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快递业再次打出“春节不打烊”的告示,其背后是政府、企业共同协办,把民生棋、经济棋双双下活了。这是创新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
柴米油盐酱醋茶加上包裹,快递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开门第八件事。快递业全年无休,今年多家快递公司节前表示“春节不打烊”,一方面向市场展示了成熟的技术与物流协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视为快递业对国计民生需求的积极响应。
政府对于物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今年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号文件”,主题便是“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针对电子商务全渠道、多平台、线上线下融合等特点,构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外界解读认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零售方案,或许已成为国家消费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和发展方向。
这不只是市场的竞争使然,更是国家牵头、协调全社会下的一盘大棋。这盘棋,一头对接百姓民生需求,一头对接国际市场需求。下的是棋,打造的却是又一个创新发展的国家级名片。
2017年,国内全年快递业务总量达到创纪录的401亿件,物流速度令世界为之惊叹。菜鸟网络数据显示, 2013年到2017年,“双11”订单从1.52亿增长至8.12亿,而签收1亿订单的时间却从9天缩短到2.8天。
新零售物流更是从“当日达”进化为“分钟达”——盒马鲜生30分钟送到,天猫超市生鲜1小时,天猫旗舰店2小时。这样的速度,将不久前才出现的“当日达”“次日达”“211”又甩出了一条街。
今天的创新成果,或许明天就成为“传统”。快速增长的中国消费市场,离不开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协同发展。协同发展越好,中国潜在的消费市场就越大,经济发展就越有活力,民生保障就越有质量。而新零售的谋篇布局,恰恰与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谋而合。这也是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把盒马鲜生等创新代表请来出谋划策的重要原因。
以科技促物流,以物流保民生,这是中国市场外接世界、内接百姓的一盘棋。目前,新零售物流已在全国近20个城市布局,全国近1亿人口将成为新零售速度的“尝鲜者”。线下实体店正被全面激活,成为商品发货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国内消费者 “网上购物、楼下发货”将成为常态,而且将很快成为现实。
中国繁荣的消费市场及最便捷的物流,向世界展示的既是硬实力,也是软实力。在海外,随着菜鸟网络首个eWTP超级枢纽在马来西亚奠基,在俄罗斯、法国、西班牙、荷兰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实现了下单之后3天内送达。全球“72小时必达”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民生无小事,关乎百姓的幸福感、获利感。做到极致,百姓获益,企业获利。今年快递业再次打出“春节不打烊”的告示,其背后是政府、企业共同协办,把民生棋、经济棋双双下活了。这是创新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