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论“无人驾驶”时,我们谈些什么?

admin2025年05月07日 07:57:35
阅读:
标签: 谈些
分享:

我们突然被吓了一跳,只听见一些双层有轨电车颠簸着驶过,噪音震耳欲聋,它们五光十色,如同节日的村庄突然间被泛滥的洪水冲塌和卷走,在洪水的激流和漩涡中出没浮沉

 
  借助迅速发展的科技,过去只能在预言、神话或者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正逐渐变成现实。前段时间,中国首批“无人驾驶公交”在深圳试运行:“司机不用踩油门,车子的方向盘会自己动,‘看’到红灯能自动停下来,遇见前方停车也会变道超车……”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实现。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01
 
  马利内特的“无人驾驶预言”
 
  将要实现
 
  一百多年前,菲利波·托马索·马利内特在《未来主义宣言》中声称:
 
  “我们突然被吓了一跳,只听见一些双层有轨电车颠簸着驶过,噪音震耳欲聋,它们五光十色,如同节日的村庄突然间被泛滥的洪水冲塌和卷走,在洪水的激流和漩涡中出没浮沉。”
 
  那时,随工业革命而来的钢铁怪兽令民众惊骇不已,只有少数异类乐于拥抱新事物。
 
  时至今日,马利内特当年想象的图景可能很快就要实现:一辆巨大的二层巴士于无声息中驶近他的视野,定睛一看,车厢内空无一人。只见巴士自如拐弯,躲避行人与车辆,驻足于十字路口的红灯下,缓缓停靠在站牌前,车门折叠,一行人鱼贯而入,随后驶离。
 
  过程娴熟、顺畅,仿佛上面坐着一位驾龄四十年无事故的老司机,然而并没有。
 
  那么请等一下!马利内特怀疑自己的未来主义宣言,作为停留在艺术疯狂史上的前现代预言,是如此保守和陈旧。他已然忘却,自己带着一身污泥和臭气从翻倒的汽车底下爬出来时,曾感到心胸像被烙铁熨过一般舒坦。
 
  彼时科技是人类的曙光。人们歌颂手握方向盘的人类,用理想的操纵杆指挥地球沿正确的轨道运行。如今,方向盘消失了!指挥着庞大巍峨的社会机器精确运作的那只手是集成软件和智能工程师。加之以无线通讯,整个社会在新的“中枢系统”指挥下无摩擦运行。
 
  02
 
  智能化为我们提供了
 
  精确、高效、透明的未来图景
 
  无人驾驶时代伴随着众声喧哗与企足而待终于启幕,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再次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毅然将无人巴士开到了路面上——哪怕是实验性质的。
 
  人们认定无人驾驶会到来,但没能想到,它来得如此迅雷不及掩耳,大有破竹之势。实际上,科技运用领域的革新越来越快,快到没时间等待人们的反应。
 
  在智能化的社会新时期到来之前,人们已经在长期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传统生活标准。伴着随意、偶然和不可知的情境状态的多维生活,成为被拒斥和鄙俗的落伍行为。
 
  如今的年轻人无法想象三十年前的中国,多数人的通讯手段是“步行”,一个人步行去找另一个人,敲门后发现对方不在,失望地离去或守株待兔。
 
  这种僵化、保守、呆板的压抑型生活渐行渐远。随之而来的是精确、高效、透明。没有人准备在任何事情上“扑空”。
 
  一切井井有条,联结紧密,环环相扣,百密而无一疏。智能化为此提供了更精准的未来图景。
 
  03
 
  无人驾驶时代
 
  司机只是一个“服务器”
 
  就无人驾驶巴士的上路现象,可以讨论的话题很多:
 
  第一,你不用担心上车后有一位精神疲倦脾气不好的驾驶员死死盯着你买票,因为车票已然成为历史的灰烬,需要的是你的电子信息和乘坐记录而已;而司机,只是一个“服务器”,它很可能控制着成千上万辆车,并且毫无倦意——如果你没有拉闸断电的话。
 
  第二,人的行为有惯性,要从一种旧的行为模式中转出来,进入新的模式,需要观望期、缓冲期、试探期与适应期,最终彻底转换,进入全新模式。
 
  这令我想到巴士乘客,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登上一辆没有司机的公交车,一定是生活中少数具有冒险精神和进取心的人。
 
  记忆好的人一定记得一个笑话:一辆公交车在山路上滑行,车后跟着一人狂追,后排座椅上的乘客不明就里,大声喊道,这位乘客你别追了,追不上的。狂追的那人说了一句话后,全车人都慌了。这句话是什么呢?
 
  第三,据说这辆上路的智能巴士被取名“阿尔法巴”。它不禁令人浮想联翩,难道是对“阿尔法狗”的回应?无限风光的阿尔法狗让自鸣得意的人类低下了高昂的头,莫非“阿尔法巴”也要让心生忐忑的乘客心悦臣服?
 
  第四,信息技术革命的策源地是美国,几乎每次革命浪潮都是从北美大陆的海岸线上拍起,惊涛骇浪直通四海五洲,不断掀起全人类的狂热之情。然而,世事变化,终于有全新的应用在其他地区率先进入现实生活。
 
  据此看,赶紧去乘坐一下“阿尔法巴”,让无言的诉说在熙攘的车流中飘过,才是不负于时代的使命。
 
  第五,如果无人驾驶实现,并且能够平稳运行,势必不断推行,影响到更多城市与地区。这就带来新的代际问题,我们还需要司机和售票员吗?是不是道路上不再需要交警了?大量无事可做的业内人士将如何面对全新的人生局面?
 
  虽然,人们一度怀疑工业革命和机器革命会引起大量失业人群,继而带来难以解决的社会冲突,但似乎此趋势并未形成。
 
  这就让人想起社会达尔文主义,人们在变革和进步面前的适应性成为首要之选,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灾难将凸现。一切仍将在按部就班中缓缓行进。
 
  第六,无人驾驶汽车方兴未艾,势所难免,公交巴士以及工程运输,乃至未来的战车坦克与飞机,极可能都成为无人状态,智能化将解决任何阵前问题。
 
  那么,这种趋势是否会发展到物极而反的状态,即有司机的车成为历史,为适应大的潮流,而禁止人们开着过时的古董老爷车上路。
 
  毕竟,人驾驶的汽车极可能成为未来道路上最危险的事故来源。假若有人借此故意捣乱,破坏道路秩序,后果也难设想。
 
  届时,坐在各种交通工具上的乘客,将会被一位坐在司机席位上“驾驶”机动车的司机吓得脸色惨白,纷纷呼号:“车是人开的吗?赶紧下来!否则后果自负。”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