公信力不断遭受挑战。据相关统计,2017年全网提及“环境监测造假”的新闻资讯达23971篇,“戴口罩”“塞棉纱”“喷水雾”等种种招数层出不穷。
 
  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破坏国家的环境监测体制,误导环境决策,使得地方环境监测数字看似越来越漂亮,而实际上的污染问题却并未明显改善甚至日益恶化,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使官员受益而百姓遭殃,舆论对国家环境治理成果的不信任感增强。
 
  为遏制数据造假,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和环保部等多部委出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多部文件,并推出技术和体制等多种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变得越来越难。尽管直接造假难度大幅提升,但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惜浑水摸鱼,采取间接的方式干扰国控监测点的正常监测。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环境监测则是打好这一战役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一些地方和部门干扰乃至破坏监测工作,成为打赢这场战役的重要阻力。
 
  《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之风蔓延不绝,除了始作俑者‘数字出政绩’的冲动,还与依法惩处不严有关。尽管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和2016年12月‘两高’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都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造假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但由于相关法律规定在实际中并没有完全落地生根,导致法律责任的追究在一些时候处于休眠状态。”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对环境监测造假者,还需坚持依法严惩,用法律手段维护环境监测秩序,才能有力打击数据造假者,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有效,成为中央决策的真正助力。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胡永明  杨悦)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