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点映不仅改变了小众电影难以盈利的现状,更是将观影量并不大的群体集中起来,单场上座率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商业电影。
近两年,众筹观影这一新兴的观影模式已悄然风靡。就在前几日,北京星美影城世界城店还通过众筹的方式点映了《村戏》这部电影,具体观影人数为357人。
截至目前,在我国可以运行众筹观影的平台只有大象点映这一微信公众号。而这种观影模式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2015年吴飞跃导演的一次自救事件。当年他和秦晓宇执导拍摄的《我的诗篇》虽然在国内外的电影节、纪录片节上揽获很多奖项,但他们希望影片能走进全国的各大院线。可所有联系的发行公司都认为“纪录片太小众了”“别瞎折腾了,发了也没有人看,拿完奖赶紧拍商业片去吧”“给我们几百万宣发费,我帮你发发看”。后来在100家企业做了包场放映,现场观众的反响也让人失望。
后来吴飞跃引入互联网思维,把“众筹”这一概念运用到电影放映中来。在老家福建晋江的同学、校友、老师来了好几百人中测试成功后,他们开始以众筹点映的形式在全国推广《我的诗篇》。该片最终通过这种方式在205座城市实现1000场放映,票房250万元。现在这部影片仍然可以通过众筹点映去大银幕观看。众筹点映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的纪录片、艺术片是可以做分众市场的,也为整个行业探索出一条新路。至于吴飞跃本人,现在也是大象点映的推广者。
那么,这个运行时间只有两年左右的新兴产业到底有什么特点,其发展前景又怎样呢?
观影群体小众文艺纪录为主
众筹观影所观的“影”,以文艺片、纪录片为主。随着中国电影走入多元化时代,虽然近几年来文艺片、纪录片市场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依然无法改变自身的小众命运。其主要受众人群是注重精神生活的文艺青年,敢于尝新且不愿意浪费时间在泡沫剧上,愿意选择一些人文、艺术、纪实类的非主流、非商业、制作精良的电影去观看。
以2017年为例,作为国产文艺片回春的一年,虽然出品了如《嘉年华》《二十二》《冈仁波齐》《老兽》《相亲相爱》等佳作,但此类影片的市场表现依然很不稳定,和商业片比起来,大多还处于排片率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
比如张艾嘉的《相亲相爱》,虽然人气十足,但其票房收入还是不足2000万。与之相比,其他文艺片虽然也在各大影展上频频拿奖,但一进入院线,创作者就进入忐忑状态,不知道能不能吸引大量观众来观影。
大部分纪录片和文艺片都没什么宣发费用,关注度不高,在影院很难从商业大片的夹缝中抢到排片,往往只有两三天的排片期,观众还不知道上映的讯息就已匆匆下档,一部电影的价值和力量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被埋没。
另一方面,大多数观影者的观影目的仍停留在打发时间、完成社交和娱乐消遣的阶段,相对于对文化内涵承载更高的文艺片、纪录片,他们更愿意抱着爆米花去看一部不用动脑子的商业片。
对于这些观影群体还比较小众的类型片而言,众筹观影绝对是克服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既可以精确的找到受众,又能支持长线放映。但即便如此,在某些精神文化需求较为滞后的城市,众筹观影依旧很难得到广泛的推行。
因为众筹观影的运作模式是在凑齐了一定想要观影的人数后才可以点映,在很多二三线城市,一部电影的预计点映人数往往在60人以上,而报名人数却往往不足半数,票款自动退回,导致很多电影的上映计划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众筹点映电影可以做到和电影的深层次交流
与一般的商业电影观影体验不同的是,众筹电影的观影体验往往从众筹时就开始了。观众们不仅会对所要观看的电影提前做一些功课,而且还会为了该片能够顺利上映,而去发动周围认识的人。有的发起人会给观众群体先看预告片,然后观众们会自发的为这部电影做宣传。
比如《我只认识你》在杭州做众筹的时候,不仅观众们自己做海报和易拉宝来宣传,而且在观影结束后孩子们还去医院看望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们,使得这部电影的影响从银幕内走向了银幕外,甚至无形中承担起了一部分的社会责任。
因为上座率低,如果艺术片、纪录片以传统的模式公映,往往很快就会下线。而众筹点映不仅改变了小众电影难以盈利的现状,更是将观影量并不大的群体集中起来,单场上座率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商业电影了,这也就形成了另一种模式的陌生人社交。
传统的观影流程,就是自己或约上三两好友和家人,在指定时间来到影院,吃吃爆米花,把一个半至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消耗掉,然后拍拍屁股离席,留下一堆空爆米花杯和饮料罐,属于熟人社交的一种。
和传统的观影体验不同的是,众筹观影在影片放映结束后往往会设置一些和主创人员、和其他观众的互动活动,这就给了那些文艺青年们一个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新机会,实现观影社交,并逐渐形成一个特定的小团体。很多观众都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就电影的内容讲述自己的故事,使得大家对电影有了不同视角的理解。
在积累了片源、发起人和观众后,大象点映正在考虑深度开发自己的平台,正在进行Pre-A轮融资。融资到位后,大象点映计划建立自己的技术团队,去开发一个App,实现观众自己选片的计划。建立内容运营团队,扩大整个平台的用户数,给发起人带来更多的流量支持,不仅可以降低发起观影活动的难度,也能在社群建设方面增加一定的投入。